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10月下旬,我接到安徽农业大学茶业学院李大祥院长的电话,他邀请我到学院与大一的学生聊一聊如何学好茶。我当时对李院长说:“这个话题,不是你们教授们比我更在行吗?”不过后来我转念一想,或许我可以结合自己的学习和工作经历,尤其是过去20多年在茶行业的工作经历与同学们简单交流一下,从未来工作的角度看,如何做好大学期间的学习。于是我就应下了李院长的邀请。
于是,我以“学以致用——站在未来看今天”为标题准备了一份文档,主要想从四个方面和同学们进行交流。
第一个方面是关于茶行业,茶叶是一篇大文章,对于刚入校不久的茶学专业同学而言,认识到这一点非常重要。
第二个方面是聊一下安农茶学,安农茶学是金字招牌。我估计可能有些同学还不一定有具体的了解和深刻的认识与体会。
第三个方面是茶将伴随我们一辈子。对于茶学专业的同学来说,学习这一点已经完全联系在一起了,将来的工作和生活也会有不同程度的融入。
第四点是站在未来看今天。从工作的角度,我们假设未来5年、10年后再回望大学期间,同学们应该如何更好地学习或者可以做更充足的准备。这一点我可以结合个人经历谈一谈切身体会。
2024年11月7日上午,安徽农业大学茶业学院“名师名家名茶进课堂”活动在李大祥院长主持下如期举行,现场约150位同学参加。虽然我既不是名师,也不是名家,但在多年的茶企工作中接触过许多名茶,因而也可说是把名茶“带”进课堂,因而也就勉强忝列于这个系列活动之中。
90分钟的交流时间是短暂的,许多方面也只能点到为止,如能引发同学们对于未来学习的思考,那我也就安心了。
今天推送的根据演示文稿整理的文字,全文约11000字。
茶在中国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存在。一方面,它司空见惯。我们身边可能有各种各样的茶。虽然同学们现在不一定喝茶或常喝茶,但应该也见过各种形式的茶。无论是从日常生活中还是从一些影视剧里,都能看到各种各样的茶相关元素。
但另一方面,它又特别容易被忽视——因为它太过常见,以至于有时会让人熟视无睹。实际上,中国茶对世界有着深远的影响。
中国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树的国家。1000多年前的唐朝时期,陆羽就为茶写了《茶经》。陆羽在《茶经》开篇的一句话:“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被广为流传。北宋的王安石在《议茶法》里写道:“夫茶之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无。”
这是今年3月份我去杭州中国茶叶茶博馆时拍的几幅照片,从中就可以看出中华茶文化的源远流长。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唯二”展示了两个汉字,一个是“和”字,另一个是“茶”字,其中“茶”字是与瓷器、丝绸一起联合展示的。当时我们作为茶叶行业的从业者,看到这两幅画面时非常振奋,因为在我们看来,这就是一个“茶”字。因为“和”是中华茶文化的核心要义。大家想一想,在那么一个重大的国际赛事的场合,我们中国向世界展示茶和茶文化,这是多么值得骄傲的一件事情。
我们现在经常谈到一带一路,其实中国茶在许多年前就走过了一带一路。我们可以从全世界“茶”字的发音中找到证据,也就是说,语言学上的证据。茶从陆路传播的国家,如伊朗、阿拉伯、土耳其等,他们的“茶”字发音大体都与中国北方官话“茶”的发音有渊源。从海路传播的国家,他们的发音大体都与中国泉州、厦门一带“茶”的方音有关。
到目前为止,全球共有六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种茶,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30亿人口饮茶。茶还有一个国际节日,那就是国际茶日。2019年,联合国大会确立每年5月21日为国际茶日,以赞美茶叶对经济、社会和文化的价值。这也是以中国为主的产茶国发起推动的一个重要节日。
