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难不死,也未必有后福

文摘   2024-07-16 23:22   北京  


持续关注美国国内政治情况,因为对整个国际局势影响很大,也包括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
据塔斯社7月16日报道,一位出席美国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的共和党高官向塔斯社记者透露,特朗普准备在没有任何中间人的情况下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就解决俄乌冲突进行对话。

他说:“现在,民主党并未与俄罗斯进行任何谈判。当然,应当有一个人开始谈判,这样你们(俄罗斯和乌克兰)才能达成某种协议。”当被问及这个人是不是特朗普时,他给出了肯定回答。

这位共和党高官认为,北约不应出现在乌克兰,冲突应通过谈判解决。他说:“北约不应当出现在乌克兰。有必要进行对话,如果对话开启,我们能就如何解决(乌克兰)冲突达成协议。”
就我个人来看,是有点过了。
动上层的利益如同夺他们的生命,动底层人的观念如同掘他们的祖坟。
特朗普现在上下在一起动,大概率会让他陷入更加危险的境地。
今天的搭档JD Vance,对乌克兰的态度更加明确,觉得就是在浪费钱。
3月慕尼黑安全会议上,他公开在会议上宣称:“我们根本没有制造能力来无限期地支持东欧的地面战争。我认为领导人有责任向民众阐明这一点。这种情况预计会持续多久?预计要花多少钱?而且重要的是,我们实际上应该如何生产支持乌克兰人所需的武器?”


他表示:我必须坦白地告诉你,我真的不在乎乌克兰会发生什么。万斯更是毫不客气地指出,既然你们欧洲人整天说乌克兰战争对欧洲的生存构成威胁,那你们怎么还不掏钱增加军费。在西方世界不可能无限制援助的情况下,万斯认为乌克兰唯一的现实出路就是割地求和。

这两个人的组合,其实也在动共和党部分利益集团的奶酪。
7月10日,美国总统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表示,北约计划五年内增加650多架F-35战斗机和1000多套防空系统,以补充其武器库。沙利文在《纽约时报》专栏中写道: “在接下来的五年里,我们的北约盟国将增加(补充他们的武器库——编者注) 650多架第五代F-35飞机,1000多套防空系统、近50艘军舰和潜艇、1200辆主战坦克、1.13万辆战车和近2000门火炮系统,以升级其武器库。”

沙利文指出,包括日本、韩国和澳大利亚在内的印太地区合作伙伴也在增加军费开支。

如果特朗普想要结束俄乌战争,和俄罗斯握手言和,这些飞机和武器欧洲哪些国家会买?
如果美俄握手言和的代价,是俄必须在中美博弈中袖手旁观,那么所有的压力马上就会到亚洲,我们就会很难受,更何况Vance也是极端反华派
因此,国家现在的态度很明确,不论谁上来,我们都不做指望。
我们不用为特朗普或拜登或者米歇尔什么的喝彩,他们是一丘之貉。
只是,要到我们这儿之前,首先要过得了民主党的那关。
俄乌战争这里面的烂泥太深了,大量金额的洗钱、贿赂、腐败,牵扯无数民主党高官,还有北约的利益输送,这么多人,可比什么铁锈区的红脖子心狠手辣。
特朗普这一枪,可能还没完。
这是政治上的极端化,在经济上,可能会发生重大改变。
特朗普不喜欢鲍威尔,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他认为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控制美联储影响了美国政府的利益,一直想动美联储,可是最后动不了。
财联社7月16日讯(编辑 潇湘)美联储主席鲍威尔(Jerome Powell)周一表示,他没有计划在任期届满前离开美联储主席的岗位。不少分析人士表示,如果特朗普在11月5日的大选中击败现任总统拜登,鲍威尔的这番最新言论有可能会为他与特朗普之间的摩擦埋下伏笔。

鲍威尔会做什么?
个人理解,鉴于此次黑天鹅事件带来的颠覆性影响和他与民主党的特殊关系,鲍威尔有大概率会在任内偏向帮助民主党。

过去,美联储本来想尽可能将高利率维持久一些,甚至计划到2025之前还加息一次,那到现在,拜登任内降息的可能性就在不断加大,好处不能留给共和党。

如果美联储没有扛住,在年底甚至是9月就降息,那么就相当于这场金融战输了。

而我们在三中全会后到十月中的政策刺激,大概会形成三季度的支撑利好。

虽然降息我们也未必就好得了,可是起码比现在稍好一点。

美元霸权虽然出现裂隙,但还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慢慢瓦解,美联储依然有足够的手段和能力维持,而因为政治需要,美元资产价格短期依然可能会继续创纪录。

现在全球的经济都不好过,美国也一样难过,面子上看到的泡沫,大部分都被富人吃了,因此民主党也会在经济上出台越来越多的安抚政策。

接下去的这四个月,会比较“惊涛骇浪”,政治和经济上的大起大落会很多。

这种情况下,别去轻易定义“福祸”,大难不死未必就是福,特朗普的劫难不会比拜登少。

鹬蚌相争,最后得利的是渔翁。



一个力争纯粹的人划出的桃花源
有门槛有态度
不一定篇篇正确但源自独立思考和原创
不接广告、不荐股、不带货、不荐理财保险
不哗众取宠、不左不右、不偏不倚、不在乎
立场坚定,爱国爱党理性思考,客观表达

三个号
大号记散文
小号写时评



牧之野
聚焦国际时政、国内要闻解析,来自牧先生不一样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