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后,我们回归学习、工作、生活啦~
但是这时候,身体却出现了疲倦、昏昏欲睡、胃口欠佳、难以集中精神甚至是失眠、抑郁?
你可能是太舍不得假期,出现“节后综合征”了~
要弄清节后综合征是怎么回事,我们先得理解综合征指的是什么。
综合征又名症候群,指同时出现的一组症状或任何异常体征之和。
在过完国庆长假后,从轻松愉快的生活,切入到繁忙的工作、学习中去,一些的人的身心在这一过程中无法迅速适应,出现了头晕、乏力、注意力难以集中等等反应,这些异常体征的合集就是症候群。
由于又是多出现在假期之后,叫“节后综合征”也可以说是实至名归了。
假期越长,节后综合征的持续时间越久。通常会持续10~15天才能恢复到正常的工作状态。这主要是由于:
过节期间,人们习惯于晚睡晚起,熬夜聚会、打牌、刷剧会扰乱人体正常生物钟,造成睡眠时相延迟。
节后即使到了晚上,大脑仍然认为现在不到睡觉时间,就会产生失眠。第二天又需要早起,睡眠时间不足会导致白天精力不足、疲倦等。
如果过节期间你经历了:
兴致勃勃规划好的旅行,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实现;
在假期经历了大堵车,回家、出行的旅途异常坎坷;
过年期间胡吃海塞,体重暴增:
……
这些事件都会让你拥有巨大的心理压力,在假期无法充分放松,产生了“放假了就像没放”一样的心理体验。
节假日饮食不规律,大鱼大肉加上酒精、饮料以及垃圾食品的过量摄入会加重胃肠负担,表现为腹胀、腹痛等。
尤其对那些有消化性溃疡等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的人群,更容易出现这些症状。
首先,我们可以先做到这5点:
早睡早起,睡前减少电子产品使用;
清淡饮食,少食油腻;
在工作中多设置休息时间,多走动;
适度运动,如散步、慢跑等;
积极进行自我心理调节。
然后,我们还可以有针对性的解决具体问题:
可以尽快恢复节前的生活规律,采用睡“子午觉”的方法来调节睡眠,晚上11点左右睡觉,中午小睡20分钟,同时睡前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
吃饭不要狼吞虎咽,应细嚼慢咽,减轻胃肠负担;三餐规律,时间固定,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肥肉、炸物等高油脂食品;吃饭吃七分饱就停,不宜多吃;如果有胃胀,消化不良,可以轻柔上下按摩腹部,帮助胃肠蠕动,加速消化。
可以尝试推墙运动:
1.类似于做俯卧撑,双手与肩同宽,指尖向上,鼻尖接触到墙面为一次;
2.脚与墙的距离越大,运动的强度越大,一般建议在30厘米左右比较合适。
1.多喝水,保证身体有充足水分,一天不少于1500ml~1700ml;
2.对症降火
心火旺:可吃莲子,要或煮莲子百合汤
肺火旺:宜用莲子、银耳、雪梨加水蒸两小时后食用
肾火旺:可喝点淡盐水
3.作息规律,适当参加户外活动,注意劳逸结合
从制订工作计划表开始,进入工作状态;
放松心情,多开窗通风,呼吸新鲜空气;
安排轻度运动,如散步、慢跑、瑜伽等;
多给予自我积极的心理暗示;
放松心情,多开窗通风,呼吸新鲜空气,避免长久静坐;
坚持用热水泡脚5~10分钟,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
入睡前可以听舒缓音乐,提高睡眠效率。
选择养胃促消化食物如山楂、魔芋、黑木耳、蜂蜜、糙米等,少盐、少油,用蒸、煮、炖等烹调方法,少量多餐,食物细软易消化为宜。
少喝咖啡、烈酒、浓茶等刺激性饮品。
1.放松肠胃——喝点大麦茶
大麦茶具有平胃止渴,消渴除热,化谷食的功效。大快朵颐后,喝一杯浓浓的温热大麦茶,可解油腻,促进消化。大麦茶还有养胃、暖胃、健胃的作用,可减少滚烫的食物对胃黏膜的刺激。
2.放松腰部——两个护腰小动作
一个是坐位挺身,身体坐直,双肘屈曲呈90度,向后抵住椅背,感觉整个后背绷紧,维持姿势10秒之后放松10秒为一次。
另一个动作是坐位猫式伸展,后背紧贴椅背,双手向前伸出,腹部用力向后缩,就像猫在伸懒腰,维持姿势10秒之后放松10秒为一次。
3.放松肩颈——以头带颈多摆动
工作或看电视45分钟后做“点点头”“仰仰头”“摇摇头”等运动。还可试着双手抱头把头往后仰,或紧贴墙面直立做头后方顶墙的动作,重复两三次,这些动作可使肌肉的疲劳瞬间得到放松。
4.放松嗓子——推拿颈前三侧线
改善嗓音、放松喉部肌群可以试试喉部按摩,包括推拿颈前三侧线:以拇指、中指腹分别在颈前部第一侧线即喉结旁开一分处直下,第二侧线即第一、第三侧线中间直下和第三侧线即喉结旁开一寸半直下进行纵向推拿。按摩甲状软骨的两侧后缘和舌骨大角处,提拿胸锁乳突肌、肩颈部、伸展双臂。
5.放松足底——赤脚踩罐头
找一个硬质的罐头,或者一条粗棍子。练习的时候,赤脚踩在罐头上或棍子上来回滚动,动作慢一些,让足底得到充分的舒展,每次3~5分钟。如果用冰冻罐头还可同时起到冰敷作用,效果更好。
6.放松眼睛——双手搓热揉一揉眼
将两手掌搓热,两掌心向下,用掌心罩于两眼部,此时两眼微闭。3分钟后放下手,睁开两眼,目视远方,整个过程中手心别接触眼球。紧接着看远方3分钟,再看手掌1~2分钟,然后再看远方。这样远近交换几次,也可以有效消除眼疲劳。
END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更多急救知识在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