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青千在国外可以发顶刊 回国后现了原形 发文质量断崖式下跌?

文摘   2024-12-28 18:00   重庆  
一个研究者至少要经过三次成长才能成为一个成熟的独立PI。 第一次:小白到博士毕业,在导师设定的框架下,初步掌握科研套路。 第二次:博士毕业到正式faculty(国内为有导师资格之前,美国为AP之前),也即是各种高级博后阶段,在合作导师帮忙扫清外部问题的前提下,技术上独立的架构一个研究方向。 第三次:faculty到完全稳定的tenure(国内为普通985的正高前,美国为tenure之前),从只问技术的研究者变为复合型技能的独立PI。 30出头的青千通常处于第二阶段结束,刚要进入第三阶段的节点,他之前的论文再漂亮,也是一个没有独立PI经验的人(即便学校给了他正高职称)。
看看高校教师的发量就知道了。我们系里的同事,一年聚餐只有一两次,每一次都会谈论发量,自嘲一下。 我想中年危机,最主要来源于职业竞争力和职业安全感。 竞争力来说,僧多粥少,这可能大家都知道了。科研严重内卷的今天,你科研水平高,能拿到杰青、优青等,则属于卷赢的一拨。除了这一小拨之外,对于大部分非升即走的青年研究员们来说,日益增长的年龄,会导致竞争力的下降。后面的韭菜,比你更年轻,科研能力比你更强。后面的可能没有成家或者没有孩子,比你有时间有精力,当然比你竞争力更强,危机感自然而然就有了。尤其是,你听说后面的韭菜,待遇比你更差,科研要求比你更高,但他们还前仆后继的进来跟你做同事的时候,感觉自己都快被卷没了。
当然,在一线城市卷不过别人的话,去二三线城市还是有一线生机的,这几年也遇到不少二三线城市来挖人的,只是不愿意去罢了。 
为什么不愿意去呢?
一方面,客观来讲,到哪里都是坑,几乎每所大学招聘的时候都会打出“年薪XX万,补贴XX万,科研启动金XX万...”这种招牌来吸引你。 实际等你去了,你发现全部都跟科研指标有关,完不成的话,拿不到的,甚至会被要求退钱。 
另一方面,有家有父母有孩子,不是那么好换地方的。其实我觉得有些有条件回家乡的博士,可以回家乡,去你熟悉的环境,你的家人朋友都在身边,也挺好的,为家乡发展出一份力。 对于我这种家人朋友本来就在一线城市的,远离他们去一个完全不了解的二三线城市,远离父母,孩子没有优质的教育资源,这太难了。 说一个我师弟的例子,30岁左右从国外一所还不错的大学博士毕业。今年毕业,同时,小孩出生,刚出生没多久就做了2次心脏手术。他忙着跟大学签合同,现在已经是我同事了。 合同要求他完不成科研考核要求的话,要退XX%的收入。
在一些偏基础、非热门的领域,有的中国学生和国外导师一起在所谓“top期刊”发论文,经常是沾了导师的光。因为这类题材的论文关注少,引用率低,如果没有著名导师的署名,编辑直接就秒拒。因此并不能简单地说这些青千回国以后做的不好,而是“top期刊”的功利性导致的。 当然,在能源、材料等的热门领域,没有知名学者加持的优秀论文也能得到较高关注。

发表职称论文的方法

发表职称论文是专业技术人员晋升的重要环节,以下是详细的发表流程:

1. 撰写论文

根据自身研究领域和兴趣,撰写一篇高质量的论文。一篇完整的论文必须有题目、内容提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等部分组成1

2. 选择期刊

根据论文的研究方向和内容,选择适合的期刊进行投稿。每种期刊都有自己的办刊宗旨,选择一个适当专业期刊来投稿是很重要的,以避免稿件因不符合所投期刊的范畴而被退稿,从而耽误论文发表的时间。

3. 查询意向期刊

在投稿前,可以通过查询期刊的收稿范围、审稿周期、影响因子等信息,了解期刊的基本情况和要求6

4. 咨询杂志社稿件安排情况

在投稿前,可以向杂志社咨询当前稿件的安排情况,了解审稿周期和录用率等信息。

试问哪位硕士,博士,没为论文疯过?

别人的论文就能轻轻松松就通过,为什么你的硕博论文还在煎熬!
没关系,刷到我就是你的运气来啦~
我们是专业的论文辅导团队,帮你解决一切论文写作难题
.
我们论文团队的导师
名校资深硕博导师,经验丰富,毕业盲审经验丰富
匹配专业对口导师→选题→开题→初稿→定稿→答辩全流程服务
有问必答,时刻在线服务

.

资料严格保密
服务内容:选题方向-文献综述-研究方法-数据收集与数据分析-写作与修改
.
论文真的不能一拖再拖!耽误毕业可就大麻烦了!
心动不如行动,有需要的可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

校元园在线
校元园专注于在职考研、建筑类资质、职称评审、硕博论文辅导、期刊发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