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来源:子非鱼说劳动法
1月30日
四川内江市资中县
一名男孩将鞭炮扔入化粪池中
不慎引发化粪池井沼气爆炸
据现场目击者称,这个小孩丢完鞭炮就跑,那个跑开的小孩下午不到一个小时就被找到,目前,警方正在调查处理。
目前从资中县委宣传部了解到,现场多辆汽车受损,所幸并未造成人员伤亡。
熊孩子“炸井”事故频发
近年来,“熊孩子”乱扔鞭炮导致爆炸的事故频频发生,教训极其惨痛,而且伤到的大多是孩子。轻者皮肉伤,重者炸伤眼球、肢体,甚至因此身亡。
2023年2月1日,河南漯河有儿童放鞭炮将井盖炸碎,导致一名儿童身亡,一名儿童受伤。
2024年1月21日,重庆万州市南滨上苑小区附近,有小孩往下水道扔鞭炮,引起爆炸。在监控视频中可看到,两个小孩原先在下水道井盖旁玩耍,其中一名小男孩点燃鞭炮丢进下水道后引发爆炸,井盖中冒出火花,附近三个井盖均被冲力掀起。
据目击者赵女士介绍,听到爆炸声后,有个小孩脸上带血坐在路边,另一个小孩看起来状态要好一些。
图源:九派新闻
今年1月27日,重庆大足区一女孩在窨井盖上放鞭炮致沼气爆燃,造成该女孩受伤。好在据当地28日通报,女孩暂无生命危险。
一组图说明
“炸井”有多危险
图源:贵州消防
小小下水道为何如此危险?
通常来说,城市下水道的大量有机物代谢, 会产生甲烷(沼气)、硫化氢、氨气等可燃性气体,这些气体在遇到明火和空气时,极易发生燃烧和爆炸。长期废弃密封的井体,爆炸的威力会更大。而在农村,长期废弃的井体里不仅仅是下水道,还有粪池、沼气池等,一旦遇到明火,爆炸的威力不亚于一颗炮弹。
同理,未熄灭的烟头、火柴等火种,即便没有扔进井里,也可能导致同样后果。
相关部门在此提醒,污水井、化粪池和下水道当中,都会产生一些可燃气体,当遇到明火时,会引发爆炸。节日里,燃放烟花爆竹时,一定要远离这些地方。孩子们在燃放烟花爆竹时,一定要在家长的监护下进行,避免意外发生。
●如何赔偿也引发了网友们的讨论 ●
在这起四川资中县男孩引发化粪池沼气爆炸的事件中,从法律角度分析,孩子及其家长可能面临以下责任:
一、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188条:
1. 家长需承担民事赔偿。未成年人(尤其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财产损害的,其监护人应承担侵权责任。本案中,家长需赔偿受损车主的车辆维修费用及其他直接经济损失。若家长能证明已尽到监护职责(如日常安全教育),法院可能酌情减轻其赔偿责任,但无法完全免责。
二、行政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1. 对家长的行政处罚:若公安机关认定家长未尽到监护职责,可能依据第23条(扰乱公共场所秩序)或第34条(妨害公共安全)对家长处以警告、罚款等行政处罚。
2. 对未成年人的处理:若孩子已满14周岁,可能被批评教育或责令家长严加管教;若未满14周岁,通常不处罚,但需监护人加强监管。
三、其他
市政部门:如果市政部门对公共设施(如化粪池、下水道)管理存在疏忽(如未及时清理沼气、未设置警示标志等),需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如果受损车辆已投保车损险,车主可以向保险公司申请理赔。保险公司赔付后,有权代位向责任方(小孩的监护人、市政部门等)追偿。
此事件也提示监护人需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安全监管,尤其是危险物品(如鞭炮)的管理。
鞭炮+下水道=爆炸
新春之际
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