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口丨兰溪“中医之父”的故事

政务   2024-10-18 22:31   浙江  


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可追溯到相传著《灵枢》《素问》的黄帝。东晋道教大师、医药学家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有关青蒿的记载,千年之后还给药学家屠呦呦以启迪,发明创制出青蒿素,泽被后世。


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一定要保护好、发掘好、发展好、传承好。”兰溪,不仅是历史上与安徽绩溪、浙江慈溪齐名的“三溪”药都,也是浙江首批“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市”,中医药文化在这里扎根、传承、发扬光大。


在“世界传统医药日”即将到来之际,让我们一起走进近代中医教育奠基人张山雷,感悟他对兰溪中医药发展和中医药文化做出的巨大贡献。



(一)


1872年(清同治十一年),张山雷出生于江苏省嘉定县马陆镇(今属上海市)。19岁时,他考中秀才,此后10多年一直致力于科举考试。在这期间,由于家庭的变故和自身的经历,他与中医药结下了不解之缘。


张山雷23岁时,母亲突然得了风痹症,导致肢体疼痛,起居不便。张山雷作为家中独子,只得暂时放下科考,帮忙请医诊治、煎药喂食,费心照顾。也因为此,他接触到了中国传统中医药文化,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购置了不少医书,爱不释手翻看查阅。


过了数年,张山雷父母相继去世,加上时局动荡,内忧外患,他渐渐淡了科举之心,潜心医学。他废寝忘食钻研医药经典,并向当地及上海名医俞德琈、侯春林、黄醴泉等虚心求教,渐渐地积累了不少医学知识,开始为乡邻治病。理论加实操,张山雷的医术不断长进,名气也越来越响。


31岁那年,张山雷有次偶感风寒,但多方用药都不见好,这让他认识到自己医术的不足和中医药学的博大精深,病愈后下定决心访医求学,以求精进。


张山雷首先求学于当时的嘉定名医朱阆仙。朱阆仙家里五代为医,以疡科(今称中医外科)见长。见张山雷虽然年纪大,但求学之心炽热,且一点就通,朱阆仙便将平生所学和积累的经验,以及家传秘方等悉数传授给他。这让张山雷的中医药学识和经验,在求学侍诊的近三年里登堂入室。


医术越精,张山雷却越谦虚。此后,他在嘉定城行医时,仅书“张资生知医”五字招帖,意思是我并非名医大家,仅懂得一些医药知识,为父老乡亲求医访药提供一点方便而已。


(二)


民国初年,西方医学流行。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废止汉方医学。诸般种种,导致传统医学在国内也遭到了质疑和排斥。在巨大的压力下,中医界有识之士进行了生死存亡的抗争,张山雷就是其中之一。


1914年,朱阆仙力邀张山雷在嘉定黄墙村筹办私立中医专门学校,张山雷欣然前往,并共同商定教学规划,设置教学课程等。



没有教材,张山雷自告奋勇,以卫生、生理、脉学、药物、药剂、诊断七大纲,编纂讲义10余种,为中医学教学之首创。其后,又代朱阆仙撰写“黄墙朱氏私立中国医药学校宣言书”。在“宣言书”里,张山雷指陈利弊,认为中国医药学有数千年历史,其间群英荟萃,名医辈出,典籍丰富,强调中医界要自强自立,发扬国粹之精神。


黄墙办学的初步成功和去上海神州中医专门学校任教的经历,让张山雷积累了不少中医教育的经验。1919年,兰溪向张山雷递去橄榄枝,为他提供了一个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舞台。


兰溪是全国中药材集散地,历史上也曾出过郭时芳、王镜潭、童文、郭居易、吴荫堂等名医,但在当时却存在“有名药无名医”的现象,时任兰溪知县盛鸿涛便与瀫西药业公所的董事商议,由县衙与公所联合出资办学,弘扬国粹,培植医学人才。


1919年春,兰溪公立中医专门学校成立,这也是中国近代第一所以“公立中医专门学校”命名的中医学校,开创了中医由师承教育向课堂教育的先河。学校第一期招生,就招收到了兰溪、浦江、义乌、龙游、宣平、汤溪等地的中学毕业生30余人。但由于师资教材匮乏,经人推荐,学校首任校长、当时的兰溪药业富商诸葛超亲赴上海,聘请张山雷担任兰溪中医专门学校教务主任。48岁的张山雷欣然接受,并于第二年春天来到兰溪。


刚开始,兰溪中医专门学校设在严氏花园(江西会馆上巷),后迁至药皇庙。张山雷到校之初,除了校舍和中草药园圃,其他一无所有。他首先制订了“发扬国粹,造就真才”的办学方针,起草了《兰溪中医专门学校章程》,并根据黄墙医校经验,实施教学设想和课程设置。


(三)


张山雷在兰溪从事中医教育15年。办学之初,他把早年在黄墙医校编写的《本草正义》《中风斠诠》等重新修订,以解教材短缺的燃眉之急。此后,他夜以继日,呕心沥血,先后编改完成的教材讲义达30余种。


张山雷编著的大多数讲义,属于边写边教边改类型,随着时间推移而日趋完善。特别是生理解剖这一科,他运用西方医学科学知识,详加疏解,融会贯通。这也说明张山雷既维护中医之精粹,又尊重西医之知识。


张山雷也非常重视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相结合。1927年,他成立兰溪“中医求是学社”,创办《中医求是月刊》,带头撰写医学文章,发动学生踊跃写稿,并积极向其它刊物投稿,先后在《医界春秋》《中医世界》等刊物发表中医药学术论文近百篇。1930年,经推荐,张山雷担任了中央国医馆常务理事兼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为兰溪中医教学走向全国提供了更大的舞台。


张山雷毕生视中医药教育为己任,本着弘扬祖国民族医学,培养中医后继人才的强烈责任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亲力亲为,不辞辛劳,终究因心力交瘁,精神疲竭而病倒在床。1934年6月19日,这位被誉为兰溪“中医之父”的中医教育家,病故于兰溪世德路寓所,享年62岁。噩耗一经传出,校内外师生无不悲痛,全国医界同仁咸为震惊,纷纷发来挽词挽联哀悼。遵照张山雷之遗愿,其家人与弟子将其安葬于兰溪北郊,他把自己永远留在了兰溪这块中医药文化的热土上。


一伎半生呕心肝,数十年辛勤耕耘,张山雷为浙、苏、沪、赣、皖等省市培养中医达600余人。当年的这些学生,有的成了建国后省中医院校教授或讲师,有的成为各县市医院的中医医疗或教学骨干,有的成了全国名老中医,成为我国中医药事业传承发展的中坚力量。



张山雷在兰溪播下的种子,也得得到了茁壮成长。兰溪创新中医传承制度,建起了张山雷学术思想传承基地,完成了市张山雷中医药文化研究中心暨市中医院迁建工程。同时,大力推进中医特色“医共体”建设,打响“张山雷中医药文化节”品牌,推进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进社区,不断把中医药文化发扬光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根植深厚的中医药沃土,兰溪的中医药事业定将不断攀越新高地。



来源丨兰精灵客户端

编辑丨方昊

一审丨龚献 赵倩

二审丨陈丰 丁嘉露

终审丨王寅锋

10月热门推荐(62)

单套补助最高5万元 兰溪出台购房补助政策

提升城市“烟火气”  浙江印发实施意见


 鼓励一下小布

兰溪发布
权威信息发布平台、热点事件回应平台、民生信息服务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