我们的国家领导人在多个国际重大场合都为茶代言。比如,习近平主席2014年访问欧洲时,在比利时布鲁日的欧洲学院谈茶论酒;连续多年多次进行外交茶叙。习近平总书记还连续三年走进茶园,从2020年的陕西平利茶园,到2021年的福建武夷山茶园,再到2022年的海南五指山茶园。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考察武夷山时指出,“要把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起来”,这就是“三茶统筹”的源起。
中国茶的制作技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在国内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保护体系。在这个基础之上,2022年11月份,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列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一件非常值得庆贺的事情。
2023年9月份,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5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项目成功申遗,这也是全球第一个茶主题的世界文化遗产。以往的一些世界文化遗产中虽然有茶的元素,但以茶为主题的项目申遗成功,这还是全球首例。
简而言之,茶叶深刻地影响了世界文明进程。久远就有了贡茶制度,唐代开始有了茶税制度,再到后来的茶马互市、以茶治边政策,以及清代一口通商时期的十三行,都说明了茶叶的重要性。那个时期,也是中国茶叶独步天下的时期。
茶叶也影响了英国的工业革命。为什么这么说呢?工业革命需要稳定的产业工人。这些工人在没有喝茶之前,他们喝的是冷水,冷水容易出现卫生问题从而影响健康,而喝茶需要热水,避免了喝冷水带来的问题。另外,茶本身含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物质,对大家的身体健康有利。因此,茶从这两方面对英国的工业革命起到了积极影响。
这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著书立说,阐述鸦片战争本质上是茶叶战争。为什么这么说呢?当年中国茶叶大量输入英国和欧洲,但当时中国人没有什么东西需要向英国人购买,导致英国国库里的白银大量流向中国,形成了巨大的贸易逆差。为了应对这一情况,英国人在两个方面想办法:一方面,试图将一些商品卖到中国——他们后来就将鸦片卖到了中国;另一方面,他们在其殖民地范围内寻找地方种茶,以减少对于中国茶叶进口的依赖,他们在中国偷茶籽偷茶苗请茶工,最终在印度和斯里兰卡成功种植茶叶。这极大地影响了后来的中国茶产业。美国的独立战争也与茶叶有关,波士顿倾茶事件是导火索。
当前的时代对茶产业而言,是充满机遇的时代。茶行业的挑战自然也是有的,也可说是不小,但我们更多的还是应该关注机遇,多从积极面看问题。
从宏观环境的层面来看,我们中国在全面实现小康之后,现在正追求美好生活,而茶生活是美好生活的内涵之一,茶可以助力实现这一目标。茶产业也是大健康产业的一部分。在中国过去的脱贫攻坚行动中,全国有300多个县以茶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实现脱贫,这也显示了茶产业的重要性。在未来的乡村振兴中,茶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我曾应邀写过一篇文章,题为《做好乡村振兴中的茶文章》,从茶生产、茶消费和茶文化的角度来看,茶都有文章可做。此外,在当前大国崛起和文化复兴的背景下,我们更要深刻认识到中华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力量,同时让中华文化走出去。在这方面,茶也可以贡献很多力量。还有,一带一路倡议也为茶产业提供了更多机遇。
