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宁文摘 | 学习文殊菩萨,启动智慧生活

乐活   2025-01-11 08:01   浙江  

学习文殊菩萨,启动智慧生活


在大雄宝殿的背后,我们会看到有三尊菩萨像——正背后有观世音菩萨,一般左手边有文殊菩萨,右手边有普贤菩萨。通常寺院会给地藏菩萨单独安排一个殿堂办公。按照我们平常介绍这四位菩萨的惯例,顺序这样排列:第一位是大智文殊菩萨,第二位是大行普贤菩萨,第三位是大悲观世音菩萨,第四位是大愿地藏王菩萨。这四位菩萨相关的一些简历大家可能会经常听到,甚至有很多社会朋友对这几位菩萨的分工都很清楚了。听说最近文殊菩萨特别忙,什么缘故呢?这不是马上要高考了吗?中考、高考,听说是文殊菩萨的业务管辖范围,所以近期文殊菩萨表示有点小忙。

那是不是说其他的菩萨就不管这个事情呢?当然不是,因为文殊菩萨他代表智慧,菩萨中智慧第一。我们在认识这些菩萨的过程中,可以分别,但不要计较。在为众生介绍的时候,重点推荐这四位菩萨在某方面特殊的愿力,特殊的专长,是为了方便众生分门别类去学习。就像老师一样,可能这老师是万项全能的,但授课既然有这么多老师,就分一下工吧。文殊菩萨就去教智慧,普贤菩萨就去教实践(行就是实践),观世音菩萨就去教大悲,地藏菩萨就去教大愿。没准换了个学校,他们的分工又换了。分门别类是为了方便我们向菩萨学习,而不能够片面地认为文殊菩萨智慧可以,可能行动力就差一点了,不能这么去计较,不能这么理解。
这些菩萨都是不可思议、万项全能的菩萨,他们真实的境界不是我们能猜想的。他们只是现在以菩萨的身份跟大家在一起学习,因为菩萨的身份是大众化的,菩萨的装扮相对更生活化一些,所以看到菩萨,我们都会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我们把学习佛法的这些理论方法,运用在生活中,最初很长一段时间其实都是以菩萨作为参照。直接学佛、佛境界,不一定学得来,向菩萨学习,这是我们可以共同参照的地方。

接下来我们先看大智文殊菩萨。文殊菩萨全称大智文殊师利菩萨。对文殊菩萨的介绍,经典上非常多、非常全面。“具大慈心妙吉祥”,文殊菩萨另一个称号叫“妙吉祥菩萨”,妙首、妙德、妙吉祥。“三世觉母智难量”。在修行界,大家都知道文殊菩萨的真实身份不可思议。很多佛最初都是在文殊菩萨善巧的引导下,发起菩提心,最终修行成佛的。什么意思呢?就是文殊菩萨是很多佛的老师,我们习惯称之为“七佛之师”。七代表的是一个圆满的数。文殊菩萨这么厉害,他教的学生都成佛了,那他怎么还是菩萨呢?其实文殊菩萨早就成佛了,现在客串在很多佛世界以菩萨的身份跟大家做同学,这样比较亲切。
“应以菩萨身得度,佛就现菩萨身而为说法。”文殊菩萨智慧不可思议。“左持利剑烦恼断”,他左手持慧剑,这个宝剑代表智慧,智慧是断烦恼的。“右执青莲德相彰”,右手习惯拿一朵莲花,有时候可能是拿经书、如意。宝剑和莲花都代表智慧。“孔雀神狮供乘驭,毒龙猛兽伏清凉。”文殊菩萨座下是一头威猛无比的青狮。狮子是兽中之王,狮子一吼,百兽皆惊。那些小动物听到狮子一叫,吓得腿都发软了,代表什么呢?智慧起作用,再多的烦恼就不见踪影了,转烦恼为清凉。五台山叫清凉山,就是这个境界。

