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雄美女王艳:在江苏从“全职妈妈”奋斗成“农场主”

文摘   2024-09-15 19:08   云南  

“王艳在这呢!”当记者一行赶到泰州凤栖湖农场,正四处寻人时,一旁的瓜棚里突然传出声音,一个人影钻了出来。

此时正值酷暑,烈日似火,王艳右手捧着西瓜,左手抓起肩上的毛巾,擦了把汗,热情地招待记者进屋坐下。擦桌、洗瓜、切瓜,动作干净利索,一气呵成。

“怎么样,瓜不错吧?”还没等记者回应,她自己就笑着抢答了,“我家的瓜最甜了,你们平时都买不到。”

采访就在大家埋头啃瓜时进行了。仅用三言两语,你就能感受到王艳身上的强烈特质:开朗、自信,一身拼劲。

王艳是云南人,在大山里长大,20多年前来到泰州,曾经做过销售,走南闯北。有了孩子后,她当起了全职妈妈,两个孩子早晚接送,风雨无阻。孩子渐渐长大,内心一直想做出一番事业的她,也终于腾出手来了。

“2013年的时候,国家出了个政策,鼓励对农村土地进行流转,我觉得是个机会。”王艳说,得到这个信息后,她和朋友一起,四处寻找可以承包的土地,最后选择了泰州徐庄村。

“朋友出技术,我出钱出地,一开始就流转了500多亩土地种田。”虽说在农村长大,可种田对于王艳来说,依旧无比艰难。“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找不到帮手,只能自己卷起袖子干,锄草、治虫、施肥,我样样做,苦得够够的。”

从全职妈妈到农场主,王艳的转型之路走得不易。“农场当时刚成立,没有办公和库房,中午连休息的地方都没有,吃饭都在田间地头吃,困了就躺三轮车上休息一会儿。”

更难的,是农业上的“不测风云”,“2016年,我一共流转了1900亩地种水稻,眼看要丰收了,遇上了连绵雨,稻子泡水严重,亏了70多万,银行还欠着贷款,东拼西凑才渡过难关。”

还有一次,“草莓成熟西瓜育苗时,又遇上了大雪,怕雪压塌大棚,无论几点下雪,70个大棚,我都要一个个去现场除雪。”

谈起这些的时候,王艳的语气云淡风轻,可当时的种种苦不堪言,常人难以想象。

风雨过后,终见彩虹。经过多年经营,凤栖湖农场如今已有2000多亩规模,主要种植水稻、小麦、西瓜和草莓等。在农场办公室内,省市各级荣誉奖牌挂满了几面墙。

王艳带着记者来到田边,手指前方,从左往右一挥,“你们看,从这里到那里,现在都是我们凤栖湖农场的。”

在前方的秧田里,十来个人正在忙碌,把秧苗通过插秧机栽进水田里。王艳说,现在整个农场正常有四五十人来干活,大多是周边村民。“以前什么都是一个人干,现在有他们帮忙,我轻松了,他们也能挣到钱。”

说着,王艳爬上一台插秧机,油门一踩,插秧机轰鸣着往前,机器下,一簇簇秧苗笔直地插进地里。一来一回,几分钟时间,两大行秧苗整整齐齐栽好了。

“干农活的机器我全都会操作,农用无人机我也是附近第一个会飞的。”看着记者正在拍摄的无人机,王艳颇有些得意地说,她这个人很要强,什么都想学,考了一堆证书回来。“现在种田都靠高科技,我学会了,才能去教他们。”

在干活的人群中,一个瘦小的年轻姑娘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一问才知道,她来自王艳的家乡云南。“王姐在我们老家是个大名人,帮助我们很多,我是来学习的。”小姑娘有点羞涩地说。

原来,除了“江苏省乡士人才‘三带’新秀”、泰州市第四届“十行百星”“富民之星”、泰州市“三八红旗手”等一堆荣誉头衔之外,王艳还是位公益达人。她的老家在云南昭通市镇雄县的一个小山村,事业有了起色后,她给当地的小学送去了电脑和校服,带孩子们看看“外面的世界”,希望他们不会被眼前的穷苦困住。她还在云南承包土地种植烟草,希望能用自己的经验,帮助家乡的父老乡亲们一起致富。

采访快结束时,王艳忍不住拿出手机,向大家展示自己的儿女照片,手指划拉放大,看着孩子稚嫩的脸庞,她的神情欣慰自豪。“其实,我做的所有的事,都是为了他们。”此时的她,仿佛从一个风风火火的创业者,又回到了那个充满温柔的“全职妈妈”。

记者问她,以后会不会让孩子也回农村创业,她笑着说,“走什么路,他们自己决定,不过我觉得,现在年轻人回农村创业,绝对是条好路。”

来源:紫牛新闻  记者:崔洪曙 张磊    原标题为《青春作伴好还乡④ 一位“全职妈妈”的转型奋斗史》  版权归原版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联系删除

微言之滇
微言者,人微言轻处,见微知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