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兰亭集序》,我顿悟了一个人最顶级的生死观

文化   2024-12-16 21:00   安徽  


每晚一卷书(JYXZ89896)——每天读一点好书,500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蓝字“每晚一卷书”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延伸阅读。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作者:每晚CC

来源:每晚一卷书原创



生而为人,我们该如何面对死亡?


这是一个很宏大也很沉重的话题。


也是王羲之在《兰亭集序》里,提出的千古一问。


东晋永和九年,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邀请了谢安、孙绰等41位文人雅士,聚于山阴兰亭,饮酒赋诗、畅叙幽情。


当日所作37首诗被汇编成集,王羲之趁着酒意为其提笔作序,写就冠绝千古的《兰亭集序》。


在《兰亭集序》里,王羲之先是记录了这次雅集的盛况,紧接着文风陡然一转,出现了“喜极而悲”的感慨。


王羲之想道:今日这么盛大的雅集,终将会被时间风化,成为旧迹;而人活一世,活得再热烈,最后也都会死去。


这种早已注定的结局,实在是令人悲痛。


不过悲痛之余,王羲之对生死无常之事,还说出了另一番感慨。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重读《兰亭集序》,去体悟王羲之笔下顶级的生死观吧。

(上下滑动即可查看全文)

1


《兰亭集序》,史称天下第一行书,是王羲之最出名的作品。

它全篇虽然只有324个字,但想要真正读懂它,必须先了解王羲之的经历。


王羲之,出身于东晋望族,琅琊王氏。


虽然家世显赫,但他却不像其他世家大族的子弟一样,沾染上纨绔之气。


从小他便好读诗书,喜欢书法,并长期以此陶冶身心,所以王羲之身上,自有一种文人雅士的风骨。


在这种环境长大的王羲之,因此更看不上官场的尔虞我诈,曲意逢迎。


他两次入仕,又两次出仕,最终在53岁那年,辞官归隐,遁迹山林。


此后,他纵情于山水之间,流连于花鸟之前。


他十分满意这样的生活,然而“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美好的东西难以永驻,转瞬即成云烟。


所以当时看到众人在兰亭相聚,谈笑风生、恬然自足的样子时,王羲之便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王羲之说,人生一世,如过眼云烟,转瞬即逝。


有的人在短短的一生里,不假外求,向内探索,哪怕在一室之内,也能有所顿悟;


有的人寄情山水,格物致知,一样会感悟到人生的某些真谛。


可无论大家活得如何迥异,都会产生一种相似的感受,那就是“兴尽悲来”。


当我们还在为所得感到开心时,失去也正如影随形;


当我们为生活感到欢乐时,衰老已经悄然而至,这怎能不令人感到悲伤?


但你不妨以更宏观的视角来看待生命。


放眼去看,在这茫茫的宇宙间,你我其实都只不过是一个过客,一粒尘埃。


既如此,又何须怅惘于生命的长短,何必悲哀于老之将至?


泰戈尔说:“天空没有留下翅膀的痕迹,但我已经飞过。”


在我看来,活得有意义,一瞬也是永恒;活得枯燥,一万年也是枉然。


与其执着生死,黯然神伤,不如从心而活,过好当下的每一刻,不负自己,不负时光。



2


接着,王羲之又在《兰亭集序》里说: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曾经我们所喜欢的东西,在转瞬之间,成为旧迹,我们都会因此感慨一番。


更何况人的寿命长短,全凭造化,只能眼睁睁地经历一次又一次的生离死别。


人生最悲哀之事,莫过于此!


王羲之之所以能发出这样深刻的感慨,是因为从小到大,他也经历了太多这样的事情。


七岁那年,他的父亲因为一场战乱,生死成谜,再也没有人见过他的踪迹。


也经历这一次经历,让王羲之幼小的心灵蒙下了一层生死无常的阴影。


往后的几十年里,他又目睹了很多次死亡。


先是两位一直悉心教导他的叔父离世,后来对他青睐有加的岳父烯鉴也与世长辞。


在他46岁时,从小教他书法的姨母也离世了。


王羲之终于沉痛地写道:顷遘(gòu)姨母哀,哀痛摧剥,情不自胜。奈何、奈何!


