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家大院文化园区:坚守岗位 温情相伴
大年初一,晨曦微露,第一缕阳光轻柔地洒在乔家大院古老的青瓦之上,给这座承载着深厚历史的建筑镀上了一抹金色。导游王钰琪早已精神抖擞地来到了工作岗位,她精心整理好着装,眼中充满了期待。“春节是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能在这个特殊时刻,将乔家的故事、晋商的精神传递给每一位游客,我深感使命光荣,意义非凡。”王钰琪微笑着,话语中满是自豪。
随着时间的推移,游客们如潮水般陆续入园。王钰琪立刻投入到紧张而又充实的工作中,她带领着游客,漫步于乔家大院的各个院落。每到一处,她都仿佛化身为历史的讲述者,生动形象地描绘着乔家的兴衰历程、严谨的家风家训以及那些充满传奇色彩的商业故事。她的声音时而激昂,时而低沉,游客们听得如痴如醉,沉浸在这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之中,不时发出阵阵由衷的惊叹。“以前只是在电视上对乔家大院有所了解,这次亲身来到这里,再加上导游如此精彩、专业的讲解,真的让我对晋商文化有了全新且深刻的认识。”一位来自上海的年轻游客兴奋地说道。
乔家大院文化园区内,处处张灯结彩,充满了浓浓的年味。“金锣纳鸿福”“乔院祥龙贺新春”“雄狮踏春来”“社火大巡游”“祁太秧歌”“民歌演出”“晋剧曲牌联奏”等精彩节目轮番上演,引得游客阵阵喝彩。表演者们身着鲜艳的服装,在寒风中尽情舞动,汗水湿透了他们的后背。一位表演社火的老师傅说:“我们就想把最地道的民俗文化展现给大家,让游客们感受到咱山西春节的独特魅力。”
与此同时,在乔家大院的游客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王晨宇正忙得不可开交。电话铃声此起彼伏,咨询的游客络绎不绝。“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从这里出去左转,您就能找到洗手间。”……王晨宇始终保持着热情的态度,耐心地解答着每一个问题。尽管工作任务繁重,事务琐碎,但她没有丝毫的不耐烦和抱怨。“春节期间游客数量大幅增加,我们更要提高服务质量,让每一位游客都能在这里感受到家的温暖。”王晨宇认真地说。
在乔家大院的每一个角落,都有默默付出的身影。保洁人员手持清扫工具,不停地穿梭在人群中,认真细致地清扫着地面的每一片垃圾,他们用勤劳的双手保持着景区的干净整洁,让游客们能够在舒适的环境中欣赏美景。他们来自不同的岗位,却有着同样的坚守与付出、同样的责任与担当。
夜幕缓缓降临,华灯初上,乔家大院瞬间被五彩斑斓的灯光打扮得如梦如幻。在这个新春佳节,乔家大院文化园区的工作人员用自己的坚守与付出,为无数游客带来了欢乐和美好的回忆。他们是乔家大院的守护者,也是基层群众的缩影,他们用坚守诠释着责任与担当,用付出传递着温暖与正能量,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故事。正是因为有了他们,乔家大院的春节才更加热闹、更加精彩,他们的精神风貌,也正是这个时代最美的风景。
山西日报记者张婷 通讯员武丽娇
民俗展演、电影展映等活动精彩不断,为游客带来一场璀璨的文化盛宴;文创店内,手工艺品和创意商品琳琅满目,为游客提供一份独特的文化记忆……春节期间,朔州市桑干河文旅新天地成为游客欢度佳节的热门目的地。这里人潮涌动,热闹非凡,文旅消费红红火火。
2月2日,记者走进这里,一进大门,浓浓的年味便扑面而来。商场内人头攒动,红红火火的装饰、此起彼伏的欢声笑语,将过年的氛围烘托得淋漓尽致。游客们穿梭于各个场馆之间,尽情享受着节日的欢乐。
文创店内,2025《朔韵古风》文创日历、崇福寺弥陀殿壁画书签、“崇福士·炯炯”卡通娃娃等别具特色的文创商品备受青睐,游客们纷纷驻足选购,将这份独特的文化记忆带回家。非遗展厅内,精心设置了“展览、交易、洽谈”三大板块,对朔州市省级工美大师、省级传统工美大师、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等的作品和文创产品进行展示展出。众多非遗作品惊艳亮相,剪纸、雕刻、蛋雕、面塑、泥塑、烙画、景泰蓝、陶瓷……一针一线、一剪一捏、一刻一凿间,都藏着对春节的美好愿景。民俗展演、电影展映、亲子乐园等活动也精彩纷呈。“这几天好剧不断,大家在节日期间享受了一场视觉盛宴。”观众霍嫣菁告诉记者。
