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 张永伟:中国车企的东盟机会

文摘   2024-12-02 08:02   北京  


欧洲与东南亚是中国新能源汽车海外发展的主要地区,尤其是东南亚地区,拥有庞大的市场需求和增长潜力,也是很多中国车企出海的第一站。随着美欧对中国汽车政策的调整,以及特朗普政府上台后的新局势,中国车企对东南亚市场的关注与重视程度不断提升。



为推动中国汽车产业的国际化进程,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正在积极构建一个支撑中国汽车产业出海的综合服务平台,而东盟则是这一平台推动国际合作的首站。


东盟,即东南亚国家联盟的简称。为何选择东盟?东盟对于中国汽车出海具有哪些独特优势?又如何推动中国与东盟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深入合作?


在近期举行的2024全球华人汽车精英联合年会暨“中国拥抱世界”汽车产业创新论坛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分享了对“中国-东盟新能源汽车产业合作发展的方向和路径”的相关思考。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


机遇:何为聚焦东盟?


张永伟认为,中国汽车产业在东南亚的机遇主要得益于中国与东盟之间良好的合作基础及产业共识。


首先,中国-东盟政治、经贸合作基础良好,呈现稳固且强劲的发展趋势。多项合作机制的全面实施为保障中国-东盟双边经贸合作提供坚实基础。数据表明,中国已连续15年保持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而东盟也连续4年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其次,东盟汽车市场空间广阔,电动化政策方向明晰。东盟人口规模全球第三,但千人汽车保有量相对较低,目前平均不到150辆(不包括文莱),预示着广阔的增长空间。据统计,2023年,东盟汽车总销量约为339万辆,虽电动化渗透率仅有3.3%,但近三年年均增长率超过150%,汽车市场正在经历加速电动化渗透阶段。


2023年东盟汽车销量


重要的是,东盟多国政府正在加大和中国的政策交流与合作,借鉴中国的电动化政策,并提出了积极的电动化目标。例如,泰国计划到2030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30%,马来西亚则为20%。并同时出台包括税收减免、财政补贴等在内的多项支持政策,以吸引中国新能源汽车进入并促进本地建厂。例如马来西亚对全进口新能源汽车免征进口关税及消费税,对中国企业的本土化投资给予最高100%的所得税减免支持。


东盟三国新能源汽车政策


此外,中国-东盟新能源汽车贸易和产业合作格局已初步形成。在出口贸易方面,在此前已形成的合作框架下,今年1-7月,新能源汽车出口东盟达19.2万辆,同比增长22.4%,贸易合作格局已经打开。



另外,中国正在东盟落实“新出海”模式,本地化建厂、依靠本地团队运营的合作模式已基本成型。中国汽车出海包括产品贸易、投资以及深度本土化的多元化方式,在中国汽车出海的战略要地中,东盟已走在前列。


禀赋:东盟三子,各有各的风采


张永伟重点介绍了泰国、马来西亚、印尼三个国家在中国-东盟新能源汽车产业合作中的独特优势。


1、泰国:产业生态完整,中国车企本地化规模最大国家


在东盟国家中,泰国的汽车产业基础最为完备。作为东盟最大的汽车制造基地和出口国。其汽车产量占东盟汽车生产总量的45%,2023年汽车及零部件出口总额更是位居世界第一。泰国拥有成熟的汽车产业链体系和东盟最大的零部件集群,汽车零部件厂商约3040家,本土化采购率高达98%。同时,泰国在东盟中新能源汽车销量领先,中国品牌占据主导地位。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进入泰国,能够充分利用其产业生态,助力泰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张永伟介绍道,中国汽车企业已在泰国开展多样化的合作模式。有的企业开始并购已有的工厂快速切入,较早的如长城汽车、还有近几年进入的哪吒汽车、长安汽车、比亚迪汽车、广汽埃安、蜂巢能源等;有的企业采用了与当地企业合资的模式来生产整车、零部件,如上汽与正大集团、亿纬锂能与泰国能源公司Energy Absolute。



2、马来西亚:新能源汽车产业起步阶段,合作潜力大


马来西亚具备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基础和潜力。本土汽车品牌Perodua和宝腾在东盟市场占据一定份额,仅次于日系品牌。马来西亚本土化产业链配套率近90%,正在积极推动产业链转型。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率持续提升,2023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达到5%,高于东盟均值;增长率同比达到280%。


马来西亚最大的特色还在于,其在半导体产业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是全球第六大半导体出口国,占据全球半导体封装、组装和测试13%的市场份额。“这一优势与汽车智能化的发展趋势高度契合。” 张永伟认为,马来西亚在电动和智能两方面均有所布局,中马合作在汽车产业的下半场将展现出更大的潜力。


此外,马来西亚还有独特的区位优势。马来西亚紧邻新加坡,这两个国家在产业合作上,基本上形成了过去中国“广东+香港”的全球合作模型。


“新加坡有金融,有商流、物流、信息流,在“四流”的全球化上新加坡有优势,而马来西亚相当于加工制造基地,而且两国只有一桥之隔,在汽车产业上两者很可能现“马来西亚+新加坡”的合作模式。” 基于此,张永伟对马来西亚评价很高:“这个区域对中国汽车的全球化布局更有战略意义,可以更多借助全球化的一些要素资源。”



3、印尼:依托矿产资源优势,加速产业链本地化布局


印尼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具有独特的上游优势。印尼是全球第一镍储量国,占比22%;全球第三钴储量国,占比7.2%,在动力电池生产制造方面具有先天优势。同时,印尼拥有便利的航空海运条件,27个国际标准航空港和33个主要港口可支持产品出口至菲律宾、沙特、墨西哥等世界各地。此外,它是东盟最大的汽车销量市场,但其千人汽车保有量仅82辆,增长空间广阔;同时,其新能源汽车产业也处于快速上升期。