“童形五髻知权现,本是如来欢喜藏。”文殊菩萨经常现童子相,童子就是年轻人。这说明有智慧的人心态都很年轻。文殊菩萨教善财童子,一路南行,不断地参学。善财童子就是现童子相,他没有老,过了百千万年,还是这个相。所以我们要让智慧不断地开显。可能在社会上,比如像导游带着大家去寺院旅游参观,或许会更喜欢用“掌管”这个名词,说这位是文殊菩萨,他掌管智慧。掌管是控制,控制是执着,智慧恰好是破除执着的,怎么还会有控制一说呢?所以文殊菩萨智慧第一,但不掌管智慧。什么是大智慧?“无智亦无得”,连智慧这回事都不执着,那是真实智慧。文殊菩萨绝不认为他有智慧、他智慧第一。连小乘须陀洹都不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就是刚入门的圣者,都不再有这样的执着了。舍利弗尊者,声闻弟子中智慧第一,也没有这样的观念。佛赞叹他智慧第一,给他点个赞、发个奖,他不认为自己有智慧,真实智慧不落痕迹。
文殊菩萨手上拿的剑是破除一切执着的,也包括对智慧的执着。但是我们在学习过程中,总是要有个下手处。我们经常说要开智慧,要增长智慧,从哪里下手呢?关键就在于转变心念。那么如何用智慧去转化烦恼呢?经常听到一些同修会问:“师父,我很烦恼,怎么办?”把烦恼拿来,帮你转一下。“师父,今天出门太急了,烦恼没带来。”挺好,已经给你转回去了,说明烦恼不必随身。

其实我们认为的烦恼,就是智慧。烦恼即菩提,烦恼本质上就是心性所起的作用,执着了,它就叫烦恼。如果能够转化过来,它就叫菩提,它就叫智慧,菩提是觉悟,智慧就是觉悟所起的作用。文殊菩萨在《华严经·净行品》给出了这样一系列的方案。这段经文中,当时有位同学问了一系列在日常生活当中怎样更好地开显智慧,成就功德,过上更加幸福生活的相关问题:我们发了菩提心,我们学佛了,可是接下来在日常生活当中,早晨起床该怎么用心,用餐的时候该怎么用心,穿衣服的时候该怎么用心,走路的时候该怎么用心,与家人相处的时候该怎么用心,去上班了该怎么用心,生病了该怎么用心,走到大街上看到形形色色的人物该怎样用心。
于是文殊菩萨接过这个问题,就做了非常详细的说明。这段经文记录下来,很精彩,就是《净行品》,是修行的指南,修行人的说明书。里面有这样一句话,作为总纲领,我们可以试着从这里学习:“若诸菩萨善用其心,则获一切胜妙功德。”诸就是众多;菩萨,是菩提萨埵,觉有情。广义来讲,所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修行人,都称菩萨。我们再把范围放宽一点,引申这个意思,就是所有学佛人。

什么叫功德呢?功德就是受用,学了有好处,而且这个好处是马上就可以得到的。怎么善用其心呢?比如说早晨醒来,我们的第一个念头是什么?从这里开始觉察。学佛是学觉悟,觉悟是什么呢?向内,觉察到我们的起心动念,然后开始去调整。修行的“修”就是调整,设备坏了,要修一下,我们的心念跑偏了,给它修过来。


摘录自仁山法师

《当生活遇到佛法》系列讲座

未完待续






分享智慧   收获幸福   觉悟人生

网站:https://www.amtbhy.com



往期回顾

通告 | 真宁净寺长期招募义工

声明

庆祝海会山西班牙佛教会成立五周年暨海会山青年佛教会成立大会圆满举行

海会山“弥陀诞”三时系念冬至祭祖法会

仁山法师主题讲座在巴塞罗那海会山圆满举行

庆祝海会山成立五周年系列活动马拉加站圆满举行

庆祝海会山成立五周年系列活动马略卡站圆满举行

庆祝海会山成立五周年系列活动卡斯特利翁站圆满举行

庆祝海会山成立五周年系列活动马德里站圆满举行

2024“交流互鉴·和合共生”海会山首届国际禅修营圆满举行

 “山海相连·文明互鉴”海会山西班牙佛教文化周精彩回顾

之江问道 侨遇世界——2022浙江青田•佛教文化对外交流论坛

3D动画《佛说阿弥陀经》

新片上线啦!|  如是 真宁


温馨提示


请广大善信朋友切勿轻信任何冒用法师微信和寺院名义的募捐行为,本寺从未授权任何组织和个人,从事各种形式的募捐、化缘活动,本寺的所有法务及相关资讯都会在公众号发布。若欲随喜发心、广种福田,可以通过平台联系本寺。随喜您的发心,祝福一切吉祥!



弘愿之音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浙(2022)0000006 佛法学习交流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