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早起的人儿有贝壳捡。
上午的行程8:30开始,早起,便在出发前有点时间到海滩边走一走。经过海水一夜冲刷,平整的沙滩上,洁白的贝壳很显眼。捡起一枚,面朝浩瀚的大海,更显它的精致和洁白。
这枚贝壳让我欣喜不已,赶忙拿手机以大海为背景拍照。
不由得想起牛顿有句名言:“我不知道这个世界会如何看我,但对我自己而言,我仅仅是一个在海边嬉戏的顽童,为时不时发现一粒光滑的石子或一片可爱的贝壳而欢喜,可与此同时对我面前的伟大的真理的海洋熟视无睹。”
了不起的牛顿!这句话多么谦虚,又多么贴切。
真理的海洋是无限的,未知的世界无穷大,也只有牛顿这样的伟人,才能在整理的海洋和未知的世界面前,能够有资格欣喜于自己发现了一个可爱的贝壳。
普通人,在真理的海洋面前,恐怕连粒沙子都发现不了。
可是沙子虽小,也有自己的世界。一沙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无限的过去和未来之间,无限的已知和未知之间,个人难免就是一粒尘埃,但也有自己的精彩。十多年前看的动画片《霍顿听见呼呼声》,就展示了一粒花粉里的大千世界。
个人面对无限,该如何思考和行动呢?
北大有个勺园,明代米万钟给取的名字,因地处海淀,而水泊众多,故取意“淀之水滥觞一勺”而名之“勺园”。孔子曾表扬弟子颜回,“一箪食,一瓢饮”,米万钟取“一勺”,比“一瓢”更少,意思更为谦卑自制。吃不过三餐,睡不过三尺,人之有求于世界,实在不能算多。外视有无限的广袤世界,内视有无限的欲望深渊,取一勺、一瓢,虽少亦多,似有限实无限,实在是大智慧。
早晨看着海浪拍沙滩,感觉大海温和了很多。昨晚睡前,我也来到海边,在黑暗中听大海的声音,感受磅礴的力量和周期的律动。在这天涯海角之地,想到庄子说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更加感到个人的渺小和天地的伟大。庄子说,“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常让人感到无助和无望。放弃么?休息么?
其实不尽然。大海的力量在海水,但海水有何了不起呢?双手可掬之,一勺一瓢可舀之。海之大,水之磅礴,不在于其水本身,而在于大海的汇聚。海纳百川不择流,故能成其大;海潮退而不消,走而复来,因其绵绵不绝,更能成其磅礴浩瀚。人呢?人之生短暂,人之力渺小。但一个人,是胜于一勺水的,千百亿人呢?古往今来的人呢?人之力,也能汇聚,人之生,也是绵绵不绝。
庄子所说,“生也有涯”,是对个体的一个人所说的。我们敬畏于海之磅礴、知之无涯,是以个人对水之集体、知之集体而言的。如果以人之集体对之呢?
海之磅礴固在于能纳百川,更在于水之不论如何升腾,形有固液气之变化,但其质不变,云汽雨雪,终归于海;人之磅礴呢?人有生老病死之形变,然人之精神智慧学识一样能传承汇聚,便也能汇成磅礴伟力。所以,大海虽能吞噬个人,但人类依然可劈波斩浪,探求于星辰大海,纵横于五洲大洋。
水之为求永恒而不干涸,须融于大海中;人之求永生而不消逝,须融于人类之精神智慧中。
个体之人,立于茫茫天地之间,宜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也不宜骄傲自大。活出一粒沙一滴水一片叶一朵花的精彩,便是对无限世界的永恒贡献。
世界就是这么精妙。沙子贝壳与大海在一起,伟大与渺小、无限与有限,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和历史,也就这么辩证地统一在一起。
看看手表,已经八点十分。这就回转,换衣,做好一粒沙子的工作。
加油!要开心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