目前,中国-印尼新能源汽车合作生态初步形成,中国企业在印尼形成了全链条的布局。


上游聚焦原材料,做矿的开发,主要是以合资为主。根据印尼政府战略,我们也在加快电池产业的布局,如宁德时代与印尼电池公司的合资。另外,中国车企业也在做整车,如哪吒汽车、比亚迪汽车与当地汽车公司的合资,还有奇瑞的本地化生产。可以说,从上游到电池,到整车,中国车企在印尼的汽车产业链中不断拓展。



合作契合点:路在八“方”


张永伟从宏观层面思考了如何推动中国和东盟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合作,并结合半年来的实践经验,梳理出了八条重点方向与路径:


1、坚持互利共赢、开放包容,进一步加强政策对接和协同


加强政策协同和对接至关重要,目前东盟各个国家也需要和期待分享中国过去10-20年新能源化走过的道路,愿意接受我们的经验,也希望避免我们过去发生的一些教训。所以在产业层面、政策层面,加快建立对接协同机制,可以帮助东盟国家快速形成推动力量,也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将过去的经验向东盟国家拓展,合作共赢。这一步是宏观战略的第一项,而且刻不容缓。


2、坚持深度本地化发展,打造东盟-中国新能源汽车制造基地


汽车产品在中国生产向全球销售,面临着很多壁垒和挑战,而东盟在全球化方面有其独特优势,和同中国协同合作发展新赛道的强烈需求。因此,在这样一个区域,大家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即联合打造一个服务于全球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基地,这是需要双方进一步讨论的话题。


3、协同开展好本地与全球两个市场


打造东盟-中国新能源汽车制造基地的目标,一方面是面向本地500万辆的汽车市场,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是利用这个基地,双方协同打造全球市场,做一个服务于全球的汽车整车和供应链基地。这个协同一旦形成,就会在中国-东盟之间建立一个强大的技术、产业创新走廊。


4、加强基础设施领域合作


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层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在需要利用中国的资本和运营商来参与东盟的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运营,这是我们加强新能源汽车国际合作的第二条赛道。


一方面是产品和制造的合作,一方面是基础设施领域的合作。这方面东盟有需求,我们也有优势,而且这个领域的合作相对来说,难度和竞争更低一些,所以我们也在呼吁和鼓励大量的中国能源、充电运营商,加快向东盟布局。


5、推动标准的协同、共建及互认


目前除了电动化之外,在东盟市场,更大的拉动力量是智能化。把中国市场形成的智驾方案和技术,加快在东盟落地,可以更好地提升东盟整个地区的汽车消费水平,也能够更好地让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对已有的市场开启排浪式和迭代式的竞争。


电动化只是开始,必须马上要推进的是智能化。中国的智能技术要加快落地,智能的背后是数据、标准和人才。这是帮助东盟提升汽车产业发展的另一个关键方向。


6、推动新能源汽车和能源产业的协同


汽车从更大范围来讲是能源系统的组成部分。东盟最大的短板恰恰也是能源。我们在国内已经探索出来的车能互动、车路协同、“光储充”一体化等一系列汽车与能源协同发展的解决方案,可以更好地在东盟落地,帮助东盟解决产业发展的同时,能够改善本地的能源结构,提高本地能源效率。


因此,跳出汽车来推动汽车产业出海,这可能是我们的新优势之一。现在已经有很多新能源汽车企业、电网企业和车网协同的技术型企业正在积极参与到中国和东盟的合作框架当中,可以极大丰富中国和东盟合作发展的内容。


7、协力构建汽车后市场服务生态


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后市场还是刚刚开始,在东盟更是如此。过去依托日系企业建立起来的完善的东盟汽车后市场服务体系,已经很难去支撑东盟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步伐,新能源的汽车后市场,包括服务体系的再建,来支持大量新能源汽车的大规模应用,现在已经成为东盟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上一个台阶的重大瓶颈。所以既要推动技术、制造的合作,也要推动服务的合作,让中国的服务业态能够尽早地跟着我们的产能和产品进入东盟市场。


8、开展商用车领域新模式的合作


商用车已经有不同企业在试水,并取得了很好的开局,比如已将新能源的租赁运营模式导入到东盟,把重卡换电项目落地印尼等国家等。商用车领域是一片蓝海,乘用车领域是一片红海,我们既要面对乘用车的油电竞争,直接和当地经营多年的跨国企业进行竞争,同时也面临着国内车企之间的激烈竞争。商用车恰恰在这些问题上门槛相对低一些,而且能够帮助东盟解决很多问题,所以我们也在呼吁商用车领域加快拓展合作。


来源:中国汽车HRD



活动预告


为促进汽车供应链上下游资源的高效合作,推动新产品、新技术商业化应用,服务于企业战略布局和行业协同发展,助力构建安全可靠的供应链体系,由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汽车产业供应链协同创新中心(简称S100)承办的汽车产业“提链行动”之奇瑞-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供应链技术共创交流日将于2024年12月5日在芜湖举办。



活动咨询:

联系人:廉毅

联系方式:13918711470

邮箱:lianyi@chinaev100.org


活动报名:

联系人:石少杨

联系方式:18501365529

邮箱:shishaoyang@chinaev100.org


往期回顾
Previous review



如何突破车用操作系统发展瓶颈?

张永伟副理事长一行赴赛力斯汽车调研交流

经济日报:汽车电动化智能化趋势不会改变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
扫描客服二维码,加入读者群
//



转发,点赞,在看

电动汽车百人会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官方账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