以上是简要和同学们聊聊茶产业,希望大家能认识到茶产业是一个重要产业,是一个底蕴深厚的产业,同时也是一个前景广阔的产业。
前面和大家简单聊了聊茶行业,接下来和大家聊一聊安农茶学。我们茶业学院的老师可能已经和大家介绍过学院的一些基本情况,但可能会比较官方。我从我的角度来聊一聊我对安农茶学的认识。在我看来,安农茶学无疑是金字招牌。
大家不知道有没有了解过安农茶学的历史?安农茶学源自于1940年创立的复旦大学茶叶组科,是中国高等院校中第一个设立的茶叶专业系科。这不是我说的,是我从几篇文章中获得的信息。
第一篇是复旦大学的陈启明老师写的《抗战时期复旦大学的茶业组科》。里面有一句话:“复旦大学在中国高等院校中首开茶叶组科。”
第二篇文章是安农茶业学院的宋丽老师写的《复旦大学茶学高等教育发展历史及影响探析》。文章中提到:“......由中国茶叶公司投资在复旦大学共同创建我国第一个高等院校茶学专业,由此开启了我国茶学专业高等教育的历史先河。”
第三篇文章是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的姚国坤老先生的《回望中国茶叶100年》。文章中提到:“1940年,从上海前往重庆的复旦大学代理校长吴南轩、教务长孙寒冰和财政部贸易委员会茶叶处处长吴觉农倡议在重庆复旦大学农艺系设立4年制茶叶组和2年制茶叶专科,这是我国茶业史上第一个高等院校设立的茶叶专业系、科。”
虽然在更早的1930年,广州中山大学农学院成立茶蔗部设立了茶作蔗作两专科,但一开始并非本科建制,而且办学的连续性上讲应是复旦大学的茶业组科更具代表性。
安农茶学不仅有80多年的首开先河的连续办学历史,而且现在还拥有我国唯一的“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这是非常值得骄傲的事情。关于这一点,我就不多说了。大家在学校学习期间,会逐步对这个方面有更多更深入的了解。大家只需要知道它非常厉害,不是一般的厉害。
第三个要说的是关于茶学专业的排名。2022年,软科发布了中国大学专业排名,其中关于茶学专业的排名采用了“学校条件、学科支撑、专业生源、专业条件和专业就业”这五个因子来进行评价。在这个评价中,安徽农大的茶学专业排在第三位,评级为A。两个A+分别是华中农大的茶学专业和浙江大学的茶学专业。应该说,这个排名让很多茶业同行感到意外。因为软科的排名是对中国高校几乎所有专业进行排名,要考虑到整体面上的评价,按照他们的指标体系来评定。我们不讨论它的具体细节,只是要认识到它这个排名是依据它们的评价体系得出的。
对于具体的专业考量,我认为不能过多依赖学校的名气,更多的要落实到专业层面。所以我提出了不同于软科评价的五个方面的指标,包括“师资力量、研究平台、成果产出、学生培养和历史积淀”,来对中国茶学专业进行了排名。我把这个排名称为“邓氏排名”,并在“茶业管理评论”公众号上发布了一篇文章,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查找浏览。在我的“邓氏排名”中,安徽农大的茶学专业是A+,排在第一位,第二位是湖南农大的茶学专业,第三位是浙江大学的茶学专业,评级为A,供大家参考。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排名与评价指标相关,评价指标就是考量的角度,不同指标可能有不同排名,所以重要的是引导我们多个维度思考问题,从而加深对问题的认识。
此外,安农茶学还有遍布全国茶行业的校友资源,这也是非常了不起的。所以,大家选择茶学专业本身就非常幸福,能够选择安农茶学这个金字招牌,更是幸福中的幸福。
接下来我们来聊第三点,茶将伴随我们一辈子。我不知道大家认不认同这一点?
首先一点,茶已经和我们的学习密切相关了,至少是和我们接下来4年的学习。有些同学将来可能会有硕博阶段的学习,那可能又是再增加3年、5年或者6年,对吧?有一点大家可以明确,大学阶段对人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所以茶现在和将来必将与我们紧密关联。
