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方仁淦
黄连坑,属于三阳行政村。不大,200人口左右。老早是高山(崇山)大队,后来并村到三阳。洪家为主。江家次之。江家三四十人。洪家从中村歇到北山凹,而后歇到黄连坑。黄连坑的洪家有五六家是高山(崇山)歇下来噶。
黄连坑,村牌和电线杆上标示的是黄“连”坑,门牌上写的是黄“莲”坑,是带有草字头噶。
我就问老人家,为什么呢。老人讲,是来自“汪岭”源头的水坑,叫汪岭坑,因为话音 土话叫来叫去的,叫黄银坑、黄莲坑、黄连坑。
一开始叫黄“银”坑,金黄黄的,吉祥如意。一开始居住的人不多,山多地块多,只要肯吃肯做就是遍地黄金有吃有用。
至于为什么改成“黄莲坑”具体原因就不大清楚。估计是人口多,田地少,斫点柴火都要到一个叫“横坑坞”的落地去斫。近山的柴火都是“禁”着噶。做嘞吃有点苦。苦出黄莲,比黄莲还苦。尽管村庄河塔两边的田比较多,有好几十亩。冇开车路前,车路边好多屋基都是田。在河塔对面老早也有好几十亩田。都是河道改造出来的好田。现在水圳(土话juan)还是好好的。春有金黄油菜花秋有金黄稻谷香。风调雨顺,人寿年丰。但老早水田在隶属上大部分是高山(崇山)人家噶。所以老早做嘞吃条件不是太好。
那个时代,就用草字头的“莲”。改革开放,时代发展,出外打工做生意噶,在村里开茶厂当老板噶,生活富裕,高楼大厦,时尚新潮,就改为“连”,寓意深远而又美好。
改“莲”为“连”,表示连着美好生活,连着美好明天,一片金黄灿烂。
从“银”到“莲”到“连”,村庄名字的改变,生活的富裕,时代的变化,窥一字见时代,美妙无穷。
也有人讲,黄连坑,是来自“汪岭”源头的水坑,叫汪岭坑,因为话音、土话叫来叫去的,叫黄银坑,黄莲坑、黄连坑。
音冇改而神大变,精神底蕴焕发出不一样的光彩。既不影响方言土语的交流,又有时代的精神风骨!
黄连坑背靠凤形山。前有河环抱。有狮子山、象山守水口。“狮象守水口”,前有抱后有靠。应当是一个风水宝地。应当要出大人噶。老者告诉我,给三十六牙讲坏了。金嘴银嘴讲河塔里头(上)有座山叫“出旗山”,都是出去摇旗呐喊助威的,没有当大将的。他讲,要是金嘴银嘴讲“进”旗山,就好了。那就要出大人,出人物的。扛旗帜作大主就要出大人物。
老人家讲的是真是假也不得而知。不太重要。不过,挺浪漫有趣美好。姑且一听。
吃水,主要是河塔。
有众屋。正月祭祀祖先到中村。
曾也有过小学。现在已经卖给私人家嘞。
黄连坑地理位置重要。是到金川和黄柏山的金三角上。到黄柏山的马路今年也浇筑成了柏油马路。因此,村庄就更显端庄大气幽雅和美丽。
为人热情客气。问什么就告知你什么。
黄连坑,风景秀丽,土地肥沃鸡犬相闻,凤凰传奇飞黄腾达的风水宝地。
二
社屋湾,是“黄连坑”村的一个小小的组成部分。离“黄连坑”村本部估计有300米。一般是走不到噶。因为摄友“修兰”姐要拍摄那“将要倒而又冇倒掉的、还要是正面的、或者是侧面的、还要有老物件徽州记忆”的房子,刚好在高山(崇山)路口的车路上看“社屋湾”似乎有她需要的素材,那就把车停到黄连坑停车场,沿“淌水桥”过河再往新近浇筑的水泥路300米左右就到。
七八户人家,20多人口,都姓余。一老者讲是大阜那一带余家歇来噶。还讲是黄柏山上头的“金竹坞”余家的源头。我讲,走金竹坞的时候,他们都没讲,金竹坞是从社屋湾歇嘞去噶。老人家讲,他们的族谱丢掉嘞,就不晓得了。历史上的是是非非,一下子难以考证,也就置留起来,不作深究。
“社屋湾”,首先,就还是和“社屋”有关。
地名和“社屋”有很大的关系。
社屋湾的社屋还保持完整完好。
这很难得。
很多落地,老早都有庙宇、水口路亭。但大多毁坏了,成了一个“传说”。可这一带,基本保存完好,或毁坏了又得到修复。譬如:里高山、外高山、半山等落地都有庙宇路亭。
但“社屋湾”的社屋的原汁原味要浓厚些:
木栅栏门、八卦窗、弯弓射大雕的“防火墙”、厚重斑驳的瓦片、掉落的屋角一块块墙体石灰、火红而又繁多的对联……都告诉你这里的社屋是那么的古朴、沧桑、厚重、历史、底蕴!
估计在那个动乱的年代,都没有在庙宇结构上“伤筋动骨”,更没有拆而毁之。
里头的菩萨估计那个年代是“大破”了一下,因为里面的神像还是新刮刮的。
我就纳闷,为什么这里的庙宇在那么个动荡的年代竟然能够逃过“劫难”?
估计和“湾”大有关联。
“湾”肥鱼肥水的,擢(“擢”,土话,“抓”的意思)大水柴,擢大水涨来的冇事,都是好噶。
可有利必有弊。
擢大水柴、擢大水涨来的冇事,有时候不小心,就要出事故,有时候是人命大事故。
还有大水涨来的死猪死狗等冇事,就显得“阴”气重重。
要压住阴邪(气),那就得有庙宇菩萨镇!
那造反派嘴巴再怎么厉害,心里还是有点“怵”的,底气还是不够足的。也怕遭报应、祸子孙的。所以这庙宇,就保存了下来。
当然,这是我的猜测。估计八九不离十。
否则,这么个小小的村外,怎么会有这么完好古朴的庙宇?
古老的社屋湾,其次是“湾”,“湾”里乾坤大。
老早对河流改造没有现在的水泥钢筋这么厉害,水荡来荡去的,水流的方向任意摆动。于是沙滩就多。一涨水,就有宝贝从上头村落涨来……
现在河流被改造,人家下有几十亩田,都是旱涝保收的,河对面也有好几十亩田,也是旱涝保收的。
湾里头做嘞吃一点都不苦。
春天,油菜花开,一片金黄,在“高山”村往下看,有云雾、老屋、河流、油菜花,很是“小桥流水人家”的诗情画意。
秋冬季节,金黄黄的稻谷飘香又是“稻花香里说丰年”的喜悦和快乐。
再加上河流在这里“S”形,上面黄连坑的村口“狮象守水口”,村下是对面的“龙”山一直伸到“湾”里头,整个的山把“社屋湾”包围得像一口井,又像是把社屋湾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很是舒适和舒爽。
古老的社屋湾,留守老人六七个。有一对老夫妻,开着小三轮,很是豁达。热情解答我们的询问和疑惑。
古老的社屋湾,古老的庙宇文化传承,古朴的村民村风。
特别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