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0
国庆七天感冒在家里躺两天,一天去做了游客,三个晚上在塔院论坛里熬大夜,下午起床晚上出门,剩下时间都用来缓和了,好像缓过来了,又好像没有……
(一些自己状态的流水账)
* 每天吃了晚饭后20点左右到教室一样的地方,不是凌晨2点也要凌晨3点才回家,吃点东西垫肚子不洗澡就睡了。
* 非常紧张,每次出门前就开始心慌,下午就心慌,下地铁前超级心慌,一想到满屋子二三十个陌生人而且自己可能不得不因为听不懂要提问,还有交流什么的……就非常害怕,非常社恐,手脚出汗,感觉能把袜子抠出洞;第一天晚上是自己先去的,还说了很多话,后来牙膏看完说唱凌晨才来,第二个晚上还好有牙膏全程在待到了3点,第三个晚上牙膏加班,自己一个人待到了最后;
* 全程都很努力很认真的听,里面不管是发言的人还是提问的人……总之每个人都很不一样,说话的习惯用的词语(就更别说用了很多不了解的理论用语和事件人名)语速声音大小都不一样,大家又都是很野生的人(感觉)毕竟和“上班的人”很不一样可能讲半天都不一定能听懂讲了什么,总之每个人都很真诚表达自己,对话也经常被打断,于是带了个小笔记本记了些关键词,完全听不懂的都尽量问出来了,别的根据前后语上下文能了解个大概,至于误会到什么程度就不知道了;
* 第一晚,第二晚,第三晚(笔记本上流水账)阿莫提出的不该存在批评家美术馆和对应的画匠一样的画,括号的行为分享和诚诚的从《创世纪》里来一些的想法和与友谊的关系的分享,再到后来认识了些新朋友,和他们聊天也有看他们的作品,其实论坛话题和看他人的作品一样,可以看到新的视角 ,而交谈使理解加深了;
(论坛结束后的记录)
* 第一次参与这样形式的论坛,的第一反应还是带着职场后遗症的(哪怕不上班时间比上班多,想起各种的互联网论坛沙龙分享会):
* 很不一样的是很不一样的是每次开始都很突然,没有任何再介绍直接进入话题,而每次结束就像烟雾一样在空气中飘散了;
* 在每个晚上都有很多对话被打断,很多疑问被提出来,很多对话中总是能产生新的对话;表达是自由的,交流是自由的,活动也是自由的,是平等的感觉;
* 所有的问题都没有在最后得到共识,甚至话题聊到何处也不了了之,所以也不会有什么结论,光光是讨论和碰撞就是了;因为很多话题最后也没有定论,这种一直处在过程中的状态反而会让自己更容易一直反复思考下去;
* 回看公众号上提前放出来的话题,感觉现场中很多观点没有被发言人完全表达或提出讨论,也许有在朋友之间先消化了,或者之后在少一些的群体中再深入讨论了;
(一些在心里的对话)
* 这应该是第5次去塔院的活动了,前三次是去塔院看展,第4次是水泥公园300期,这次时间最长,三个大晚上;在第三次去塔院的时候已经在想,是的,自己尝试找到这样的空间而且“持续”参与了一段时间, 然后呢?
* 原本以为是需要伙伴,想想这么多年来没有伙伴也没有停止画画啊;自己依然社恐,依旧害怕每次出门都要做心理准备,实在找不到明显的改变也就懒得追问自己得到什么了;也许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在于自己,也许是在论坛上和楚思贤对话时说出的“这不影响我画画”, 为什么还要这么的寻找和参与,只是因为喜欢吗?
* 在第二个晚上地铁上和好几年没见的同学聊天,聊到最近的时候给她发了要去塔院论坛的内容链接,她看过之后的反应:“我应该会和那些人吵起来”,“特别是那些三观不正的人”,“要谨慎那些抑郁情绪,不要被他们带偏”,“不如来找我喝茶”……
* 所以也许是因为孤独?在这样的环境里把自己打开,每个人对自己来说都是一样的陌生人只是每个人又那么的不一样,不需要带预设去加入对话,在过程中发现有人在和自己思考同样的问题,有的疑问也能得到耐心的解答,得到回应;
* 才发现也许是因为自己画画的时候没有办法思考这些问题,根本没有办法去想去控制什么,讨论这些理论的东西对自己的创作没有影响,也许只是对自己的灵魂有帮助,嗯。
(比较神奇的是)
* 认识了大祭祀小e,得到了一些世界音乐的索引,以及卷烟是个好东西👍🏻
* 牙膏的反应,变的很主动甚至在中间就说自己有想法,等到结束后分享了一通;
(在看到阿莫的会后小记)
* 也赞成首发发言人先完成自己一整段的分享或者演讲的,这样大家有个讨论的主题方向,也不会在一开始就聊散开了;
* 也许需要一个主持人的角色?在发言人分享内容之后提一下原定的话题之类的;
队队
欢迎找队队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