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晶报》23岁:通过这份“价值手册”让我们重新相识!

乐活   2024-08-02 17:39   广东  


欢迎关注「美编之家」微信公众号


2024年8月1日

晶报23岁啦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

请通过这份“晶报价值手册”

重新认识一下我吧



用晶报表达

点赞这座伟大的城市


2024年1月1日

晶报推出编辑部文章

《2024,我们一起拥抱“晶报表达”

——晶报新年致读者》



文章称,“从新的一年开始,晶报将转型为最具互联网特质的深度报道媒体。我们将秉持‘以大视野观察大事件,以主流价值定义主战场,以正能量澎湃大流量’。我们将把深圳的前沿性、开放性、创新性、现代性的城市特质,进行故事化、场景化、人格化的‘晶报表达’,在全网打造符合深圳城市内涵的立体拼图。”


而在“晶报表达”这个工具箱里

最主要的工具之一就是

“特别报道”


寒夜里的特别行动


事实上,在1月1日编辑部文章推出之前,“特别报道”就进行了一次预演。2023年12月21日,深圳发布橙色寒冷预警,全市出现大范围急剧降温,普遍在10℃以下,低温在6℃以下,梧桐山顶甚至出现了零度以下的气温。对处于亚热带海洋性气候里的深圳来说,这样一股少见的寒潮,意味着什么?将给市民的生产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为此,晶报快速出击,次日推出特别报道《冷冬里的“暖深”》,呈现10℃以下的“另一个”深圳,记录不同深圳人共同的“抗寒”故事。



这篇特别报道成为众多深圳人心中的一股暖流,引发强烈反响,“深圳发布”公众号于当日转发。有粉丝留言说:“踏实、有温度的城市记录视角,看起来普普通通的生活,却是一个庞大的社会机器,维持正常的运转离不开每个岗位的付出。”



参与报道的晶报记者谢敏回忆说,接到选题任务的第一时间,法治部立即第一时间开会讨论选题,确认成稿方向。由于时间紧,四个人分配好各自采访任务,当天晚上便分头行动。池婷去了夜市火锅店,采访餐饮行业的变化和夜间经济的忙碌日常;朱晓蕾去采访夜里的最后一趟公交车,探访深夜收工的夜归人;刘钢去派出所,深夜凌晨见证一线民警在街头巡逻;谢敏在凌晨四五点骑电单车出门采访清晨出工的环卫工人;采访任务结束后天还没亮,谢敏又注意到了莲花山脚下的晨跑人,又想到几公里外的福田农批市场可能也很热闹匆忙,便又骑车赶赴农批……

谢敏回忆说,整篇稿件的成稿,没有刻意修饰渲染,只是冷静的观察记录,既情感充沛又克制表达,记录降温给深圳带来的具象变化,用温暖的文字,引发广大读者共鸣。


“五指摊开不如握紧一拳”


特别报道的生产主力军,是晶报采访中心。

“筒子们!开始报题了。”每周五下午,晶报采访中心主任马骥远都会在工作群里吆喝一声,向小伙伴们征集特别报道选题。

马骥远说,特别报道是晶报的核心内容产品,是“晶报表达”的压舱石。虽然所有部门都承担了采写任务,但采访中心作为报社唯一专业的内容生产部门,责无旁贷地担当起晶报内容产品生产的主力军职责。

说到通过特别报道开展重大策划,老马记忆比较深的例子,是1月11日晶报进行规模化作战,以7个版的篇幅推出《2023:晶报记者亲历文化大年》特别报道,以亲历者的视角,从小切口进入,回望、梳理、淬炼过去一年深圳的“文化大事”,用一个个鲜活的细节,回应了深圳如何切实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在努力创造新时代新文化中勇当改革开放文化的先锋、中外文化交流交融的先锋、文化传承创新的先锋这样的宏大命题,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


