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进了银行,仿佛又回到了学生时代。
上学,最头疼的就是考试,最怕的也是考试;没想到参加了工作,进了银行,依然摆脱不掉考试的命运。
在银行,员工们时不时就要参加各种理论知识考试,这种考试不仅题量大、题型复杂,而且还有很多与实际操作并无直接关联的题型,着实让员工苦不堪言。
有网友吐槽,在银行里总会有各种各样的考试,每次还要加班熬夜背题库,考不及格还会被全行通报,然后还得利用周末休息的时间去重考。
点钞、小键盘、技能抽测、反假、消保、保密、反xi钱、征信、知识竞赛、月学月考、岗位考试、专业技能考试、警示教育考试……
反反复复,考不完的试!
也有网友表示,上班已经累瘫了,下班还要努力学习,难道我要代表银行去参加高考吗?
银行为什么喜欢组织员工考试?目的和意义是什么呢?
表面上看,银行的各种考试意义重大,不仅是为了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也是为了规范银行业的市场秩序,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现实却是,银行的各种考试在无形中增加了基层员工的工作负担,特别是那些与业务毫不关联的考试,既伤神、又毫不助益!
这么干,到底是为了什么?
难道又是为了完成所谓的KPI?或者是“屎上雕花”的高招?
如果没有营销任务、没有考核指标,那么定期组织个考试,相信员工也不会怨声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