中国未来还要继续在南海填海造岛,最合适的地方在哪里?

文摘   2024-09-13 22:17   江苏  

作为一个海洋资源丰富的国家,我国从北至南分别临近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四大海域,总面积超过三百万平方公里;

南海的面积最为广阔,情况也最为复杂。

原因非常直接:

首先,南海中的岛屿数量最多,主要包括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四大群岛,这些群岛总共有超过250个岛屿和礁石,其中许多岛屿面积极小,有相当数量的岛礁甚至在潮汐时处于海面以下。

此外,南海的岛屿中,尤其是岛礁数量最多的南沙群岛,除了我国和台湾以外,很多岛屿目前还被其他国家占据;

根据统计,南沙群岛中有230个岛屿和礁石,其中只有9个由我国实际控制,另有138个无人岛屿虽无常驻人员,但我国已实现常态化巡航,其余的岛屿被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及文莱等国非法占据。

过去,由于我国海军力量较弱,面对多国占据南海岛屿的局面,难以采取有效措施,随着国力的增强,我们逐步收回了部分岛屿;

目前,南海中的中沙群岛、东沙群岛和西沙群岛基本上由我国(包括台湾)控制。

从总体上看,一个国家控制岛屿的手段包括设置主权标志、定期巡逻、不定期巡逻、常态化巡逻和驻军,控制力度也由弱到强;

例如,我国在西沙群岛的控制是通过西沙海战后的军事驻守实现的,同样在南沙海战后,最初几个岛屿的控制也是依靠驻军来维护,因此,这些岛屿现已被我国牢固控制,其他国家无法介入。

驻军控制的另一个优势是:

众所周知,与南海周边其他国家相比,我国距离南沙群岛相对较远,以北部的渚碧岛为例,即使从海南出发,直线距离也超过1000公里,从西沙群岛前往渚碧岛的距离也达到700公里;

这使得我国到南沙群岛的往返时间较长,且飞机和船只的续航问题限制了对该海域的连续巡逻和监控;

但当我们在控制的岛屿上驻军后,这些岛屿就能够作为基地,实现对更广泛区域的常态化巡逻,并对外国非法占据的岛屿进行监控和遏制。

然而,正如上述所述,南沙群岛的多数岛屿面积很小,涨潮时甚至会被海水覆盖,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起我国在这些岛屿上建造的高脚屋大多简陋,第一代高脚屋甚至无法抗风,1988年建造的第二代高脚屋仅为一个约30平方米的铁皮屋;

1990年建造的第三代高脚屋采用了钢筋混凝土结构,改善了生活条件,配备了卫星电话、食品冷藏库和海水淡化设备等;

尽管经过改进,这些高脚屋仍然难以作为物资补给点或前进基地。

我认为,真正使这些岛礁成为我国在南海的基地和防线的,是近年来的填海造岛行动;

具体来说,到目前为止,我国在南沙群岛控制的岛屿已经占据了该海域岛屿面积排名的前几位,其中美济岛面积达到5.7平方公里,渚碧岛4.1平方公里,永暑岛2.7平方公里;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之前,南沙群岛最大的岛屿为太平岛,面积仅0.45平方公里,而上述几个岛屿原本只是一些小礁石,在潮退时才露出海面;

现在这些岛屿上已经建有机场、码头、发电站、医院、电影院及体育馆等基础设施,几乎成了一座小城市,作为我国在南沙群岛乃至整个南海的战略支点已经绰绰有余。

实际上,熟悉我国南海历史的朋友可能已经注意到,我国在南海的控制力在两个时期显著增强,一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海战,二是本世纪强劲的造岛行动;

如果说,海战让我们在南海建立了一些“点”,随后的造岛行动则让这些“点”转化为了关键的“节点”,并使我们在南海的影响力从点扩展到面。

未来若继续在南海填海造岛,我认为最合适的位置是琼台礁。

主要原因如下:

首先,为了全面控制南沙群岛,琼台礁是一个关键的节点。

如前所述,虽然永暑岛、渚碧岛和美济岛等岛屿增强了我国在南沙群岛的影响力,但由于这些岛屿位置偏北,我们对南侧海域的控制仍然较弱,该区域的多数岛礁都被其他国家非法占据,我们缺乏相应的基地和支点;

并且,南沙群岛最南端的曾母暗沙距离上述岛屿较近的永暑岛也有超过600公里的距离。

因此,虽然我国目前实控曾母暗沙,但其控制方式较为柔和,主要通过命名、设置主权标志及巡逻等方式维持;

