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上方“上海社会科学院”关注
本文刊载于2024年12月31日《大众日报》第7版:理论周刊·思想
物质富足与精神富有,如同城市发展的双翼。202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人文经济学”的重大命题,照亮了城市发展的新方向。
过去一年,城市中的人文元素与经济发展融合之势愈发显著。众多老旧街区经精心改造,既留存历史建筑的古朴韵味,又注入现代商业的蓬勃活力。苏州平江路的历史街区既保留了明清古建筑的韵味,又融入了现代商业的活力;上海思南公馆将旧时建筑与现代商业元素完美结合;济南曲水亭街以其独特的泉水文化和历史风貌,成为城市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人文经济学日渐成为生动可感的生活体验。
过去一年,城市中的文化活动也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劲力量。各类艺术展览、音乐节、戏剧演出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演出市场总体经济规模达到739.94亿元,与2019年同比增长29.30%,达到历史新高。文化成为经济增长的关键引擎。
过去一年,以群众利益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越来越得到强化。“人民城市”理念已成为指导城市工作的根本遵循。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更加注重将人文关怀贯穿于城市建设的各个环节。一方面,城市公共空间的打造充分考虑了人们的休闲娱乐需求,各地纷纷建设公园、广场、绿道等公共设施。另一方面,城市服务的提升也体现了人文关怀,教育、医疗、交通等公共服务不断优化。同时,社区建设也更加注重营造和谐、温馨的邻里氛围,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志愿服务,增进居民间的交流互动。
在“人文经济学”的实践过程中,我们也必须正视存在的问题,如部分历史文化遗迹被过度商业化、部分低收入群体无法充分享受城市的文化资源和经济发展成果等。面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更加深入地探索“人文经济学”的本质与发展方向,不仅仅关注经济增长,更关注人类幸福和社会进步。
展望未来,我们期待城市的规划者与管理者能够更加重视“人文经济学”理念,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全力保护与利用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避免过度商业化开发。同时,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让更多人能够享受到城市中的文化资源,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我们也希望企业与社会组织能够积极参与到“人文经济学”的实践中来,通过创新的商业模式和社会活动,将人文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当然,我们也期盼每一位市民都能成为“人文经济学”的践行者。在日常生活中,注重保护与传承城市的文化遗产,积极参与文化活动,共同营造一个充满人文关怀与经济活力的城市环境。
(邓智团,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来源:大众日报
制作审核:院党委宣传部
(院科研成果传播办公室)
责任编辑:钱静
扫码关注
上海社会科学院积极响应中央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号召,以构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社会主义新智库为目标,大力实施智库建设和学科发展的双轮驱动发展战略,努力成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重要基地,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坚强阵地,成为国内外学术交流的主要平台,成为具有国内外重要影响力的国家高端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