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听的交响乐 - 张寒晖 - 松花江上

文摘   音乐   2024-09-18 01:22   北京  

你可能喜欢听流行歌曲,对交响乐没有多少了解。其实音乐是相通的,你试着去听一听,特别是有机会去现场听一听,你会发现交响乐(管弦乐)是很好听的,无论是交响还是独奏都有丰富的层次表达和音乐美感。实际上很多流行乐的伴奏、影视剧的背景音乐、一些动人的旋律都是交响乐(管弦乐)演奏的。


一、作曲家:

张寒晖是我国现代戏剧运动的开拓者之一,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人民音乐家、民俗学家、教育家和党的宣传活动家

张寒晖(原名张兰璞,字含晖),1902年5月5日出生于河北省定县(今定州市)西建阳村。1925年考入北平国立艺专戏剧系,1929年毕业。

他在校期间,积极参与反帝宣传活动,并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随后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创办并领导了“五五剧社”,这是中国北方第一个红色剧社,专门从事戏剧事业。这期间,他创作了多部戏剧作品,包括独幕话剧《你给我怎么说的》等,并在北京、天津等地进行公演。他还创作了《松花江上》、《军民大生产》、《去当兵》等70多首歌曲,其中《松花江上》成为激励中华儿女抗日救亡的经典之作。这些歌曲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民族风格,反映了人民的心声,激发了广大群众的爱国热情。

在陕西西安、凤翔等地从事教育工作期间,他曾担任私立东北竞存中学的教务主任和教师支部书记等职。在学校期间,他不仅教授课程,还积极研究用麦草、马莲草造纸等技术,以解决学校和《老百姓》报的用纸问题。通过教学、演讲和歌曲创作等方式,积极宣传科学、民主和马列主义思想,为抗日救国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张寒晖一生致力于文化艺术事业和抗日救国运动,他才华横溢、创作丰富多样,以真挚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感染着无数人。他的歌曲和戏剧作品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影响深远,而且至今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艺术价值。作为一位忠诚的共产党员和人民艺术家,张寒晖用自己的才华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壮丽篇章。1946年3月11日,张寒晖因病在延安逝世,享年44岁。


二、作品简介:

《松花江上》,是一首凝聚了深沉悲愤与爱国情怀的抗日歌曲,由张寒晖在1935年创作。这首歌曲以其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深刻的情感表达,被誉为“流亡三部曲”之一,在中华大地上广为流传,激励了无数中华儿女为抗击日本侵略者而奋斗。作品以松花江为象征,讲述了东北人民在“九一八”事变后失去家园、流离失所的悲惨遭遇,以及他们内心对收复失地、重回家园的强烈渴望。


三、作品欣赏:

在歌曲《松花江上》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张寒晖如何将个人的悲痛升华为民族的呼声,通过音乐传达出东北人民乃至整个中华民族在危难时刻的坚韧与不屈。

歌词: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矿,

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我的同胞,

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九一八,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脱离了我的家乡,

抛弃那无尽的宝藏,

流浪!流浪!

整日价在关内,流浪!

哪年,哪月,

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

哪年,哪月,

才能够收回那无尽的宝藏?!

爹娘啊,爹娘啊。

什么时候,才能欢聚一堂?


、作品详介:

创作背景和故事

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攻占沈阳,对中国东北进行侵占,并随后建立伪满洲国傀儡政权。这一时期,东北军民奋起抵抗,但由于种种原因,许多人被迫离开家乡,流亡关内。张寒晖在西安目睹了这些流亡者的悲惨遭遇,深受触动,于是创作了这首《松花江上》。歌曲中的歌词“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直接指向了这一历史事件,表达了作者对侵略者的控诉和对家乡的深切怀念


音乐风格和特点

《松花江上》的音乐风格深沉而激昂,兼具叙事性和抒情性。歌曲采用了带尾声的二部曲式结构,旋律简洁明了,易于传唱。在音调上,张寒晖巧妙地运用了北方民间音乐的元素,使得歌曲既具有民族特色,又能引起广泛共鸣。歌曲的情感表达层层递进,从叙述家乡的美好到控诉侵略者的罪行,再到对收复失地的期盼,每一部分都紧扣主题,深入人心


演奏技巧和要点

在演奏《松花江上》时,演奏者需要准确把握歌曲的情感变化和节奏特点。在叙述部分,要保持音调的平稳和连贯,以表现出对家乡的深情回忆;在控诉部分,则要通过加强音量和节奏的变化来突出悲愤的情绪;在最后的呼唤与期盼部分,要运用柔和而坚定的音色来传达出对未来的希望和对胜利的信心


欣赏重点和关键

欣赏《松花江上》时,重点在于理解歌曲所蕴含的历史意义和情感内涵。听众可以通过歌词和旋律的结合来感受东北人民在“九一八”事变后的苦难与抗争精神。同时,也要注意体会歌曲中民族元素的运用以及其对增强歌曲感染力和传唱度所起到的关键作用


总结

《松花江上》不仅是一首抗日歌曲,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和民族精神的体现。它以其深刻的情感表达和鲜明的民族特色成为了中国音乐史上的经典之作。通过欣赏这首歌曲,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那段艰难的历史时期以及中华儿女为保卫家园所做出的英勇斗争


科创生活
一个科技与生活的爱好者~科技动态、有爱生活——收集、介绍最新科技动态,传播、鼓励清新有爱生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