第二点,茶和将来的工作也可能会有紧密关联。这里我和大家聊一聊茶行业的广泛就业方向。
通常来讲,茶学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方向有以下几个方面,我做了一个导图。首先,第一个是传统茶企,可以去到传统茶企的生产部门、质管部门、采购部门、产品部门或营销部门。通常的路径是从一线干起,从基层到中层再到高层。不少人在茶企工作若干年之后,会出来自己创业,这是传统茶企的路径。
另外,还有茶叶的外贸企业、大型茶馆、茶空间。第四个是深加工企业,第五个是食品企业,很多大型食品企业里生产茶食品,这也是一个可以考虑的就业方向。再有一个是最近几年发展非常迅猛的新茶饮赛道,已经形成了大几千亿的产业体量,这里也逐步在吸纳茶学专业的毕业生。
还有茶叶的教育培训。我看到我们安农茶学的毕业生有些直接从事茶艺教育、茶知识和茶技能培训,包括茶事活动的组织等方面的工作,自己创业的也比较常见。
另外一个路径是高校院所,这包括设有茶学专业的高等院校、茶学职业院校、农科院系统的茶叶研究所、供销社系统的茶叶研究院等。如果将来考虑去高校任教,继续读硕士、博士研究生可能是一个必要的路径。现在一般高校做教职都需要有博士学位。其它的就业方向包括相关厅局、检测机构、行业协会等。还有考公考编,这些可能和茶相关,也可能不一定和茶相关。此外,还有一些茶学专业的毕业生毕业后选择不一定和自己专业相关的方向去发展,这当然也是可以的。总体而言,茶学专业的就业方向还是非常广泛的。
第三点,茶一定会和我们的生活相关。茶是健康饮品,一杯茶汤对我们的生理健康有益,泡茶的过程让人身心愉悦。茶可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对于中国人来说,茶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所以,从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三方面而言,我们可以说,茶将伴随我们一辈子。
前面的三方面其实只是个铺垫。现在切入正题,站在未来看今天,我们站在未来3年、5年、10年乃至20年的角度来看今天,如何做好大学四年的学习?这是今天交流的重点。
我个人的建议有十点。
第一,一定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这里不仅仅是通过考试,虽然通过考试非常重要,因为不通过考试拿不到证书,所以这是最基础的,必须符合学校的标准。但我要强调的是,不仅仅是通过考试,还要真正掌握专业知识,包括专业核心课程,比如茶叶生物化学、制茶学、茶树栽培学、茶叶审评与检验等,还有专业基础课,这些课程决定你未来的延展性。
除此之外,我想和大家交流的是,这些知识不能仅仅是通过考试后就忘了,还要争取能把它们写出来,讲出来,最终消化吸收,成为自己真正掌握的知识。这是非常重要的。大家可以尝试一下,做这方面的工作。
几年前在微信刚出来不久的时候,我安排了几位同事,就是安农茶学专业毕业的同事,我让他们写科普文章,把教科书上的语言翻译成普通大众能看得懂的语言。这看起来很简单,但实际上它和仅仅通过考试是大不一样的。当时几位同事一开始觉得有点挑战,不知道怎么写。我说也不难,你就按照123的结构来写,大的一二三里边有小的123,共九个点,一篇文章就出来了。这些文章主要是说明文、议论文,要言之有据,不是抒情。
在此基础上,可以把它讲出来。大家可以尝试把专业上学的一些东西做成课件,假设自己要和五位、八位、十位、二十位、三五十位或更多茶友交流。这个过程中,这些知识就慢慢被我们吸收,成为我们自己的东西。
我这里列了一些日常经常会问到的问题。大家学了茶学专业后,身边的人会经常问你们茶相关的各种问题。我列了几个问题,比如茶叶树品种的分类、茶叶分类、六大茶类、一杯好茶是怎么炼成的、茶香从何而来、为什么说高山云雾出好茶、十大名茶究竟是怎么回事、关于茶的健康等等。这些问题我基本上都在“茶业管理评论”公众号上写过相关的文章,大家有兴趣可以查阅浏览。这也是我个人的体会,被问得多了,我就把它们梳理成文字,这个过程也是一个学习和消化吸收的过程。所以,这一点是我结合个人经历和大家的交流。
