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同志《论教育》,近日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该书收入习近平同志2013年5月至2024年7月期间关于教育的重要文稿47篇,习近平同志围绕教育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科学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深化了对我国教育事业的规律性认识,对于新时代新征程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政治学与国家治理研究院政研“思想号”特推出《论教育》学习专栏,选读系列内容。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既是我国高校的特色
又是办好我国高校的优势
(二〇一六年十二月七日)
习近平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教育,始终把教育作为治国安邦的大事。这是中华民族繁衍发展、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一个重要原因。正所谓“育才造士,为国之本”。当然,近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在我国发展只有一百多年。鸦片战争后,受西方坚船利炮和科技发展的冲击,一批新式教育机构开始在我国设立,北洋大学堂、京师大学堂、南洋大学堂等逐渐发展起来。我们党早在革命战争年代就创办了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延安中国女子大学、鲁迅艺术学院等一批高校。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在提高人民教育水平、培养高素质人才、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提高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世界各国都把办好大学、培养人才作为实现国家发展、增强综合国力的战略举措。我国是人口大国,要从人口大国迈向人才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邓小平同志早就指出:“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
当前,我们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千年求索、百年奋斗的目标,将在不远的将来变为现实。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重视教育就是重视未来,重视教育才能赢得未来。党中央作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战略决策,就是要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
二〇一四年五月四日,我在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讲:“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没有特色,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依样画葫芦,是不可能办成功的。”“我们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我国是拥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上快速前进的社会主义国家,丰厚的历史和文化积累,丰富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不断增强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是我们扎根中国大地办高等教育、办世界一流大学的坚实基础。世界上的著名大学,不论是美国的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英国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还是法国的巴黎大学、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德国的慕尼黑大学、海德堡大学,俄罗斯的莫斯科大学,都具有自己的特点。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我们要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立足时代、面向未来,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立定脚跟,背后青山飞不去。”扎根中国大地办高等教育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统一的,只有扎根中国才能更好走向世界。
高等教育是一种社会存在,不同社会制度决定着不同教育目的。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脱离了这个最大实际,高等教育就丢失了办学的根本,就很难办好。
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这就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加强和改善党对高校的领导,如何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如何履行好立德树人的职责,如何更好把高校师生凝聚在党的周围,如何发挥高校对全社会思想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都需要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践证明,高校抓住了、抓好了思想政治工作,就能沿着正确方向前进;放松了、丢弃了思想政治工作,就会迷失方向。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毛泽东同志说过,“要加强学校政治思想教育”,“党委应当指导青年的思想,指导教师的思想”。邓小平同志从培养接班人的高度,强调要把青年、把后代教育好,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江泽民同志说:“思想政治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摆在重要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胡锦涛同志也说过,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造就千千万万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掌握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丰富知识和扎实本领的优秀人才,使大学生们能够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斗”。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就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作出一系列部署,就是为了更好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健康发展。
总的看,这些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更加积极主动,呈现出持续加强改进、不断向上向好的态势。各级各类高校坚持正确方向、坚持立德树人、坚持服务大局、坚持改革创新,广大师生思想主流积极健康向上,对党的领导衷心拥护,对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高度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充满信心。面对各种噪音杂音、风吹草动,高校总体保持稳定。这里面,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功不可没。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复杂变化,社会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情况更加复杂,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面临多样化社会思潮的挑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市场逐利性的挑战,传统教育引导方式面临网络新媒体的挑战,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面临敌对势力渗透争夺的挑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遇到的挑战更加严峻、承担的任务也更加繁重。同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有的地方和高校在办学方向上存在模糊认识,对我国高校发展目标要求的把握还不到位;有的高校存在重教书轻育人、重智育轻德育、重科研轻教学等现象,个别教师不能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和吸引力还不强;有的高校阵地建设管理存在薄弱环节,错误思想观点仍有传播空间,等等。这其中,有些是长期存在的问题,有些是新形势下产生的问题,需要下大气力加以解决。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大学》开宗明义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之为大,就是在授业解惑中引人以大道、启人以大智,使人努力成栋梁之材。尽管经济社会发展赋予高校不少使命和功能,但高校的根本还是培养人才。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并以此来带动高校其他工作。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到大众化教育阶段,普通高等学校有二千五百多所,在校本专科学生和研究生二千八百多万人。这是相当大的一个数量,比世界上很多国家总人口都多。要把这么多青年人培养成优秀人才,要抓好知识教育,更要抓好道德人品教育。人无德不立。没有崇高理想和良好品质,知识掌握再多也无法成为优秀人才。做人是做学问、干事业的前提,高校工作要始终围绕聚人才、育人才、出人才来展开。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现在高校学生大多是“九五后”,再过两年,新世纪出生的青少年也将走进高校校园。他们朝气蓬勃、好学上进、视野宽广、开放自信,是可爱、可信、可为的一代。对当代高校学生,党和人民充分信任、寄予厚望。
学生在高校生活,少则三到四年,多则九到十年,正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知识体系搭建尚未完成,价值观塑造尚未成型,情感心理尚未成熟,需要加以正确引导。这好比小麦的灌浆期,这个时候阳光水分跟不上,就会耽误一季的庄稼。高校毕业生走入社会,他们的思想和言行往往影响他们这一代年轻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上看做的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际上将影响一代青年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精神风貌。所以,高校必须引导学生铸就理想信念、掌握丰富知识、锤炼高尚品格,打下成长成才的基础。
总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既是我国高校的特色,又是办好我国高校的优势。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能前进不能停滞,只能积极作为不能被动应对。各级党委和政府、各高校、各有关部门要从推进伟大事业、建设伟大工程、进行新的伟大斗争的高度,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腰杆硬、底气足地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来源:《论教育》
编辑:黄雨阳
初审:韩梦龙
复审:龙凤翔
终审:马 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