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有效做好西藏青少年
网络价值观引导
西藏兼具广袤地理风貌与深厚人文底蕴,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西藏的青少年群体,从出生起便深度浸润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人文土壤中,置身于跨文化交流情境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深度融入他们的成长历程。随着新技术新应用的不断发展,数字化浪潮重塑青少年文化接触与互动方式,新媒体平台成为他们突破地域与信息壁垒、瞭望外部世界的全新视窗,成为西藏青少年沟通交流、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也是他们学习、生活、娱乐的重要工具。
对于互联网,西藏青少年表现出强烈的主动性和高度的适应性。他们利用互联网获取丰富的知识,了解外面的世界,分享自己的生活点滴、兴趣爱好等,融入更广泛的社交圈子。他们敢于突破地理局限、跨越民族文化疆界,积极投身全球文化交流对话,在时代浪潮中探寻个体价值定位。以抖音直播藏语教学为例,不少西藏青少年积极参与,以“扎西德勒” 问候开启交流篇章,踊跃分享语法剖析笔记、探讨敬语情境化运用、校准发音规范,更延展至各地藏语方言对比研讨,借群体协作攻克语言传承难题。虽然,借助新媒体平台,西藏青少年获取信息的途径更加方便,交流形式更加多样,思想表达更加自由,但网络信息泥沙俱下,复杂思潮和不良信息也在冲击着他们的成长,尤其是青少年阶段,身心都处于待成熟期,他们对网络中的海量信息缺乏辨识能力,面对部分极端思想、歪曲历史、挑动分裂的言论以及一些低俗的娱乐内容时,网络价值观容易受到错误引导,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知容易出现偏差。
青少年作为文化传承发展的主力军,洞察掌握他们的网络文化诉求,有效引导他们在网络天地中明辨是非、坚守正道,在把握文化发展新趋势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尤为重要,更是一场凝聚各方力量的接力。家庭层面,要注重对孩子的网络素养教育,家长要主动学习网络知识,对主流网络空间文化展现出一个包容、接纳、开放的姿态,与孩子共同“冲浪”的同时潜移默化为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示范。学校层面,要强化网上思政、网络安全、网络文明等教育课程,主动为学生剖析网络热点事件背后的价值导向,通过开展主题辩论、实践活动等方式提升青少年独立思考与自我保护的能力。社会层面,互联网平台企业要扛起责任,优化算法推荐,加大不良信息过滤力度,为西藏青少年精准推送西藏发展成就、民族团结故事等向上向善的正能量知识。政府层面,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青少年网络价值观引导,联合社区、学校、志愿者等开展“净网”“护网”行动,及时清理违法和不良信息,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交流交融更加频繁,任何形式的抱残守缺和文化傲慢都不能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筑牢民族之魂。西藏青少年要成为坚守文化自信,推动藏民族文化于世界文化版图上熠熠生辉的新生代主力军,也要肩负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使命担当,利用互联网实现自我成长转型的同时,塑造兼具深厚民族情怀与广阔国际视野的新时代青年特质,在逐梦新征程的路途上贡献青春力量。
——梁雅祺
西藏自治区党委网信办
(文中观点不代表本账号观点)
编辑:阮飞飞
校对:扎西玉珍
审核:次仁曲珍
微信号 : kanxizang-v
投稿邮箱:htpgl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