这组特别报道不是对大事件的简单裁剪与加工,而是强调“亲历”,使这样的宏大叙事富有细节的颗粒度,切口小,有场景感,拉近了读者与重大文化事件的距离。

比如,晶报特别报道之《深圳原创爆款频出<咏春>出圈出海》开头写道:“一束光穿透时空界限,将我带回当年拍摄电影《咏春》的情境。舞者们时而在太师椅上踢出扫堂腿,时而手持长棍纵横开阖,时而在街巷中闪转腾挪,让人目不暇接、心潮澎湃。第一次看舞剧《咏春》的画面还历历在目,距离当下已是一年光景。”该文作者张羽淳说,“作为负责采访《咏春》的晶报记者之一,我曾多次身临《咏春》的台前幕后。我和晶报采编团队紧跟《咏春》的每一次‘大事件’,见证着一部爆款的诞生。”

马骥远继续回忆,另一个突出的例子是2024年3月21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建校10周年,晶报以“大学的生日、城市的节日”为主题,在该校校庆前后推出了系列重磅报道,以史无前例的规模,通过报纸版面、各新媒体平台等多个载体,通过新闻、评论、特别报道、深度访谈等多种形式,立体呈现了一所大学的成长历程与精神内核,以及大学之于城市的独特意义。整组报道被“深圳发布”以《十年,这所大学把名字镌刻在星辰之上》为题进行转载。


晶报围绕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建校10周年的系列重磅报道,深度挖掘大学与城市的关系,令人耳目一新。“五指摊开不如握紧一拳”,晶报这种大规模、全方位、立体式的打法,比起传统的零敲碎打的报道方式,能够取得更好的集束效应,为今后的类似报道提供了一种范例。

为了做好这组报道,参与报道的记者马骥远、林菲、李跃等多次奔走在报社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之间,对学校相关人士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深度采访。


一个好标题的诞生


晶报总编室主任岳进,同事们叫他“岳老”,但其实看起来他一点都不老。以“老”冠之,大约因为他有这个岗位所赋予的老成稳重——谈起晶报的特别报道,更是有着特别的体验。

他说,在总编室这么多年,经手的各种类型报道很多,但是,他在编发同事写的特别报道时,感觉跟以前是不一样的。特别报道或传递城市人文温度,或贴近主流人群,或体现出晶报与市里中心工作的强链接等,通过场景、故事、细节,让读者看到了一个更加有血有肉的深圳。他特别强调,“晶报的特别报道,是用读者、用户看得懂、有共情的语言,来描述和表达深圳这座城市的优秀和伟大。”

岳进业务能力的一个突出特点在标题制作上。他说,每天晚8时许,当版面初样出来后,他把自己关在17楼会议室,把电子版样投屏到大屏幕上,盯住大屏幕开始“长考”。“长考”过程中他要完成三件事:一、和采访记者电话沟通,看标题表达的意思是否准确;二、让版面主图与标题之间产生“化学反应”;三,与值班编委反复推敲标题的“信达雅”。

记者让岳进列几个自己比较满意的标题,岳进想了想说,“今年文博会期间有几个标题,自己比较满意”。记者翻阅2024文博会晶报报道,看到了如下几个标题:《开馆首日初体验:“顶流”好看,直播好忙,肚子好饱……》《3D的故事“正在打印”》《拖着艺术,向远方出发》《“村超”“尔滨”“阿勒泰”“机甲龙王”——下面请欣赏,祖国各地文旅综艺汇演》……


来自读者、专家的声音


《从米兰到巴黎:福田时尚走向世界舞台》,全网阅读量227万;《打造鸟类友好城市,深圳做了什么》,全网阅读量72万;《从横店到深圳,“群演”的奇幻漂流》,全网阅读量69万;《深圳笑望巴黎》,全网阅读量49万。晶报的特别报道在收获流量的同时,也获得了市民读者、专家学者的认可。

家住南山的读者齐先生说,他快退休了,这些年来虽然移动互联网广泛普及,但他仍保持着读报的习惯。他特别喜欢晶报的特别报道,一来很多报道接地气、说人话,二来它有服务性。《绿道上的“另一个”深圳》,记录不同市民从绿道出发,来一场说走就走的Citywalk;《“上新”!记者解锁“五大公园”新玩法》,告诉读者如何对龙岗儿童公园、盐田云海公园、笔架山体育公园、罗湖翠湖文体公园及拥有5G智慧跑道的莲花山公园进行“打卡”,为读者提供点对点的精准服务。

