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恨却离不开__北京

文摘   旅游   2024-05-31 19:51   河北  


PUNKISNOTDEAD


一路的修行

对我来说,控制自己的欲望就是在修行。这一路有太多太多的欲望,一路都要控制,一路也就都在修行,这一点都不容易。我把很多东西都定义为欲望,想持续兴奋下去的欲,想躺着不动的欲,想花钱无度不节省的欲,想打车不坐公交不挤地铁的欲,想在一个地方一直待不继续向前的望,想不管不顾毁灭的望——与这些欲相对应的是节律,内心的某种认为正确的秩序,与望相对应的是计划,是东亚人不断希望变好,过上更好的生活,永远都会有一个ddl的计划,贯穿一生又不易察觉的隐匿计划,节律与计划他们不论我认不认同、习不习惯,都早已是我拼图的底板,自我的一部分,于此深知。所以这种对抗,相较于拧巴会好很多,它变成了我对于目前生活的一场修行。越在路上,越往后面走,修行的感觉就越重,像唐僧师徒要去西天取经那样,注定艰难但又没有理由不继续前进的旅途,经书只是一个噱头和引子,厉害和有趣的是一路的修行、化缘、打怪和救师傅,每个人都在路上得到了自己没有预料到的东西,不论好坏。



年老有钱

和年少有为相对应的我觉得只有一个,就是年老有钱。前段时间在天津的早市上,和摊主聊到邮票,他说玩邮票的票友全亏了,年轻人谁玩那个啊,谁接盘啊,我说有一些老人可能还在玩,虽然亏得多,但是也是一种记忆和文化,毕竟有钱的老人可不少,摊主大爷说,有钱谁玩那个,有钱早玩艺术去了,我汗颜。

在北京的几天里基本上天天都去家旁边的一个小公园,叫柳荫公园,在里面有时候散步,更多的时候是坐着,坐久了就发现一个问题,是不是北京市退休年龄提前了?很多穿着打扮很得体很潇洒很飒的大叔大姐,跑步、踢毽子、太极拳、交谊舞有模有样不说脸上无一不满溢幸福,倒是没有看到什么广场舞,可能在老年人的娱乐圈子里,广场舞是鄙视链的最底层,总之一切都是那么的绅士和惬意,不慌不忙,岁月静好。坐那的时候我就在想,等我到了中年,能有一笔钱,加上一个好身体,和现在的区别又会是什么呢?

在北京我看见一位四五十的姐姐,在高端餐厅一个人吃一桌子菜,一个看起来差不多六十的大叔穿着索康尼跑鞋和五指袜(我也在跑步,后面他歇脚脱了鞋我看到的)奔跑在北京凌晨五点的清晨,在很多城市和中国的绝大多数地方是无法想象的,更多的会是操劳婚事与儿孙,为本就不和睦的家族和邻里的一地鸡毛愁眉不展,丧失对生活的激情,累弯了腰。如果把我的寿命设定到目前统计出的平均值75岁左右,过了37我还有一半的年华,即使是到了四五十,六十岁!如果有钱,有一个好身体,有对生活的热爱,那样生活都不敢想有多么美好,有多少可能性。把时间线拉长之后,对目前阶段的不安也好,对财富的热切和执念也好,都暂时没有那么深重了,还有那么久呢,我的人生。

祝我和你们,年老有钱。


 
另一种可能

在北京没有朋友住在三环内并且方便借宿的,所以在豆瓣上找到了沙发客小组,当了一次沙子。

第一次当沙子蛮奇妙的,遇上共沙,说的就是两个沙子同时住在一个沙主家,这很难得,很有缘,像两颗小行星从不同方向同一时刻撞向地球一样,地球是一个北京老摇滚,74年,叫白哥,家里有两只大橘,经常参加文艺活动,和他接触起来是94年的感觉。另一颗小行星叫西西,珠海人,91年,一个孩子的父亲,海上石油井技术人员,骑友,资深沙子。

