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地区办事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共同举办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国师资培训工作坊(第二期)(粤港澳地区)”于2024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广东省佛山市举办,近20名来自粤港澳地区从事非遗保护研究的大学教师、文化部门代表和相关协会、行会中实践非遗项目的从业者参训。
图1 全体合影
开班式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地区办事处代表夏泽翰教授发表视频致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郝庆军,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二级调研员刘革,佛山市博物馆馆长、佛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曹学群出席开班式。夏泽翰在致辞中强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是我们共同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基石。这一关键的国际文书体现了多样性、对话交流和尊重等重要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们对文化遗产的认知——不仅局限于历史古迹和文物藏品,也包括祖辈流传给后世的传统习俗和鲜活的表达形式等。希望大家相互交流、学习,丰富知识和经验,助力中国以文化为主导的可持续发展。
图2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国师资培训工作坊(第二期)(粤港澳地区)开班式现场
图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地区办事处代表夏泽翰教授视频致辞
本期培训班为期4天,游慧瑜和吴欣怡两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保护培训师围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深入讲解《公约》基础知识和关键概念、非遗与可持续发展、城市、高等教育等内容。培训师通过知识讲授、案例分析、田野考察、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积极与学员进行互动交流。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郝庆军和英国伦敦大学学院中国遗产与考古国际中心访问副教授、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主任、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苏俊杰,分别以“怎样理解非遗的系统性保护和统一监管”和“经济维度上的非遗保护”为主题进行讲座。
图4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郝庆军分享环节
图5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培训师游慧瑜授课
图6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培训师吴欣怡授课
图7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中国遗产与考古国际中心访问副教授、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主任、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苏俊杰分享环节
田野考察中,学员探访了广东省中华文化传承基地——祖庙,观看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狮舞(广东醒狮),来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佛山新石湾美术陶瓷厂参观石湾陶塑技艺,期间培训师开展现场教学,学员与非遗传承人进行了深入互动与交流,从多个方面了解非遗项目的传承和保护情况。
在最后的小组讨论环节,学员们在培训师的引导下,就“是否应当设立机制监管非遗产品、演出的品质”“非遗的存续是否优先于动物权利”“外来族群或移民的非遗是否应该列入地方或国家名录”等问题进行分组讨论,学员利用案例和照片、视频等资料相互分享观点与启发。
图8 学员小组作业成果展示
图9 佛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张雪莲分享环节
本期培训为粤港澳三地交流合作搭建平台,旨在加强粤港澳地区非遗保护研究者、从业者对《公约》的认识和了解,为进一步推动三地非遗保护协同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佛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佛山市博物馆、佛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为此次培训给予了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