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10分钟,与你共读50本好书。
1
校史
1952年
化工梦的起航
在新中国成立的初期,1952年,华东理工大学的前身——华东化工学院正式成立。
其创建是由多个高校化工系合并而成,参与的学校包括交通大学、震旦大学、大同大学、东吴大学和江南大学。
这一年,学校在上海的江湾地区开班,带着对化工的热情,开启了自己的教育之旅。
值得一提的是,创校之初,学校的教师团队还包括来自复旦大学和同济大学等13所高等院校的优秀教师,可谓人才济济。
1956年
研究生的摇篮
四年后,华东化工学院被确定为全国首批招收研究生的学校之一,这一决定无疑为学校的学术声誉添砖加瓦。
同时,这一年学校还首次招收外国留学生,开始了国际化的步伐。
学校不仅在国内培养人才,也为国外输出优质教育。
1960年
重点大学的光环
1960年,华东化工学院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隶属教育部直接领导,这标志着学校在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巩固。
学校的化工专业开始享有更高的声誉,吸引了更多有志于化工事业的学子。
1965年
西迁的坚守
在国家三线建设的背景下,1965年,华东化工学院部分师生和资源被调往内地,参与建设。
这一时期虽然面临挑战,但学校始终坚持教育的初心,努力培养合格的工程师与科研人才。
1966年
风雨中的停滞
十年浩劫期间,学校的教育活动受到严重影响,许多课程被迫停办,师生的科研工作也受到干扰。
尽管如此,学校依然在艰难中坚持,培养了一批具有坚定信念的青年才俊。
1972年
改名的传奇
经过数年的风雨洗礼,1972年,学校更名为华东理工大学,标志着其学科的多元化和综合性发展。
更名之后,学校在化工之外逐步拓展至其他领域,为后来的学科建设奠定了基础。
1976年
重振雄风
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华东理工大学迎来了重振的契机。
1976年,学校逐步恢复了正常的教学和科研活动,开始重建学术氛围,吸引了更多优秀的师生加盟。
1981年
博士生的崛起
1981年,学校首次招收博士研究生,标志着华东理工大学的学位体系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学校的学术水平,也为国家培养了更多的高层次人才。
1988年
综合性的新篇章
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与发展后,1988年,学校逐步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涵盖多个学科的综合性大学。
这个时期,学校的科研成果与社会服务能力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1993年
华东理工大学的诞生
1993年,经过多年的积累与发展,学校正式更名为华东理工大学,这是一个新的开始。
新名称的背后是更丰富的学科设置和更强的社会影响力。
2000年
研究生院的建立
进入新千年,华东理工大学在2000年建立了研究生院,进一步加强了研究生教育的管理与服务。
这一举措为学校的学术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动力,吸引了大批优秀的研究生前来求学。
2004年
自主招生的先锋
2004年,华东理工大学成为全国高校中自主招生的先行者之一,标志着学校在招生政策上的创新。
这不仅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也为优质生源的引入提供了保障。
2
优势专业
学校目前的优势专业主要包括化学工程、材料科学和环境科学。
这些专业不仅在国内享有盛誉,也在国际上具备了较强的竞争力。
◣化学工程
传统强项, “金字招牌”
该专业在显著推动化学工程领域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学校设有多个研究中心和实验室,致力于化工新材料、催化剂及其应用等领域的研究。
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华东理工大学的化学工程专业在全国排名靠前,许多毕业生进入了中石化、中化集团等大型企业,成为行业的中坚力量。
◣材料科学
具有显著优势
华东理工大学在纳米材料、功能材料等研究领域拥有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学生们在这些项目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在最近的大学排名中,材料科学专业在国内高校中名列前茅,吸引了众多想要追求材料科学研究的学子。
◣环境科学
新兴亮点之一
该专业致力于研究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及污染治理等多个方向。
学校与多家环保机构和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学生在课外实践中能够获得第一手的行业经验。
近年来,环境科学专业的就业率持续走高,毕业生在环境治理、咨询等领域表现优异。
3
录取情况
华东理工大学的高考录取分数线一直以来都处于较高水平,反映了学校的知名度和学术实力。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重视和学校自身的不断发展,录取分数线逐年上升。
以2023年的数据为例,华东理工大学的本科一批录取分数线为理科590分,文科610分。
相比2022年的理科580分和文科600分,分数线上涨了10分,显示出学校的吸引力进一步增强。
此外,学校的热门专业,如化学工程和材料科学,录取分数线通常会高于整体分数线,尤其是对于一些热门的实验班和双学位项目,甚至达到620分以上。
近年来,尽管申请人数逐年增加,但华东理工大学的录取率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大约在20%左右。
4
校园名人
◣孙彬涵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德国洪堡学者,兼任德国马克斯普朗克钢铁研究所客座教授与氢致损伤研究组客座组长。致力于材料在氢等严苛环境下的损伤失效与抗损伤设计研究,发表文章60余篇,引用次数2000余次,入选2023年度全球2%高被引科学家。
◣李宇航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主要从事功能配位电催化材料创制及电合成过程研究,发表论文30余篇,授权中国发明专利5项,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7项。
◣万颖
教授/博导,国家杰青
面向低碳能源与储能技术的碳载金属催化材料的主要研究者。发表论90余篇,被他引10000余次,已授权发明专利15件。
◣汪华林
中国工程院院士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科技部重点领域“污染物减排与资源化”创新团队负责人。主要研究领域为环境微相捕获理论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