和白哥去了他组织的音乐沙龙,最后在音乐的力量中,不认识的外国友人一同参与进来了,期间还尝到了白哥手艺,光盘了。和西西一起游览了圆明园和颐和园,我们三个最后吃了一顿烤鱼。西西有一个旗子,上面写着背包客,没有陌生人的城市,上面有不同地域不同国籍的记录和签名,他说那可以是他的身份证,他在13年大学期间就完成了川藏线骑行,今年他计划着一趟夏天去往新疆的摩旅。白哥在国企,平时撸撸猫看看新闻联播玩会儿三国杀,周末去到沙龙拿起主音吉他的时候真实的帅了我一脸。一直觉得循规蹈矩,坐班,以及稳定就无法实现自己的目标,无法松弛,一身班味,这种于日常之外的生活无法坚持,例如工作之后不能跑步,不能在休息的时候感受生活,归根到底就是自己对自己的美和爱,感受和获取能力太弱了,不能持续,不能平静。另一种可能,这次在北京,我看到了。



你觉得恨却离不开

还是在柳荫公园发生的事,坐在长椅上看B站看到一个关于金钱的视频,名字叫为什么有知识有能力,却赚不到钱?作者是彭春花。大致内容是关于,很多人在潜意识里面对钱是排斥的态度(我个人认为尤其是文艺工作者),在他们的自我叙事中钱代表的不仅仅是钱,而是一种未知的方向,可能是纯洁,自我,善良以及朴素的反义词。所以大家虽然表面上是希望赚到很多钱,但内心却下意识的排斥,给自己设置了很多限制,并把它们定义为个性和做不到、不接受的事,甚至是原则。

下了高铁的第一顿饭是和赫赫与她的朋友们吃的,她们刚刚结束日常vlog的拍摄,我们认识是在21年的乌镇戏剧节,三年之后,她的自媒体事业相对到达了一个新阶段,我问她你觉得你和之前会有不同吗?她说,我不会回忆从前,我还是每天都会是新的一天,都会让自己更开心的人。我们都觉得她很辛苦,但是她觉得现在忙一个小时,累一个小时,为是将来更自由。除了和赫赫见面,还和鬼鬼、老萌在北京拼搏的武汉朋友吃了饭,去了趟朝阳、高碑店,还去了一趟知乎总部(和赫赫吃饭认识了知乎的怡然老师和玉容老师)感受了一下大厂的模式和氛围。同样在一座城里,压抑和惬意,麻木和精致在同时上演,你觉得恨却离不开,北京很好,北京很开放国际化,北京很糟,北京需要钱,很多很多钱才能体面的生活。

这几次聊天,发现老萌的状态是最好的,以及找到了自己的秩序,我们聊完之后得出一个结论,像机器人一样工作到没什么,只要产出金额是可观的,但一定需要在工作之余用力地去感受,感受生活,感受北京可爱的一面,你离不开的那些原因,与物质无关的原因。



798和众爱

把这个单独拿出来讲,其实是因为在时间线上是不对的,并且如果放在下一篇北郊(北京郊区)里面,那篇整体体量特别大,也会写不下。

在北京的时候蛮想去798,但是时间不够,离开北京去到兴寿镇两天之后去参加顺义活水参加ZOO粗的锐评活动,在现场结识了碗兄,在那之前计划是活动结束后要去燕郊朋友红杏家,但红杏那几天正好有事,就同碗兄一起回到他的在798的临时驻地。说起来认识碗兄也蛮有缘,完全是因为我进行作品分享后,他跟我说他沈阳陆军退役,而且比我入伍还早,跟他同住发现他每天还在坚持锻炼,绝屌。他目前天美在读,来北京主要是看展还有艺博会,他对798蛮熟,在他的带领下我至少看了七个展。跟他在一起这两天,我去了趟众爱慈善商店,蛮好,和鬼市早市又是全然不同的风格,我们还去了保税艺术区的艺术停车场,和碗兄的经历开心又奇妙。有时候巧合就是那么恰到好处的弥补了遗憾,我称之为际遇。




囿于昼夜厨房与爱


这趟旅程是有认真想过究竟会发生什么,最终还是囿于昼夜厨房与爱。


正常的混蛋
一个混蛋的自我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