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开工忙 争创“开门红”

民生   2025-02-10 09:14   广东  




2月5日,广东聚焦“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主题,再次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吹响冲锋号,汇聚各方力量,共谋高质量发展。汕头迅速掀起建设热潮,节后多个项目开足马力加速推进,以实干开局,争创“开门红”,为新型工业化进程注入强劲动力,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华能海门电厂5、6号机组建设工地

在华能海门电厂5、6号机组建设工地,机械设备和工人已陆续进场。项目去年8月完成主厂房第一罐混凝土浇筑,目前已进入全面建设阶段。现场桩基施工已完成85%,5、6号锅炉、烟囱基础已出零米,炉钢结构开始吊装。两台机组分别计划于2026年12月、2027年2月投产运行。

作为广东省、汕头市“十四五”能源建设重点项目,投产后海门电厂总装机容量将突破6百万千瓦,为汕头市海上风电的集中开发利用,更好地发挥火电灵活调节和兜底保障作用。项目投产后,预计年新增发电量100亿千瓦时,满足粤东乃至珠东南区域用电增长需求,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新年新气象,2025年,海门电厂将加快项目建设,力争项目尽快建成投产,助力汕头市加快构建‘三新两特一大’产业发展格局,切实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华能海门电厂工程部副总工程师郭存瑞信心满满地说道。 

在潮阳区海门镇,华电汕头二期项目也在稳步推进。该项目总投资约81亿元,充分依托一期项目现有厂址,扩建2台100万千瓦高效超超临界一次再热燃煤机组。项目场地平整工程自去年12月开工以来,进展顺利。总土石方量约400万立方米,截至目前已完成约60万立方米,各类施工机械有序作业,施工现场井然有序。 

华电汕头二期项目建设现场

汕头华电发电有限公司副总经济师张鲲鹏表示:“华电汕头公司二期项目建成落地后,将有效保障广东省中长期电力供应安全,满足电力需求快速发展的需要。同时,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还能促进广东电源结构的优化,提高能源利用率,改善环境质量。”

 按照计划,该项目2025年主体工程开工,2027年完成双机投产。项目建成后,将为广东省能源供应和经济发展带来诸多积极影响,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为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在海上风电领域,汕头海上风电潮阳登陆点集中送出项目(陆上部分)也在有序推进。该项目在去年12月召开的汕头国际风电技术创新大会上启动建设,选址在潮阳区海门镇滨海地区,对接汕头主要海上风电场的风电集中接入。项目规划建设1座陆上柔性直流换流站,该换流站总规模为±500kV(千伏)/6000MW(兆瓦),采用3组±500kV(千伏)/2000MW(兆瓦)柔性直流单元并联建设,并配套建设1座450MW(兆瓦)/900MWh(兆瓦时)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电站,通过模块化设计实现容量扩展,储能系统可提供毫秒级响应的调峰调频、电压支撑等电网辅助服务。

汕头海上风电潮阳登陆点集中送出项目(陆上部分)效果图

汕头海上风电潮阳登陆点集中送出项目开创性地运用“陆上集中规划建设,海上有序分步接入”的建设新模式,工程建设规模初期达600万千瓦,远期可拓展至800万千瓦,相当于为200万户家庭提供清洁电力。计划总投资约90亿元,截至目前已完成项目核准、用地批复,正全面推进前期工作,计划今年6月份正式动工建设。 

项目建设单位、华润电力广东新能源开发经理林钦斌谈到:“项目紧密协同广东省和汕头市电网发展规划,为后续风电的规模化连片开发、有序合理接入构筑起统一高效的输送通道。作为汕头市以及广东省重要的海上风电集中送出工程的关键陆上换流站,项目的建设适应了国家新能源发展的政策需求,能有效促进节能减排,提升全省能源供应能力,优化能源供应结构,推动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对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意义重大。”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与强大支撑。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既需巩固优化传统产业、优势产业,又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在这一进程中,汕头加快推进多个能源项目建设,不仅加快汕头能源结构的绿色转型,也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能源支撑,助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未来,汕头将继续发力,推动更多项目落地见效,在全省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展现更大作为。


来源:汕头融媒集团

编辑:书剑

校对:嘉嘉

汕头发布
汕头,一座开放、热情的城市,南海之滨,一湾两岸汇聚三江奔流,这是一片创业的热土、这是一处宜居的家园。汕头欢迎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