深圳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助理张田田老师则从专业人士的视角,对晶报的特别报道提出了自己的解读:技术的进步让人们的视线几乎无远弗届,移动互联网时代“不再有真正的地方媒体”吗?“地方性知识”在当下已经失灵了吗?《晶报》用数百篇扎根深圳本地的“特别报道”对上述问题做出了明确而坚定的回应。这些报道深入城市的各个角落,再现了那个“熟悉而又陌生”的深圳,留下了珍贵的城市记忆,诠释了独特的深圳精神,唤醒了深圳人对深圳这座城市的情感共鸣,也帮助我们重拾对“附近”的关注。


《城市英雄》:

寻找英雄,如夏夜捕捉萤火虫


2024年3月1日,晶报在报纸封底推出全新产品——《城市英雄》,坚持以每天一个整版的规模,来报道这座城市的创业者故事。如今,这些故事汇聚成一首首创业者之歌,在晶报生日这个特别的日子唱响,交织成一座城市发展中的无数细小脉络,提醒着人们,这里永远不缺少创新、创业、奋斗的特质。

谁是“城市英雄”?


这是每篇稿子采访开始前,记者都会跟创业者们阐述的一个定位。《晶报》在设立“城市英雄”栏目之初,就坚定了要有自己的“晶报表达”。我们眼中的英雄,不是宏大叙事中呼风唤雨的人物,也不是“以成败论英雄”语境下的所谓“成功人士”。我们要寻找的,是深圳人生活中一个个细小的剖面,一个个实干的创业者,以及他们在默默付出、努力打造的一份事业。


深圳是创新之城。深圳精神的根基是包容,鼓励创新的同时,宽容失败。无论多么千奇百怪的创业构想,只要敢想,在深圳就可以敢为。这是一座需要允许每个人尽情展开想象力的城市,每个创业者都在不断拓展想象与创新的边界。

深圳也是创业之城。数据显示,2023年深圳新设商事主体56.5万户,同比上升26.4%,目前存续商事主体超422万户,总量和创业密度连续多年稳居全国城市首位。这意味着,约每5个深圳人就有1位“老板”。他们是城市的活力所在,实践证明,很多优秀乃至卓越的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就从这样的群体中产生的。

深圳更是奋斗者之城。“无奋斗、不深圳”的创业精神早已写进了如任正非、马化腾等创业者的传奇故事里,广为传颂,成为一代又一代创业者创业路上不变的密码。可以说,如果深圳这座城市有英雄的存在,那么,英雄就是千千万万的创业者,它们的故事未必耀眼夺目,但他们每个人都是发光体,将他们汇聚在一起,便是“城市英雄”的初心。


寻找英雄,像捉萤火虫


晶报记者们采写“城市英雄”的故事,就像在夏日的夜空中捕捉萤火虫。将一个个微小的发光体汇集起来,他们共同照亮了这座城市,同时也照见了彼此。故事中第一个出场的Noah,看起来是一个很典型的创业模板:留学归来的95后、深二代,快速捕捉到耳机壳制造领域尚未饱和的市场,在良好的设计理念和不俗的审美能力加持下,开创了自己的品牌,成为潮流耳机“皮肤”设计师。听起来足够丝滑的故事背后,不为人知的是,这位95后在留学期间曾罹患重病,体会了什么叫做“生死考验”的他,在病情向好后决心回国,并且坚定了“这辈子,一定要做自己想做的事,哪怕就是制造一些‘无用的美好’,也足够了。”


“城市英雄”中,很多被访者与记者曾是故交,大家因为“创业”这个话题,重新连接在一起。

他们中,有深圳校服行业的女性创业者,用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不仅让深圳的孩子们穿上了更舒适的校服,在提升行业竞争程度的同时,打破了少数品牌形成的行业垄断现象,同时还极大促进了深圳校服在材质和品质上的提升。

