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西湖
自古以来,西湖美景都是文人墨客青睐之地。以致西湖拥有各式各样的名称,如雨西湖、晴西湖、西子湖等,不一而足。今天我想写的是别具韵味的秋西湖。
去年九月,十多年寒窗后我来到杭州读大学,想到接下来的四年,我将在西湖边度过美好时光,甭提多开心了。
今年十一月,新学期终于在忙碌中走向平静,在南京的好友来找我一起游玩杭州,来之前她反复叮嘱做好攻略,而作为一个十足的“P人”,攻略自在心中。我们预留了一整天的时间,由于担心人山人海的状况影响游玩体验,上午八时我们便抵达大金牛处,了解到西湖的又一别称——金牛湖。这只“金牛”有旱时吐水、涝时吸水的传说。金牛湖与西湖相连,仅在上方建了一条窄窄的小桥,精致而风雅,与对岸山中的三台阁相衬,一幅山水图尽显眼前。看到这一幕,我和朋友对西湖更是兴趣十足。
好像有什么魔力似的,牵引着我们加快步伐,直奔西湖边,都想一睹西湖的芳容。站定湖边的那一瞬,习习凉风袭面,令人神清气爽。湖面笼罩着一层薄雾,宛如一位身着白纱尚未醒来的女子。起了大早的我们精神抖擞,猛吸几口清新潮湿的空气,朝着雷峰塔走去。刚走不到十分钟,便被路边的吆喝声吸引了,有人吆喝道:“到点按时发船,不用等人满座,下一班船马上出发!”我们走上前去,询问得知船可以环湖游,可在雷峰塔站下船,也可返回原地。想到这样环湖游对双脚来说,是一次及时的“小憩”,我们毫不犹豫地上了船。我和朋友在众多座位中选择了船尾,据说可以更好地看到风景。坐下后,对着大自然的美景一顿猛拍。大口地呼吸着初秋早晨伴着凉意的空气,好不快哉!
对岸,群山绵延,却又不是重峦叠嶂般的恢弘气派,而是一排排并不高耸的、高低相宜仍呈青黛的山丘,在南北西三面环拥着湖面。山丘的后面,一山接着一山,重山相互交映,魅力无穷。收回视线,再近看一汪澄澈的湖水,如同一面散落人间的明镜,倒映着蓝天与白云。湖水不同于大海波涛汹涌下深邃无际的蓝,这是一汪如绸缎,如薄纱的柔和之蓝。这般景象,不正是苏轼诗中所描绘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嘛!美学的意义在此刻形成了闭环,替年少的自己感受到昔年诗书中的意境,似与文人大家同频共振……
正沉醉于醇浓的美景之中,游船开动了。音乐声中悠扬的女声播报“甜”上我的耳廓,这是女导游,她用娴熟的业务知识,向游人介绍着途经的各个名胜古迹。坐在船尾,低头看着湖面被游船激出的浪花,人字形的叠加着、绽放着,形成长长的托尾银色花带,似揖别而去又依恋紧随。日头高升,阳光不再柔和,有着与季节不相衬的刚烈,洒在湖面上,闪烁着光斑,都是激情燃烧的况味。湖面也不再澄蓝,夹杂着深邃的浓绿,与湖中小岛边缘上的绿树相得益彰。一团团绿树好像扎根在湖水中,在秋意四起的画面中展现生命的蓬勃生机。
阔大的湖面深沉、静谧,水波拍打着岸边的石块发出清脆的声响。柳树的枝桠也伴着节奏舞动,耳畔萦绕着轻快的鸟鸣。湖边的柳树可谓一步一景,长长的柳枝便是翠绿色的珠帘,随风而动,看云卷云舒。忽然,一道小小的黑影从脚边穿梭而过,径直向树上爬去,原来是一只小松鼠。这里的松鼠并不怕人,在枝柯上跳跃穿梭,活泼极了,是它,让这幅生态画面有了灵动的活力。现代人大多置身于朝九晚五的钢筋水泥中,忙碌着生活,多么需要湖光水色给予弹性与松弛。
断桥不断,孤山不孤。秋西湖有太多的风光吸引游人的驻足。有人说,秋凉时节不是西湖最佳游览期,我却不这么认为,西湖不是什么“角度美人”,你什么时候来,看到的都是她的“嘉年华”。
浙江树人学院
23级公共事业管理231班
杨思恬
“登瀛”副刊
“登瀛”副刊在登瀛观察公众号特设专栏,精选原创美文、大赛佳作,推送到您的手机,欢迎点赞留言,分享到朋友圈。
登瀛投稿方式
邮箱:ycwbfk@163.com
专栏责任编辑:龙青云 编辑:陈蓉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