例如,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当时的民国政府已将其命名为曾姆滩和曾母暗沙,1983年,新中国将其名称正式标准化为曾母暗沙;

1983年,我国海军编队前往南沙巡逻,并在曾母暗沙抛锚宣示主权;

在1994年、2009年、2010年等多个时间点,我国在曾母暗沙多次设置主权标志。

正如之前所述,由于曾母暗沙距离我国在南海其他岛屿太远,而其地理位置又极为重要,显然,只有我们在附近海域能拥有一个基地和支点,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而琼台礁,位于曾母暗沙与我国控制的南沙群岛其他岛礁之间,向南距离曾母暗沙约120公里,向北距离永暑岛约500公里,无疑是个非常合适的节点。

这意味着,如果我国能够将琼台礁吹填成类似永暑岛、美济岛及渚碧岛这样的岛屿,那么我们在南海的支点就能再次向南推进500公里,不仅有利于我国控制曾母暗沙,同时也可以真正实现对整个南沙群岛的全覆盖。

其次,琼台礁的条件非常适合造岛。

琼台礁原本是南康暗沙的一部分,其名字显示出这里原先只是一片被海水淹没的暗礁;

但在过去几十年中,由于海底地质构造的变化及海浪对海洋生物的堆积作用,琼台礁逐渐升高并露出水面,成为一座岛礁;

如今的琼台礁,在落潮时,部分礁盘可高出海平面10多米,涨潮时也有3米以上的高度,露出水面的部分长度可达170米,宽度20米,面积约0.5平方公里,而整个礁盘面积达2.5平方公里,水深仅15-30米,并且礁盘仍在快速增大。

可以说,琼台礁完全具备填海造岛的条件和潜力,通过吹沙填海,最起码可以造出一座面积超过1平方公里的人工岛;

虽然这个面积比前面提到的三座岛屿小,但远远大于我国控制的南沙群岛其他岛礁,例如华阳礁面积仅0.28平方公里,南熏礁仅0.18平方公里,赤瓜礁0.1平方公里,东门礁仅0.08平方公里。

这样的规模,作为我国南沙群岛南端的基地和节点,我认为是完全足够的。

相比之下,我国最南端的曾母暗沙仍完全处于海水之下,主礁曾母礁虽然面积达2.12平方公里,但最浅处的水深也有17.5米;

此外,曾母礁南侧约10公里的八仙暗沙,面积约0.31平方公里,最浅点水深达34.7米,西南约27公里的立地暗沙最浅处水深也有23.5米,这些地方都不具备填海造岛的条件。

第三,琼台礁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

我们都知道,南海油气资源丰富,即使全球范围内看,也与波斯湾一样,是油气资源储量最大的海域之一;

而南海的油气资源,有很大一部分集中在琼台礁周边海域,例如东北部的沙巴盆地,估计石油储量约32亿吨,南部的曾母盆地,石油预期储量更高达100吨以上;

这意味着,琼台礁周边的这两个海底盆地的石油总储量超过130亿吨,整个南海的石油预测储量也才250亿吨,这片海域就占了一半以上;

而这片海域的天然气资源也非常丰富,储量可达15万亿立方米,而整个南海的天然气预期储量是20万亿立方米。

如果我们在琼台礁填海造岛,不仅可以更有效地掌控这些油气资源,还能对周边国家的盗采行为进行监控,更好地维护我们的利益。

此外,琼台礁几乎位于我国南海的最南端,距离全球重要的海洋贸易枢纽马六甲海峡也不远,一旦填海造岛成功,无疑将成为控制马六甲海峡及南海航线的战略要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综合考虑上述因素以及当前南海的形势,如果我国未来继续进行填海造岛,琼台礁无疑是最合适的选择;

鉴于南海的当前不稳定状态,我认为我们真的应该抓住机会,开展新一轮的南海造岛行动,这也可能成为继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及2013-2015年之后,我国再次扩大在南海控制力和影响力的机会,同时也为将来彻底解决南海问题奠定坚实基础。


中加创新中心
中加创新中心sci-c.org(加拿大联邦政府非盈利机构)依托在智慧能源(氢能) 环保 人工智能 医疗医药等行业领域进行北美与中国的全方位双向技术交流与合作 为需要知识和技术支持的创新企业家提供服务 Philip@sci-c.org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