他们中,有AI时代的弄潮儿。翻译公司的创始人认为,AI机翻始终无法替代人工翻译中的“信达雅”;教育公司的创始人认为,硅基生命没有取代碳基生命的每一天,人类独一无二的审美与智慧都将热烈绽放;也有顺势而为者,拥抱AI,投入重金开创AI智能咖啡厅,新世代的创业者身上总有一种无所畏惧的闯劲,同时毫不遮掩自己的野心。


展现英雄,也被英雄感动


历经5个月,即将迎来百期的“城市英雄”,近百张面孔背后是近百个平凡人物的不平凡,是近百种荆棘、近百份经历,让我们有百般滋味在心头。

他们是心理咨询师、户外背包设计师、建筑装饰设计师、珠宝品牌创始人、康养机构创始人、法餐主理人、香薰治疗师、动画工作室创始人、社区博物馆创始人、新能源创业者、寻梦剧场创始人……


我们的“城市英雄”就在深圳,深圳人感受得到他们的呼吸,也乐于感知他们的故事。有数据为证。《将深圳女性风采展示给世界》,全网阅读量119万;《把中国文化融入舞蹈人生》,全网阅读量100万;《深大教师和他的学生们捣鼓出了一部院线电影》,全网阅读量69万;《他把“AI+法律”玩明白了》,全网阅读量46万……“以正能量澎湃大流量”的晶报表达,奥义就在于此。

我们愿继续做这个城市里的捡拾者,遇见各自的“英雄”,为他们记录下这些故事。希望他们被更多人看见,也愿我们自己,不被这个时代所遗忘。


几个平常人

聊的都是不平常事

——《晶报10分钟》的台前幕后


“晶报10分钟,平常人说不平常事”。今年3月1日,一档以全网营销深圳为目标的系列短视频节目《晶报10分钟》全新上线。这是一档由晶报负责人、特邀嘉宾、晶报记者共同完成的对谈节目,通过聚焦当下深圳市民关心热议的话题、互联网最新的热点事件、城市营销的破圈现象、探析事件的背后价值等,以对谈方式形成具有话题性、独特性、建设性的观点,产品形态为时长10分钟的长视频,同时生成系列金句的短视频。

该节目自3月1日起正式上线,先后邀请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徐扬生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图书馆馆长葛剑雄教授,火爆全网的“爱情导师”、复旦大学梁永安教授,以及常驻嘉宾、资深媒体人苗凡卒等重磅嘉宾参与。《晶报10分钟》栏目是晶报重点打造的媒体融合发展的王牌IP。

节目上线仅半个月,就产生了《形式主义到底是个什么鬼?》全网千万级传播量的作品。


做深圳城市营销的“主讲人”之一


回忆起《晶报10分钟》的诞生过程,还要从“晶报表达”说起。2023年全国各地文旅局长“互卷”出圈后,讲好城市故事,助力城市营销,主流媒体责无旁贷。

2024年,晶报转型为最具互联网特质的深度报道媒体,秉持大视野观察大事件、主流价值定义主战场、正能量澎湃大流量的理念,决心要做深圳故事的“主讲人”之一。晶报管理层考虑,应该有一档从媒体人角色出发的观点输出性视频产品,阐述我们对深圳的理解,将深圳的前沿性、开放性、创新性、现代性的城市特质,进行场景化、故事化、人格化的“晶报表达”。

晶报社党委书记米鹏民提议,能否以一种漫谈的方式来讲好深圳故事和呈现媒体人的独特视角和观点,就像《锵锵三人行》的形式那样。《晶报10分钟》的台前幕后工作人员开始头脑风暴它的slogan。最终,大家在“平常人说不平常事”这句话上达成共识。大家一致认为,媒体人应该保持一种客观中立的角度,去观察我们生活的城市,去抒发自己的观点。

《晶报10分钟》从创立、筹备到推出第一期,仅用时20天时间。3月4日,第二期节目《深圳何以让颜宁“定终身”》一经推出,全网传播量1100万,话题登上抖音热搜深圳榜第五位;3月14日第五期节目《形式主义到底是个什么鬼?》全网传播量2179万,视频号播放量达1038.9万,《今日头条》传播量达907万。