桑干河文旅大剧院更是热闹非凡,座无虚席,吸引了大量观众。工作人员坚守岗位,用心用情用力为大家提供优质服务,确保每一位观众都能享受到高品质的文化体验。“这才是过年应该有的氛围!这年味,正浓!”游客张灿对记者说。朔州市桑干河文旅新天地为游客提供了一个欢乐祥和的过年好去处,也为当地文旅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山西日报记者马占富 通讯员薛礼伟
阳泉矿区:优化服务 便民利民
“业务一窗就能全办结,省时又省力。”“医保不光能在家门口办,政策流程‘码上’就知。”
说起现如今的医保服务,阳泉矿区的居民赞不绝口。春节前夕,记者走进阳泉矿区医疗保险中心大厅,与前来办理业务的市民一同感受着身边的暖心变化。
“原来办理不同业务需要到对应的窗口排队,现在排一次队在一个窗口就啥都能办,不到10分钟就办完了。”正在办理业务的王女士有感而发。
“全力疏通审批环节‘堵’点,让高频事项‘瘦身’提速,我们通过推行‘前台统一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运行模式,切实解决了企业、群众办事多窗口申报、长时间排队以及窗口业务量不均衡等突出问题。”矿区医疗保险中心主任王水英告诉记者。
阳泉矿区将原来的“职工医保服务”“居民医保服务”等5个不同业务窗口,统一整合调整为“综合服务”窗口,实行“全城通办”“一窗通办”综合柜员制,让“一窗办”成为群众医保事项办理新常态。同时,对29个医保经办政务服务事项清单流程进行优化,精简申办材料50%,办事环节减少30%,办事时限平均提速80%。2024年矿区医疗保险中心窗口累计受理业务1万余件,平均办理时长缩短了一半。
不仅如此,矿区还在街道、社区和便民服务点设立6个医保网格服务点,并配备医保掌控查询一体机,可自助查询办理医保药品目录信息、异地就医自助备案等10余项医疗保险服务事项,有效解决部分群众“工作时间没空办、休息时间没处办”的难题。
矿区还将政策宣传“赋码”,通过“一扫、一看”即可了解办理业务流程、所需准备材料;异地备案实现“网上办”,通过电话、网络、App等备案方式进行办理;全面推行医保电子凭证“掌上办”,近9万人实现挂号、购药、结算脱卡支付,居民享受到触手可及的便捷服务。
山西日报记者苏晓晨 通讯员陈慧
晋城北车站:全力以赴 保障货运
2月3日,晋城北车站运转三班调车长张路标像往常一样在早上七点半准时到岗。春节的气息依然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弥漫,可对于张路标来说,这只不过是又一个普通却又特殊的工作日。
车站铁路线上,寒风凛冽,列车不时鸣笛穿行,工作人员通过对讲机实时对接工作,整个车站看起来忙碌而有序。
“郑师傅,咱们送十一辆车去矿务局集配站,装好煤后,再拉回晋城北车站。”和火车师傅交代了一下工作,张路标和记者介绍起了当天的工作。
张路标所在的晋城北车站,位于晋城市泽州县金村镇孟匠村,始建于1958年,是太焦线上的二等货运区段站,它南邻晋城车站,北邻东元庆车站,是晋煤外运的重要枢纽,年办理货物列车370余万辆。
张路标带领的运转三班,主要工作是将到达的空车进行重新编组和解体,根据各专用线的需求,把空车送往专用线进行装载,装载完毕后,再根据到达的站点不同,进行编组发往全国各地。
这是张路标在铁路上度过的第25个春运。多年来,因为业务精良,他先后获得国铁集团优秀共产党员、郑州局集团公司优秀共产党员、安全生产先进个人等荣誉,同事们提起张路标都是满口称赞。
这些年来,每年过年张路标都会和同事们坚守岗位,保障电煤运输畅通。“一想到咱山西的煤能通过我们运向全国各地,让更多的人过上暖和的新年,我们就感到值了。”
今年,张路标的班组来了位新同事。年龄最小的连结员刘增河来自河北衡水,是个“00后”。因为工作安排,今年,刘增河也无法回家过年,除了在晋城北车站的分内工作外,春运客流量高峰时,他还将前往高铁晋城东站进行支援,服务旅客。“这是我在铁路过的第一个春节,但我也会像张调车长一样,干好本职工作,全力以赴为电煤保供作出贡献。”刘增河说。
“作为晋煤外运南咽喉,我们车站每天要接发货运列车75对,春运等特殊时期,还会有临时加开的客运列车经过。”晋城北车站站长刘云峰介绍,每年11月至春运结束,是电煤保供高峰期,其间晋城北车站接发车辆会增加至85对左右。“为了保障电煤运输畅通,我们车站全体干部职工上下同心,快取快送、快解快编,科学调配运输组织,确保每一列装载电煤的列车都能安全顺利奔赴全国各地,为千家万户送去温暖与光明。”
山西日报记者郑璐 通讯员袁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