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陈云收到林彪女儿来信后,叫来洪学智:托付他两件大事!

文摘   2025-02-06 15:00   辽宁  


本文源自古今中外的真实历史、近代史事件,资料均已证实。

资料参考来源:法治平安淅川《94年陈云收到林彪女儿来信后,找洪学智谈话:有两件事需要麻烦你》

部分图片仅供配图使用,请知悉!

1994年,已经89岁的陈云收到了一封来自林彪女儿林晓霖的来信,这封信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陈云的心中激起了层层涟漪。陈云怀着复杂的心情读完信后,陷入了深深的沉思,随后他打电话叫来了洪学智,希望由他负责。

那么究竟信中说了什么,让已经退居二线的华国锋如此重视。

01

原来林晓霖信中提到了2件事,一是因为林彪的缘故,四野战史还没有写好;二是平津战役纪念馆还没有建起来。在得知这件事后,陈云很是重视,于是才专门打电话给洪学智。

洪学智,这位在四野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的老将军,与陈云有着深厚的革命情谊。早在1945年,洪学智便跟随黄克诚进军东北,在东北战场上,他先是率部在北宁线、沈长线上抗击蒋介石部队北进,后来又前往黑龙江剿匪,剿匪告一段落后,他又前往6纵担任司令员,一直在陈云的领导下工作、战斗。两人在战火中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陈云对洪学智的军事才能和领导能力有着充分的信任。

02

接到陈云的电话后,洪学智没有丝毫犹豫,立即从北京飞往上海。下飞机后,立即赶往陈云家中,在陈云的家中,两位老战友紧紧握手,彼此的脸上都洋溢着亲切的笑容。寒暄过后,陈云直奔主题:“第二野战军的战史出版了,第一野战军、第三野战军的战史也早就开始编写了,唯独只有第四野战军战史还没有动静。这次我叫你来上海,有两件事需要麻烦你,第一件事,主要是谈谈四野战史编写的问题,我想了很久,还是由你来领导编写四野战史,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要赶快抓紧编写。”

洪学智听后,谦虚地表示自己的水平不高,无法担负这个重任,况且四野还有许多老同志在,建议请他们其中的一位来领导编写。但陈云坚定地摇了摇头:“这项工作就由你来负责,不要再推辞了。你回去了,将我的意见向中央军委领导汇报,请他们作出决定。”

洪学智接受了这项任务,但他也提出了一个请求:“写四野战史,想请首长您当总顾问,具体的事情我们做。”陈云听后表示同意。

紧接着,陈云又说出了第二件事:“第二件事则是,平津战役纪念馆一定要建,地点可以放在天津。”洪学智临走时,陈云特意交代他:“这两件事,请你向中央军委报告一下。”

03

回到北京后,洪学智便向中央军委作了报告。最终得到了同意。

令人遗憾的是,陈云却未能亲眼看到这两项工作的圆满完成。1995年4月10日,这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北京逝世。但洪学智没有辜负陈云的期望,继续完成陈云交给他的使命。在历经千辛万苦后,终于在1998年10月,《第四野战军战史》一书正式出版。而第二件大事是建立平津战役纪念馆,在洪学智直接的领导下,在天津战役纪念馆如期建成,他没有辜负陈云对他的信任,圆满地完成了这两个任务。

陈云对洪学智的托付,不仅是对老战友的信任,更是对历史负责的担当。洪学智不负所望,历经艰难,终使《第四野战军战史》出版,《第四野战军战史》一书的出版,填补了四野战史编纂的空白,为研究解放战争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平津战役纪念馆的建成,更是具有深远的意义。它不仅是一个展示历史的场所,更是一个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的重要阵地。纪念馆通过丰富的展品、生动的图片和详实的文字资料,向人们讲述了平津战役的全过程,展现了四野将士在天津战役中英勇善战、不怕牺牲的英雄事迹,以及天津人民在战役中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它成为了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吸引着无数人前来参观学习,让人们在缅怀先烈、铭记历史的同时,也深刻体会到和平年代的珍贵,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激励着人们为建设更加美好的国家而努力拼搏。

陈云虽然未能亲眼看到这两项工作的圆满完成,但他的精神和遗愿在洪学智等人的努力下得以延续和实现。

这充分体现了老一辈革命家对历史的尊重和对后人的殷切期望,也彰显了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扬。洪学智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对陈云的承诺,为后人树立了榜样。他的事迹将激励着更多的人在各自的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和社会的进步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两项工作的完成,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和传承,更是对未来的期许和承诺,让我们在缅怀先辈的同时,也更加坚定地迈向充满希望的明天。

知青老照片
关注我,投稿老照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