“严肃话题也能有流量”


《晶报10分钟》推出至今,10万+的播放量已成常态。回顾这五个月的录制、近50期节目,米鹏民动情地说:“我和嘉宾苗凡卒老师经历了纸媒80年代的高光时刻,到2000年左右纸媒效益最好的时期,又经历了互联网快速发展对传统媒体的直接冲击。到我们现在自己做《晶报十分钟》,搭上互联网这趟列车,其实蛮感慨的。做新闻的本质没有变,要传播的东西,要做的事实传播、价值传播,这些都没有变,但是传播方式确实在变化,我们要适应这样的方式。”

“《晶报10分钟》取得的成绩足以证明,即使是公共话题、严肃话题也可以有流量。《晶报10分钟》就是以‘晶报表达’做一次流量‘测试’。用和别人不一样的、符合互联网传播规律的表述方式来讲好深圳故事,在点点滴滴中发现深圳,在全网打造符合深圳城市内涵的立体拼图”,米鹏民说,“实践证明,效果是很好的。”

在晶报新媒体与创意策划中心副主任、节目编导赵茜庆看来,《晶报10分钟》之所以能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形式当然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一点在于“接地气,说人话,不打官腔”。

更重要的是,节目所坚守的价值观。常驻嘉宾苗凡卒说:“其实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并不仅仅是纸张介质的转变,它更是一种内核的延续,它们背后有相同的内核在吸引人,因为能打动人的绝不是视频当中的某个画面, 而是做传统媒体的习惯,就是我们对真实的坚持、对价值和意义的坚持。尽管读者可能更愿意去刷让自己舒服开心的短视频,但当他要得到一些有确定性的、有价值的东西的时候,他还是会来看这些传统媒体,坚守了这些传统价值观的媒体的节目。”


每场对谈都火花四溅


“在《晶报10分钟》的节目制作上,我们是举全部门、全中心的力量在做。”赵茜庆透露,在具体操作上,“是按照编导、拍摄、剪辑三大标准环节和流程来制作的”。

“大多数情况下,现场是‘铁三角’模式,即一位主持人+两位嘉宾,所以我们最少会安排4个摄像机位同步录制,确保有一个全景机位和3个人物特写机位,便于后期剪辑。”不过,多个机位也意味着后期处理素材时会更繁杂。

“按照常驻嘉宾苗凡卒老师的说法:有的时候站位很高,但是表达也很接地气,没有脱离普通人的感受。”赵茜庆认为,现场的氛围更像是聊天,“大家围绕着一个主题和方向去聊,意见各有不同,观点会有碰撞。”

在录制现场,编导们的作用更多的是用镜头如实记录下聊天的全过程,“更主要的还是看主持人和嘉宾们之间的配合,看主持人引导、提问的方式。”赵茜庆说,在对话过程中,作为嘉宾的晶报社党委书记米鹏民往往既是嘉宾,又会客串主持人,是整个节目的灵魂人物,另一位常驻嘉宾苗凡卒老师则是“金句大师”,“录制之前,苗老师会写一份文字提纲,供大家参考。再加上主持人和嘉宾的现场发挥,经常会出现谈嗨了的情况,最终呈现的内容必然是精彩的。”

拍摄过程相对简单,而到了后期剪辑,难度会直线上升。

“每一期的访谈,往往聊了三四十分钟,最长的甚至超过了一个小时。但是,每期节目最终呈现给公众的时长必须严格控制在10分钟以内,所以最难点在于如何把最精华的部分剪辑出来”,赵茜庆透露,编导团队制定了三条剪辑标准,“首先,要对话题有清晰的价值判断;其次,不能光讲道理、观点,一定要有具体案例和事实;第三是松弛感,这样才会有节奏感和流畅度。”


“晶报表达”的生动体现


在互联网时代,想要出圈破圈,运营的作用不可小觑,甚至可以说是决定性的。针对节目的特性,晶报运营团队会在微信视频号平台首推,随之全网覆盖。根据其他平台的特性,将节目剪成不同角度的切片,更适合在抖音、小红书、快手去播出。