第二,拓宽知识面。在大学四年里不仅仅学习茶学相关的知识,还要学习一些人文知识和商科知识,比如管理学和营销学的知识。以我自己为例,我大学本科读的是食品专业,后来学了企业管理。我自己的体会是,一开始是工科,后来读到商科,相当于给我打开了另一扇窗来看这个世界。拓宽知识面能够帮助我们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
巴菲特的合伙人查理·芒格在2007年南加州大学法学院的毕业演讲上说过一句话,他建议大家“不断学习各学科最重要的知识点,并不断实践”。我也和许多朋友尤其是年轻的同事交流过,我说尽可能在多个学科具备一些基础知识。不一定要成为专家,但具备基础知识,就不会完全茫然无知。我觉得这一点非常重要。
我经常打一个比方,关于某个方面的知识,如果我们是零,别人是1,那1:0就等于无穷。如果我们是1,别人即便是10,即便是超级专家,那10:1也就等于10。我们具备普通基础知识,别人是超级大牛,但我们也不会被比成无穷小。所以我觉得这一点非常重要。
第三,适当了解一下茶行业。这一点,可能不少专业的同学在学习的时候都没有注意到。但是我觉得,作为和专业相关的一个行业,我们在专业学习的时候,如果能有所了解,那应该能为专业的学习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或帮助。
比如说,了解茶产业的基本情况,它的经营主体的大体状况,有哪些相对知名的品牌,头部的茶企是什么情况?具体到茶行业分茶类,这些企业和品牌又大体是什么情况?茶行业的价值链是什么样的?茶业行业有哪些行业协会?你可能会问,这些和我的学习有关系吗?我告诉大家,当然有关系。比如说以后大家写一些文章,找些数据的时候,这些行业协会往往会提供一些数据或产业分析的文章,所以它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信息来源。
另外,还有一些科研院所,这些科研院所主要在做什么?全国各地有哪些茶学的高等院校?有哪些茶叶研究所?比如说农科院系统的,如中国农科院的杭州茶业研究所,各省的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等等。有一定了解之后,我们在学习这个专业时,就不会感觉完全是在空中飘浮。我们会有一个行业的背景作为基础信息来推动我们的专业学习。
我画过一个茶叶价值链的示意图。茶叶行业,茶产业的价值链条其实是非常长的,从种植、粗制、精制,再到产品研发、成品加工、终端销售。另一个分支是茶叶深加工,包括衍生产品,再继续向消费端走的话,就是茶馆、茶空间、茶餐空间、新式茶饮等。还有茶艺文教以及茶山旅游等等。我们对这些有基本了解之后,就可能启发我们以后的学习和相关知识的积累。了解这些,其实还是有它的必要性的。
第四,做好时间管理。我觉得这一点非常重要。无论是将来的学习还是未来的工作,时间都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做任何事情都必须花费时间。关于时间管理,这是专门的一堂课,今天不能在这里展开。我想先给大家几个基本概念。
一是事情要分轻重缓急,我们要先做重要的事情。事情有轻有重,有缓有急,我们要优先处理重要的事情。如果总是在做不重要的事情,我们就会不知不觉中变得不重要。把重要的事情有规划地安排好,我们就可以从容不迫,不会总是做紧急的事情,尤其是不能总是做那些紧急而轻微的事情。这一点非常重要。
二是要利用好碎片化的时间,但不能因为这一点将时间碎片化。现在每个人基本上都有一部智能手机,有的甚至两部智能手机,在刷手机的过程中就把时间碎片化了,这一点一定要注意。我们不能最后只得到一个“抖大”的毕业证,那就亏大了。
三是要善用效率工具。现在有各种各样的效率工具,能够帮助我们提高效率,节约时间。
四是要做好规划。时间管理需要有规划。比如说将来的学习,除了专业学习之外,还有其他方面的学习。我们将来是否要考研,是否要争取保研,未来大概想朝哪个方向发展,如果做好了规划,我们就可以有条不紊地进行。
