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各地最低工资标准更新,上海以2690元月继续领跑!

职场   2025-02-06 16:01   上海  

Hi~新朋友,记得点蓝字关注我们哟

近日,人社部官网发布了全国各地区最低工资标准情况(数据时间截至2025年1月1日)。


上海的月最低工资标准以2690元继续领跑,依旧是全国最高。截至2025年1月1日,全国已有30个地区(第一档,包含深圳)月最低工资标准达到2000元及以上。

(数据来自人社部网站



上海月最低工资2690元

全国最高

根据《最低工资规定》,最低工资标准一般采取月最低工资标准小时最低工资标准的形式。月最低工资标准适用于全日制就业劳动者,小时最低工资标准适用于非全日制就业劳动者。


★从最低工资标准来看:

上海月最低工资标准达到2690元,全国居首;

其次是江苏和浙江,月最低工资标准达到2490元;

第三名是北京,月最低工资标准达到2420元。


★从小时最低工资标准来看:

北京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为26.4元,为全国最高;

其次是天津,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为24.4元。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北京的月最低工资标准“含金量”更高,因为这两个地区的月最低工资标准不含劳动者个人依法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由用人单位另行缴纳。


最低工资标准带来的影响

最低工资标准的直接受益者是低收入劳动者。最低工资标准上调,对保障和改善低收入工薪劳动者及其赡养人口的基本生活非常重要,同时也会带动其他岗位工资水平、加班工资计算基数等提高。


另外,一些与最低工资标准挂钩的待遇也会随着最低工资标准的上涨而提高,包括失业保险金医疗期内的病假工资试用期的工资以及单位停工、停业等情况下职工的基本生活费等。

(1)比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根据本地实际,逐步将失业保险金标准提高至最低工资标准的90%。

(2)根据劳动合同法,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落户上海对工资有要求吗?

以居转户方式为例,需要符合一定的市场化标准,这个标准从哪儿看?

就是从社保和个税上来判断的!


但社保和个税又与大家的工资关系非常密切。个税需要和社保匹配,社保是按照职工上一年度1月至12月的所有工资性收入所得的月平均额来进行确定的,而个税则是由当月所发工资总额进行计算的。 


注意:通常在落户中常提到的最低社保1倍、1.3倍、2倍、3倍对应的社保基数是相对于上海市上年度职工社会平均工资而言(并不是个人和公司),上海市也是将上年度职工社会平均工资作为本年度社保缴费的参考线


落户的社保基数要求

无论是哪一种落户方式,都有着明确或者隐性的社保基数要求,当然对于一些特殊奖励渠道来说,缴纳最低社保也可以落户上海,但是对于大众普遍的适用性不高,因此不建议你去冒落户的风险!


稍有不慎,漫长的落户规划准备可能从头再来!所以千万不要让你的社保,成为你的落户硬伤!目前,2024年7月至2025年6月,上海的1倍社保基数依旧是为11396元/月。


温馨提示:如果社保是按照最低缴纳,是达不到居转户的申请标准,除非现在提高社保基数,往后推迟居转户申请的时间。


相关问答


1、最低工资是扣除社保和公积金个人部分,实际到手的工资吗?

最低工资是指职工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提供正常劳动后,所在企业必须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目前,本市月最低工资标准为2690元。根据规定,下列项目不作为月最低工资的组成部分,由用人单位另行支付:

(1)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
(2)中夜班津贴、夏季高温津贴及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环境下的岗位津贴
(3)伙食补贴、上下班交通费补贴、住房补贴
(4)个人依法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职工劳动保险、福利待遇,不得列入最低工资。


2、工伤人员在停工留薪期是拿最低工资吗?

答:不可以。根据规定,从业人员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标准为工伤人员负伤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收入且不得低于本市职工最低月工资标准。个人依法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等不作为月最低工资的组成部分,单位应按规定另行支付。


3试用期工资能不能低于最低工资?

答: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五条规定:劳动者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的80%,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也就是说,试用期工资最多可打“八折”,但同时也不能低于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最低工资标准是试用期工资的“托底线”。

此外,还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如果在劳动合同上没有明确约定试用期工资,那么应该按照合同约定的工资支付,不能随意打折。


4劳动者如何保障权益?

答:用人单位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劳动者有权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举报、投诉。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执行最低工资标准发生争议的,可以通过协商解决;协商解决不成的,可以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有关规定,到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依法申请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的,可以到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免责声明:本文部分文章内容、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并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处理,谢谢!


· END ·


免责声明:“中国人力资源”所推送文章非商业用途。若涉及版权问题,可后台联系,我们会在24小时内删除处理,谢谢!

精品课程推荐(点击进入)

   成为顶尖HR的机会,现在就报名!

   领英职场必修课

   用Excel创建高效的HR仪表板

   HR资料大全,汇集数十万份人力资源干货,欢迎您的加入

  商务合作点这里 
 
你的每个
在看
,我都喜欢!

中国人力资源
China HR Network 是专业人力资源线上资讯和线下活动平台,拥有国内外企业顶尖的HR Leader和最具分享精神的会员与线下互动、高峰论坛、专业培训等资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