除此之外,运营团队根据节目内容去选择合适的话题冲击抖音、微博、快手的热搜榜。节目播出至今,相关内容下6个原创话题登上微博热搜同城榜、2个话题登上抖音热榜深圳榜、3个话题登上快手同城热榜。

“从初试啼音到歌声嘹亮,《晶报10分钟》爆款不断,在于这是一款求新求变的新媒体产品,是谈话类节目的一股清流,是‘晶报表达’最生动形象的体现。” 赵茜庆说。

正如米鹏民所说:“这个节目受到这么多的关注,说明我们做对了一点事情,一定要适应现在受众的话语需求,这也是晶报在未来的两三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需要坚持的东西。只有这样,才有我们生存的空间,才有我们发展的空间。”

和《这就是深圳》共同成长

——来自晶报年轻编导们的心声


“发现深圳美好,一定在点点滴滴。”自今年1月27日首播以来,《这就是深圳》作为一档记录城市形象的短视频栏目,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创新的叙事手法,深入挖掘了深圳这座城市的脉动与灵魂。

每一帧画面,都是深圳故事的缩影;每一次讲述,都是与这座城市同呼吸的见证。在这些故事里,我们不仅看到了城市的繁华与发展,更感受到了深圳人的情感与温度。现在,让我们跟随几位主创编导的脚步,一同回溯那些难忘的瞬间,感受他们在采访报道过程中的心路历程。

邝增铭:“深圳人与深圳生活”

让栏目常做常新


1月26日清晨,深圳春运首班列车D376次发出,随之一同启程的是晶报全新原创视频栏目《这就是深圳》。

首期视频《春运启幕,开往家乡的列车》聚焦春运首日。我们在画面里能看到思念、离别与团聚等动人的情绪,也看到了一个深圳人出行的真实状态。

春节期间,《跨越万里!这群深圳医生送来新春祝福》里,24名深圳人组成的第33批援赤道几内亚医疗队,通过《这就是深圳》给祖国拜年。他们在当地就地取材,逐步改善医院医疗条件,为当地人民生活带来积极变化。视频制作时,窗外烟花鞭炮不绝于耳,正可谓“天涯共此时”。

以大视野观察大事件,助力深圳城市营销。我想,“深圳人与深圳生活”正是栏目常做常新的发源点。

王子键:乘地铁看海上日出,

深圳的青春与浪漫


在参与制作20多期《这就是深圳》的视频过程中,乘地铁去看海上日出的选题,值得说说。


为了这一选题,我提前一晚住进了车辆段宿舍内,凌晨四点起来后,和同事何保贤交流车辆段内首班车的准备出车情况——“坐地铁去海边看日出”,听着很浪漫,但司务人员根本看不到,从他们出发到换班,全程也只有在车辆段能看到天黑。

随着地铁前行,我们遇见了满怀希望的深圳年轻人,他们带着对太阳和浪漫的期待,踏上了旅程。有为朋友生日带蛋糕的,有因孩子闹腾而全家出动的……林林总总的人生百态,是天未亮的深圳的又一面。

到达大梅沙,天气并不如想象中的好,可是对于他们来说,心情更为重要。一群人一大早蹲守在还没有完全开放的海边,等待着雾消云散,似乎有无日出,在此刻都已经不重要了。恰到好处的浪漫最迷人,这就是深圳的青春。

左起:王子键 何保贤 郑佳文

郑佳文:在沉淀中

感受生命的温度与永恒


要说记忆深刻的采编故事,我想应当是《海葬》这条片子。站在船舱的二层,看着如烟如雪的骨灰撒入大海,另一侧则是同行们挤在家属面前争相记录着,这样的镜头是我想要的吗?