五是日积月累。定下目标后,要扎扎实实地沉下心来,一天一天地积累,一个星期一个星期地进步,一个月一个月地成长,一个学期一个学期地提升,一个年级一个年级地进步,这样久而久之,总会有所成就。举个小例子,假如你每天看10页书,一个月就能读完一本300页的书,一年就可以读完12本300页的书。现在有许多人一年读不完几本书,关键并不是有没有时间,而是没能做到持之以恒日积月累。
第五,为工作做准备。学习和工作有很大的差异。我和很多刚毕业走出校门参加工作的同学共事过,在这方面有些切身体会。在学校,通常不会有老师教大家将来怎么工作,对吧?但是到了职场,就不能再把自己当做一个学生,要完成从学生身份到职场人身份的转变。这个转变不会自动实现,所以需要做一些相应的准备,这首先可以从思维上做一些准备。
对于工作而言,一是责任第一。责任非常重要,要担当起工作岗位相应的责任。二是成果导向,要出成果,成事为本,不用多讲做不成的原因,而是要想尽方法把事情做成,这是非常关键的。三是善于沟通。在学校里,可能有些同学玩得好的就整天或经常在一起,说话不投机的可能就爱搭不理。但在工作中,不见得所有同事都能成为好朋友,但你还是要去沟通,通过协作来完成工作成果。所以,沟通非常重要,包括向上的沟通和向下的沟通。四是是团队精神,不能搞单干。五是要积极主动,不能太被动,要找活干,不能总是让活来找我们干。六是不怕吃亏。这是我经常讲的一点,有不少人总是怕吃亏,怕吃这个亏,怕吃那个亏,最后没吃别人的亏,反而吃了自己的亏。我觉得做人做事格局还是要大一点,不用怕吃亏,最终即便偶尔吃点小亏但也通常不会吃大亏。七是信守承诺。八是看人所长。在工作中,要发现别人的长处。无论你是管理者还是非管理者,都要看到别人的优点。我曾经在以前的工作中,请同事们写下自己身边同事的10个优点,只写优点,而且要写10个。其实就是希望强调这种思维,不要只盯着这个人不行,那个不对,而是要看到他会什么,他有什么优点,这非常要紧。
关于工作方面,我先抛出这几点来供大家琢磨。
第六,谦虚谨慎,让认知配得上自己的自信。这里有一行小字,我敲了几个字:“以有限的有知对无限的无知”。
在这里和大家简单聊一下达克效应,也叫邓宁-克鲁格效应。这是一个非常有名的效应,前几年被几个大V谈论后,引发了热议。
我关于达克效应的英文文章找了出来,并结合原文画了这个图,原文里没有这个图,这是关于认知的不同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无知者无畏,太过于自信,以至于不知道自己不知道,所以登上愚昧之巅。后来慢慢发现,原来不是那回事,自信心崩溃,跌落到绝望之谷,知道自己不知道了。在这个基础上开始反省,从愚昧区开始反省后,慢慢开悟,进入开悟之坡,进入成长区,知道自己直到,开始成长,能力不断提升,这是一个学习成长的阶段。最后进入相对成熟的阶段,持续平稳的高原,成为某个领域的大拿,这是一个明智的阶段。
这就是认知的四阶段模型:知道不知道自己知道,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知道,不知道自己知道。最后一点,为什么是不知道自己知道呢?因为到一定阶段后,一个人可能掌握了足够多的方法知识,这些知识可以应用到多个方面,所以会出现不知道自己知道的情况。
另外,盲人摸象的成语大家都知道。这是关于盲人摸象这个成语来源的文字,今天不细说这段文字本身。当初这个成语是用来讽刺盲人,但实际上,面对广袤的世界,我们每个人都是盲人——因为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洞悉一切的“王”。在探索大象的过程中,有人摸到了绳子,有人摸到了尾巴,有人摸到了大腿,有人摸到了肚子,有人摸到了鼻子,有人摸到了耳朵等等。最后,盲人们把这些部分拼起来,大象的形象就更加完整了。从这个角度理解盲人摸象,可以让我们更加谦虚谨慎。
在这张图上,我画了两个圆圈,小圆圈和大圆圈,大圆圈直径是小圆圈直径的一倍。你可以非常直观地看到,当你知道的越少,感受到的边界越小;当你知道的越多,感受到的边界越大。
所以,我们要削平“愚昧山丘”,不要陷入无知者无畏的状态,努力让自己的认知配得上自己的自信。