突闻姨母噩耗,他的心情十分悲痛,连正常的事务都不能安顿料理。


可斯人已逝,王羲之又能怎么办呢?


他没有办法,只能将所有哀痛之情诉之笔端。


死亡挥之不去,一直如影随形。


等他写下《兰亭集序》时,他已经51岁了,一直经历亲人离世的他,终于也走到了自己的迟暮之年。


多年的经历,加上他也已行至暮年,对于生死之事,他有了另一番感触,他在文中写道: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他说,古人把生死等同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也是妄造的。


他否定了世人流传下来的,认为生死等同的观点。


在他看来,生与死,每一件都是大事。死就要死得其所,活就要尽情地活好此刻当下,那才是人生最大的意义。


汤显祖的《牡丹亭》里也写道:“风无定,人无常。”


无常本就是人生的常态。


生活中多的是我们留不住的人,阻止不了的别离。


我们将耗尽一生来告别,也将用尽一生去学会接受、放下。


在不断的煎熬忍耐中接纳无常,以一颗平常心看待生死,这就是一个人最顶级的智慧。



3


读书博主都靓说:“现在回看《兰亭集序》,会发现那些悲伤的文字,其实是王羲之的觉醒之语。”


因为自从看透生死之后,王羲之就决定向死而生,为自己而活。


公元355年,王羲之称病辞官,成了琅琊王氏第一个归隐之人。


据史料记载,他在辞官之前,还专门到父母坟前立誓。


说自己绝不再做官,若违此誓,则天地不容,礼法不容。


说罢,他便弃绝官场,归隐山林,开始追寻自己想要的生活。


不幸的是,此时距离王羲之离世,仅剩6年。


可喜的是,在这最后的6年时光里,王羲之活出了诗意和风雅,将余生的每一天都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模样。


他时而结交文人雅士,和他们一起尽情游玩于山水之间,以钓鱼射猎为乐;


时而和道士许迈一起,采选药石,修炼身心,还不辞千里路遥,遍游名山,泛舟沧海;


隐居剡县的金庭观时,他又终日植桑果,教子弟,赋诗文,作书画,以放鹅弋钓为娱。


他的其他名作《平安帖》《何如帖》《奉橘帖》……也都是在这段时间所完成。


可以说,这段且乐当下的时光,丰富了王羲之的整个生命。


王羲之自己都感慨:“我卒当以乐死。”


意思是,这样活着,即便有一天我死了,也是快乐的。


在《兰亭集序》的最后一句,王羲之说:“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那王羲之想让世人感慨的是什么?


我想,其实就是这种活着的态度。


任何人来到这世间,死是必然,但怎么活却由自己决定。


有句话说得好:“生命看淡了,不过是生死。生死看淡了,不过是无常。一切都是外物,一切都无足轻重。”


既然归于尘土是所有人的宿命,那不如就把世事当作经历,把一生当作体验。


而后热切地去拥抱每一天,那么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都将被你过得流光溢彩。



文史大家周汝昌曾说,中华文化有三大国宝,《兰亭集序》便是其中之一。


《兰亭集序》可贵的,不仅仅是它的艺术价值。


它字里行间蕴含的生死观,更是能让后世受益匪浅。


读懂了《兰亭集序》,你就会明白:


即便人生苦短,只要用力去活、去体验、去盛放,到了生命将尽的那一刻,你也不会再有任何恐惧之感。


因为在这一段人生之旅里,你早已尽欢,早已活得问心无愧,即便旅途中会经历坎坷,你也不虚此行。


点个在看,与朋友们共勉。


- End -


本文系每晚一卷书(ID:JYXZ89896)原创,腹有诗书气自华,再忙也别忘记给自己充电,欢迎关注每晚一卷书。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

3秒加星标,再也不担心找不到晚君↓↓

你若喜欢,别忘了点个哦 

每晚一卷书
每晚悦读,不辜负每一个阅读的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