和“死亡”初次接触是2016年一组关于器官捐献的毕设作业。两个月后,我来晶报实习,拍摄某院士的追悼会。两次拍摄经历,因为不想放大亲属的痛苦而舍弃某些镜头,让我怀疑自己是否能称为合格的摄影师。如今的我,希望在真实记录下,除了保留对逝者与被摄者的尊重,还想为他们记录对彼此无限的爱与思念。船上的亲友们大多是为了完成逝者的遗愿来到这里,关于采访,他们的沉着冷静,对于海葬的理解与包容,让我感受到了深圳这座城市的文明进步,也是自由而浪漫的灵魂在此相聚。片子发出来后,在殡仪馆工作的朋友和我说,“馆里天天播着你们今年拍的海葬视频”……这是我和栏目共同成长的故事,在这其中感受生命的温度与永恒。

罗婉:听见心的声音


两年前,作为文字记者,我遇见了无声咖啡主理人马修和果茶优伊加仑创始人老杨,他们为听障人群提供就业机会的故事温暖了我。如今,我以编导身份再次走进这个群体,拍摄无声面包树,那份亲切感依旧。


为帮助听障人群就业而创立这家面包店的创始人郑小燕希望我们的镜头多聚集于这些无声天使的故事。这也是我本意希望的,但实际操作中有许多困难。拍摄现场,我尝试用写字与无声咖啡师太平艳交流,但总是差强人意。因为手语学习与正常表达有语序等差异,因而听障人群的语言逻辑不太一样。但太平艳的交流热情并未因此减退,她在黑板上认真写下答复,还拉着好友和我们一起合照。她止不住的笑容告诉我,她很高兴有人来倾听她的故事。

采访中我了解到,无声群体通常的就业去向就是工厂或按摩师。像太平艳这样的女生更渴望拥抱人群,这些无声面包店和咖啡店恰好给了他们更多与社会接触的机会,让他们拉着行李箱亦要千里迢迢奔赴而来,并在这座城市找到了自己的立足之地。这正是深圳的包容与魅力所在。


罗婉

黄丽斯:从点滴细节观察深圳


最触动我的一次拍摄,是去西江油田的那次。尽管我恐飞且有深海恐惧,但经过一周的心理建设,我踏上了这趟未知的“征程”。


乘坐直升机穿越深圳上空,到达海上时,我被蔚蓝大海的美丽所征服。在油轮上,“中海油”青年集体展现出高度的专业性和纪律性。他们迅速进入工作状态,航拍中整齐划一的步伐令人印象深刻。

墙上的“西江工作作风:务实、勤奋、团结、进取”正是这些青年给我留下的印象。离开时,在上空再次看到“碧海丹心,能源报国”的标语,我对它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那是在深海中,被黄色栏杆围绕的一群“橙色青年”。

通过《这就是深圳》的镜头,我得以从不同角度观察深圳,体验新奇,收获难忘。能够与这个团队共同成长,我感到无比荣幸和快乐。


黄丽斯(右)

刘苏仪:“深圳公厕”

成为爆款的背后……


2月21日,我接到任务——制作关于深圳公厕的特别报道。2月25日晚,因为“深圳公厕”话题在网络上爆火,报社决定将其作为《这就是深圳》的选题。面对新挑战,我虽对视频统一包装陌生,但经一小时的紧急调整,成功换标、改字、换封面,终在晚上十点半定稿。随后,报道于晚十一点在晶报视频号推出。


拍摄时,在罗湖万象城遇到了一位孕期的市民,通过交流得知是一位二胎妈妈,她对深圳的母婴室赞不绝口,表示非常人性化,对带婴幼儿的妈妈们非常友好。而且她特别提到深圳第三卫生间的设立,在爸爸带女儿出门、妈妈带儿子出门时特别方便。另一位市民在接受采访时,非常有感触地表示:深圳厕所“时刻有纸”的安全感是其他城市没有的。他们的正面反馈加深了报道的生动性,在报道发布后引起了大家的强烈共鸣。

未来的日子

一起携手前行吧~



来源 | 晶报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美编之家」,ID: aehome


媒介视觉平台

关注美编之家公众号


点一下“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美编之家
美编之家网站(Mbzj.com)官方微信公众号。我们会定期分享美编之家网站发布的原创精华版面或视觉传播领域的优秀文章,欢迎关注并转播。投稿邮箱:aehome@qq.com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