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结尾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所引用资料来源于公开信息,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意见!
最近,中国商务部公布了《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清单》,引发了全球关注。这份清单涉及镓、锗等关键原材料,直指全球科技供应链的命脉。
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这一举措展现了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重要地位。作为全球最大的稀土生产国和出口国,中国掌握着诸多关键原材料的供应主导权。
谈禁运这事儿,得从芯片制造的供应链说起。说到芯片制造,表面看是台积电一家独大,但背后的材料供应链却错综复杂。
中国在全球芯片制造材料市场占据重要地位。以稀土为例,全球87%的稀土开采和90%的稀土加工能力都在中国。这不是简单的数字游戏。
高纯度氟化氢、光刻胶、靶材、抛光材料等关键原材料,中国近年来已逐步建立起完整的供应体系。市场份额虽不及稀土那么集中,但产能规模确实举足轻重。
最新的《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清单》涉及67类物项,远超出芯片领域。这份清单的出台时机耐人寻味 - 恰好在全球供应链重组的关键节点。
从产业链角度看,这些管制物项都具有"卡脖子"潜力。就像当年美国对中国实施芯片禁运一样,一旦这些材料供应受限,整个产业链都会受到冲击。
不过这事儿也得客观看待。贸易战打到今天,各方都在寻求供应链多元化。日本已开始扩大稀土开采,马来西亚也在加快材料产能建设。
但短期内找到替代供应源并非易事。以稀土为例,从勘探、开采到加工,整个产业链的重建至少需要5-10年时间。其他材料也面临类似挑战。
经济全球化已深入骨髓,任何国家试图完全"去依赖化"都不现实。这就像一张细密的蛛网,牵一发而动全身。
商务部这次明确表示,出口管制清单是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这态度很鲜明:不主动挑事,但也不怕事。
回看这些年的发展,中国在材料领域的布局可谓未雨绸缪。从上游矿产到下游加工,已形成相当完整的产业体系。
实话实说,这份清单的出台,确实给全球供应链敲响了警钟。但这也反映出一个现实:在关键材料领域,话语权正在悄然转移。
清单中不少物项都是"双刃剑"。限制出口会影响中国企业收入,但也会倒逼发达国家重新审视全球产业链布局。
产业转移说起来容易,真要落地可不简单。光是环评这一关,就够西方国家喝一壶。更别提技术积累和人才培养了。
所以即便有人叫嚣"脱钩",现实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就像一对纠缠多年的舞伴,想分开却发现早已步调一致。
这次的管制清单,与其说是一记重拳,不如说是一记警示。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中国展示了维护自身利益的决心和能力。
供应链的博弈恐怕会更趋复杂。但理性的声音提醒我们:合作共赢始终是最佳选择,过度对抗只会两败俱伤。
在全球化时代,任何单边主义都是损人不利己。真正的智慧在于求同存异,互利共赢。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意见,可能存在不准确、不完整之处,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建议或保证。建议读者自行判断并核实相关信息。如有侵权或错误信息,请及时联系,作者将在核实后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谢谢!”
参考信源:澎湃新闻—2024-11-15—[四部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清单》]
参考信源:证券之星—2024-11-15—[商务部:目前已实施管制的两用物项数量仅700项左右,明显少于主要国家和地区]
参考信源:观察者网—2024-11-15—[四部门发布《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清单》,商务部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