第七,保持专注。这强调的是持续用力。大家可能听说过一个叫1万小时定律,它的大意是,如果想要在某个领域成为专家,你必须花费1万小时的时间。每天8小时或者每天3小时,你可以简单计算一下需要多少天。当然,这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另外一点是,成为专家需要1万小时,而在某个领域掌握普通人所具备的知识,达到一般的水准,可能只需要100小时。这一点对我们的学习和工作也有启迪。
在做合理提前给到大家一点建议,将来不要频繁换工作,更不要频繁改行,否则切换成本很高。我以前招聘时录用过一些3年换5份工作的人,最后发现效果都不好,表现不理想。为什么呢?我琢磨后发现,频繁换工作的人可能有一个共通点,就是遇到问题时习惯于怨天尤人,从外部找原因,而不从自身反思。因此,他们不能真正认识到自身的问题,也不能通过专注沉下心来做好工作。换工作越频繁,问题越多,这就比较麻烦。
第八,终身学习。有句话说得好,光靠已有的知识走不远。因为现在技术发展很快,时代滚滚向前,日新月异。光靠我们现有的知识肯定不行。
我上大学的时候,四年基本没打过电话,因为没有电话可打。一入学的时候,说宿舍楼要装电话,等到毕业的时候也没装上。后来临近找工作的时候,才跑到学校总机房去打过一两次电话。参加工作之后,移动手机出现了。一开始是模拟机,后来是数字机。当初的模拟机就是大哥大,拎在手上很是威风,有点像香港电影里的江湖老大。我参加工作的时候,还听同事讲公司刚用一部桑塔纳换了两部手机,现在听起来像天方夜谭,但实际上是实有其事。当时一部桑塔纳开了一段时间后折旧后值几万块钱,但一部手机两三万块钱,所以一部汽车换了两部手机。后来,手机数字机很快普及,手机价格不断下降,再往后,充话费都可以送手机。一开始没有移动互联网,后来有了互联网,一开始很慢,现在都到了5G时代,都在说万物互联了。
所以,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我们要终身学习。终身学习的重要方面是掌握学习方法,养成阅读习惯。在这个过程中,也要学会通过条理性地表达来更好地吸收知识,促进我们的学习。
第九,养成严谨的态度。在学习过程中,尤其是专业学科学习,我们要保持严谨的态度。茶学领域参与者众多,常说8000万涉茶人口,各种各样的人都有。有些人很严谨,但也有很多人不严谨,随口而出,不加考证就传播各种说法,有的把茶说成灵丹妙药,或者信口雌黄。
对于茶学专业的同学,我个人建议一定要有严谨的态度。安农茶学的学风非常严谨,这非常好。我希望大家在接下来的学习期间,能够养成严谨的学习态度,这也有助于以后养成严谨的工作态度。
第十,健康的身体。清华大学的口号是“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这非常有意思,对吧?这强调了不仅要学习,还要注意身体,没有健康的身体,什么都没有。
首先,不要总是吃快餐。这里的“快餐”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物质食量,各种外卖、方便面之类的,当然经常吃这些肯定不行。二是指精神食粮,不要只是通过手机、网络获取信息,比如抖音、短视频或其它类似信息,这些信息很多都是被别人嚼过的,养分往往不够。作为科班学习者,希望大家能够在学习方面多看学术著作和学术论文,多去查看原文献。比如关于茶叶的六大茶类分类,安农茶学的陈椽老先生在1979年在《茶叶通报》上发表了《茶叶分类的理论与实际》这篇文章,大家可以去下载这篇经典文献,反复阅读,加深对茶叶分类的理解。
其次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持续稳定的喝茶习惯。如果因为学茶,我们开始喝茶;因为喝茶,我们爱上茶;因为爱茶,我们更好地学茶,那就形成了一个良性的正向循环。
最后,简单小结一下。今天和大家交流的主要意思是,大家能够学茶,能够到安农茶学来学茶,这是非常幸福的事情,因为安农茶学是金字招牌。希望大家能站在未来工作的角度,来很好地安排好自己接下来大学阶段的学习,取得期望的学习成果。希望同学们今天以安农茶学为荣,努力学习,将来努力工作,未来也要争取让安农茶学以大家为荣。
战略合作(虚位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