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表达方式》刊发于2024年10月18日总第5300期《重庆法治报》第14版,链接>>>每一片落叶都是秋天寄给大地的情书…|| 重庆法治报《了然》副刊第399期
十几年前我去上大学的时候,父亲给我买了一部手机。那时候的手机功能很少,而且是黑白屏的,除了可以打电话、发短信,唯一的音乐便是自带的几款来电铃声,更别提看视频了。但是,那时候朋友间收到一条信息能开心半天,月租套餐里的通话时间,也都是打给最要好的朋友。 我的父亲,他的乡村版电话卡里也有月租套餐。而他的通话时间总是留给我的,每次打电话回去,他都会先挂掉再拨过来。他说:“我的包月通话没什么用,就是打给你,你的可以留着和同学们聊天。”那时候的我,和父亲打电话无非就是生活费没有了、学习很累、周末去了哪、跟好朋友闹别扭等等,这些校园生活里的琐事,我都会和父亲分享,他也听得很认真,并且时不时地给我一些意见和建议。 父亲先挂掉电话再回拨这个习惯,一直保留到我工作以后。我刚参加工作的那两年,父亲经常给我打电话,我知道他其实没有什么事,不过是在消耗自己的包月通话时间罢了。所以我一直心安理得地接受着父亲主动给我打电话,而我却很少主动打给他。 有一段时间,我因为工作转岗的问题很苦恼,于是和父亲倾诉了几次,父亲总是说:“别着急,你尽力就好。如果实在做得不开心,你回老家来,我给你找工作。”但倔强的我并不想回老家,暗暗下决心要靠自己做出点成绩来。慢慢地我发现,工作上的事情跟父亲说得再多,他也给不了我意见了,甚至听不懂。我们之间的交流,基本就是他叮嘱我注意身体、别熬夜、别吃垃圾食品等等。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父亲很少再主动给我打电话了。很多时候变成了我主动打回去,我叮嘱他早点休息、注意身体、别太累……有时候父亲接了电话,看我没什么要紧事,便把电话递给在旁的母亲。母亲告诉我,父亲的耳朵没有以前好使了,有点耳背,所以听电话里的声音费劲。 这些年,智能手机普及以后,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多了,在老家的父母也学会了视频聊天、语音聊天、看视频看新闻。他们每天最开心的事就是反复看我们发的朋友圈、日常视频,我们做到了即便不在身边,也能经常“看见”了。 看过一个视频。有位博主在采风的时候,路过一座老房子,房子的主人已经去世,但是庭院砖墙上写满了文字。据了解,那是一位老父亲二十四年的日记,字里行间写的是日常、是对未来的期许,更是对出门在外的子女的牵挂。有人说遗憾,有人说缺少陪伴,也有人看到了一位老人丰富的思想。但我相信,写下那些文字的时候,老人家是幸福的,他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爱和牵挂,并不遗憾。 正如我的父亲,他从来都知道,孩子会慢慢长大,他会渐渐从我的日常生活里退场。但在我初离开家的那些年,他一直用打电话的方式陪伴着我成长,而如今我生活在他乡,也会经常拍下日常生活的视频发给他们。因为,是父亲教会了我,爱的方式有很多种,即便没有陪伴在身边,也有很多表达的方法,让对方感受到爱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