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金初·大文科地方课程】金陵古韵融诗画,学科交融显华章——暖风文学社期末学程汇报

文摘   2024-12-24 16:50   江苏  

冬意正浓,“暖风”文学社2024年度第四季度的主题活动也落下帷幕。本季度的活动涉及文学鉴赏、研学提升和交流展示三类主题课程。这些课程以跨学科育人为核心,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也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让文学之花在更多的地方盛开。

曹操赋诗传四海,陶潜种菊赏秋色


在菊花盛开的季节,伏雨晴老师带社员们走近曹操,领略多重身份下曹操的豪情,从《蒿里行》的沉郁悲壮,再到《短歌行》的雄心壮志,社员们在“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的朗读中体会曹操那非凡气魄和远大抱负。

竹林深处琴声远,张良慧老师带领社员们进一步了解魏晋风度,感受竹林七贤的自由与洒脱,社员们被魏晋文人“尚自然,真性情”的特质所打动。接着,张老师向社员们介绍魏晋时代的璀璨明珠——陶渊明,以一组图画有趣地向社员们展示了陶渊明的一生,社员们走进陶渊明的精神世界,在他的熏陶下,去建构自己的精神家园。

山川湖海绘地理,生物链环析文学


本学期的研学提升课在南京师范大学展开。社员们在高志刚老师的组织下,来到了南师大地理科学学院和生物科学学院。

在地科院博物馆,讲解老师将古诗词与地理矿石结合,引导同学们将目光聚焦在矿石墙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所描绘的图画,像极了太古石的特质,文学与地理融合得恰到好处;讲解老师吟诵杜甫的《石笋行》,让同学们知晓了石笋不仅具有科研价值,石笋这个名称还具有文学历史气息。

在生科院的标本馆,同学们对馆中的标本饶有兴趣。看到“猹”,想到了鲁迅笔下的少年闰土;看到“鹰”,想到《西游记》大圣与小圣变化的场面;看到“鸢”,想到《与朱元思书》的山水之境;看到虎,引申出了“虎”字的诸多成语-----在标本馆,一场自然和文学交织的故事就此展开,社员们也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感悟。

· · ·


· · ·


金陵鸭香传千古,文脉悠长颂华章


本学期,高志刚老师依据南京本土文化给社员们上了别开生面的一课《金陵鸭馔》,从南京人爱吃鸭的现象引申到“天下文枢”的宣传。所谓“自古文人多吃货”,以叶兆言“会吃”鸭导入,高老师以妙趣横生的语言向社员们介绍南京的鸭。接着,同学们以四则材料,思考南京人爱吃鸭的表现,社员们纷纷被余光中笔下老鸭汤的故事所吸引,蕴含其中的匠人精神和深厚乡愁也启迪着学生的心灵。

然后,高老师又从南京人吃鸭创造的多种花样谈起,解释南京人爱吃鸭背后的历史、地理、气候、文化、民俗等原因。学科融合下的南京鸭子,是一场味蕾与知识的盛宴,高老师以生动细致的语言带领社员们进行了一场学科融合的探索之旅。最后,在高老师的循循善诱下,社员们认识到南京人吃鸭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需要被发扬的文化自信。

在南京这座承载着千年文脉的城市中,我们这学期暖风文学社团课也缓缓落下帷幕。最后一节课,社员们进行“当我行走在南京”的交流展示,社员们漫步在南京的街头巷尾,用文字诉说每一块石板路,每一座古建筑的故事。每一个故事背后都是科学与艺术、文化与历史、历史与地理的交融,愿社员们能坚定文化自信,携暖风,一同前进!



摄影:张良慧   供稿:石奕楠

编辑:李天宇

审核:高志刚

发布:印剑

金中仙林中学部
学校秉承诚、真、勤、仁的校训,坚持以“为学生的一生奠基,对民族的未来负责”为办学理念,努力实现“让教育更完整,让生命更温暖”的办学主张。培养有国际视野和中国情怀、具有社会主义民族责任感的新一代中学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