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周末,朋友心血来潮拉着我去看展,三四家转下来,朋友疯狂摇头,已经刷掉小一千块了!艺术展已经这么贵了?上网一搜,发现艺术行业内的人,也经常有人站出来吐槽。也有人说贵有贵的道理,艺术无价。可是我们伟大的故宫门票才60元,当代艺术缘何贵如此之多?以前艺术的基础知识是门槛,现在门票价格垒高了这道门槛,结结实实将入门者挡在了门外。此时,X美术馆的票价体系横空出世,从10元到80元,可自行选择。
坐标:上海
美术馆:The Pool by X Museum艺术空间
票价竟开始丰俭由人了?最低10元的门票看起来再也没有下调的空间。馆长尤洋非常支持这样的策略,美术馆的门槛在The Pool by X Museum被打破。
馆长的风格基本决定了美术馆的走向:博士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学理论方向的尤洋更关注城市和消费文化的发展与融合,乐于探索各文化领域间的协作研究项目。“我希望X美术馆的项目可以去实验不同的空间形态,包括网络空间,也包括我常做的比如在体育场、club、夜店、酒吧、商场策划艺术项目等,我觉得这都能带来新的艺术面貌。”聊起未来的计划,尤洋充满活力。
在新馆,我们看见很多“突破”,有艺术本身的,也有行业层面的。尤洋对于做与建筑、音乐、表演等内容相关的“地域性当代文化”很坚持,也希望能促进国际交流和关注新一代的创作者。最基本的,还是要关注与社区观众的共构和互动,让他们随时随地都可以走进来,获得一份宁静或是启发。
展览“芝兰—都市园林一隅”展览现场
在这场展览里,观众能看到的是由这些作品串联起来的城市空间演变,无论芝兰还是都市,都可以理解为一种我们生活环境的“风格”。多元的创作身份、不同文化形态下的艺术样式、不同观看视角所带来的文化体验,共同构筑了以“园林”为喻的文化场域。
馆长:尤洋
上任以来对美术馆以及团队有何感触?
我能感受到大家的工作热情和积极的工作态度,在这样年轻、扁平化的团队中,我觉得我又重新拥有了活力。因为每个同事都会与我大量的沟通,话题方向不断切换,大脑就需要马不停蹄地跟上,我喜欢这种感觉。
为什么The Pool选择“未来将主要呈现装置类艺术作品”?
我个人之见,其实展览都是装置化的,这是今天当代艺术语义下进行展览实践的一个特点。
如果将美术馆看作是公共文化设施,那谁可以对设施中的内容拥有决策权呢?
我更喜欢的决策方式是“空间协商”,就是没有人有绝对的权利,大家把自己的不同的逻辑试点补充进来,求同存异形成集体决策,然后共同承担责任。同时对于X美术馆这样一个年轻的美术馆,我认为可以更有效锻炼年轻一代美术馆从业人员的决策意识。
我们是否需要达成一个广泛的对于美术馆的评价、监督体系?
标准很重要,目前来看美术馆行业还没有形成这样的标准。今天美术馆之间也需要彼此更多的尊重和交流,形成共识,甚至在项目层面展开多元的合作。不久前在长沙的美术馆理论论坛上,我们欣喜地得知浙江省美术馆的同仁们,对美术馆评价体系已经有了很大的突破,未来可能会更广泛的推广。
我们注意到X美术馆最新的价格调整,这个举动收效如何?
从结果来看观众的反应很热情,大家觉得这个票务政策的调整符合当代艺术观众群体的期待,这也体现了我们和消费者之间的相互信任。就行业现状来说,我们应该注意美术馆和展览公司的边界问题—观众的文化利益和透支观众文化消费力的问题。美术馆毕竟不是只呈现商业售票展览的文化公司,如果过于依赖门票收入,就可能会在营销方式、机构职能、价值观等层面出现一些变形。比如有一些机构自己不做收藏、研究,依赖引入西方画廊或美术馆的展览,就会被认为是不做本地文化生产的“展览馆”,和美术馆逐渐拉开距离,“美术馆”就变成了只是对外售票的营销机构。
你多次提到过“与观众建立联系”,如何使这种“联系”发生呢?
有很多方法,但我强调“共构”。首先美术馆要摆脱一个文化权力机构的倾向,避免美术馆单向度地把自己的工作变成一种价值观的输出,用营销的方式强加给消费者;其次是与观众的“协商”,比如在展览策划中充分调动观众的积极性,以及对观众进行多方面的调查,在一些我曾经策划的展览中,观众会从只能观看的对象,变成参与创作的主体的一部分。
对于美术馆的未来你怎么看?
未来美术馆可能是一个“实验地”,发挥艺术使不同学科融合的天然能力,让不同背景的人群在美术馆相遇。
今年3月,元美术馆在有着“中国当代十大建筑”之称的骏豪·中央广场公园开门迎客。在这座以中国传统山水为理念的建筑里,元美术馆以新兴艺术思潮为方向正式开馆。刚一开馆便蜚声京城,年轻人成群结队而来,在一件件充满生气的作品前吸收能量,重构对生活的看法,对抗朝九晚五的庸常。
坐标:北京
美术馆:元美术馆
馆长:李卓颖
元美术馆还是一个家庭友好型美术馆,会针对长者实施一定的票务优惠,还有专门针对老人和家庭的免费导览服务,美术馆的工作团队会定期与社区志愿者交流联络,共创一些有趣的活动内容,还在计划邀请中小学生来到美术馆参加校外美育课程……这些想法和实践让元美术馆亲民又接地气,真正成了生活中一个特别的实在场景,让人们逛起美术馆来就像逛书店,逛公园一样自然。
上面的这些举措你可以看成是美术馆的“小心机”,也是这样的想法让美术馆与社区保持了有效互动。给多少糖后面也要跟着一碗药,美术馆真正的职能离不开影响与教育,对于这一点,李卓颖有自己的想法,“美术馆的公教重点我觉得要集中在老人和孩子身上。青少年的美育认知和理解非常重要,需要持续不断地哺育精神方面的健康成长和发展,而对于老年人来说,他们也更加需要精神关怀和精神生活空间。老人和孩子,是我们格外需要关照和关心的,能够完成一些此类的工作,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荣幸的事情”,李卓颖将其形容为“非营利机构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是甜蜜的负担。在这种情境之下,首要的任务便是“将展览做好,其次便是通过展览启发社区,通过展览将当代艺术作为一种精神和文化辐射到周围更多的社区中,形成更多联动”。
馆长李卓颖形容自己的工作为“救火队,我是这么给自己定位的”。以展览工作为例,美术馆团队主要配合策展人的工作,在策展层面上李卓颖则与策展人的理念保持同频,协助解决难点工作,“他们解决不了,我便上场,但从整个展览规划而言则要尽量少的干涉,因为本身合作的前提便是基于信任”。
“是日蓝花”展览现场
接下来的一年,元美术馆还将展出“颜值高、好看且有意思的展览”,美术馆“卫星项目”也将纳入到元美术馆的运营规划中,这些项目将可能走出美术馆空间,“我们也很愿意尝试所谓的卫星项目,能够做更多的户外工作,扩大美术馆的辐射范围,也是艺术的一种延伸”。
策划、编辑-原晓
新媒体编辑-锦鲤
采访、文字-安亚飞
场地摄影-白峰、兰卡威
部分图片提供-各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