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拥主题日|围头村里这对老民兵夫妻的红色口述史

旅行   2024-09-23 18:31   福建  

围头村第69个“双拥主题日”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从战地走来的围头村,将不断赓续爱党爱国爱军队的“八·二三炮战精神”,以围头创建“双拥主题日”五周年为契机,进一步彰显“哨所党建 网格支部”和深化“党建+”邻里中心建设,发扬围头村军民鱼水情的优良传统,以实际行动擦亮全国首创的村级“双拥主题日”红色文化品牌。

长期坚守在海防第一线的围头村,具有悠久的“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双拥传统。新中国成立以后,围头村成为了维护祖国统一的福建海防最前线,肩负着站岗放哨、反小股登陆等守护家园的任务。特别是在震惊世界的“八·二三“炮战中,为维护祖国领土的尊严和保护后方一线的政府重大建设以及群众的生产生活,围头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300多位党员和民兵踊跃报名,支前参战,涌现出“烈火金刚”海军英雄安业民烈士等战斗英雄和“战地小老虎”民兵英雄洪建财以及蔡荷抖“全家兵”等先进个人和集体:如,民兵营受到福州军区通报表彰,还有一个排、二个班荣入集体三等功66人荣立二等功、三等功,7人晋京受表彰。“英雄的围头民兵”一时红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

如今,新时代下的围头村党委正以高昂的斗志,继续发扬“军爱民、民拥军”的光荣传统,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大力弘扬“八·二三炮战精神”,不断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不断展现“爱党、爱国、爱军队,为乡、为民、为家庭”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围头家国精神”,不断彰显“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的时代新风貌,积极探索双拥共建共促的新做法,同心协力谱写好新时代下围头军民融合共谋发展的一曲曲新赞歌。如:驻军部队时常帮助村里及村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党员、村民也时常帮某部驻军解决一些实际困难。

2024年9月上旬,是围头村第69个“双拥主题日”。今天,让我们从围头村八·二三炮战老兵吴胜利、吴秀绢夫妻俩的口述历史,一起回顾围头村前线军民在“八二三”炮战中踊跃支前的红色光辉历史。


· 吴胜利口述历史 ·

我(19)55年初中毕业以后就回乡,种地,讨海。(1957年我去修鹰厦铁路,当民工,一去一年半。工程完成,要把我留下来(当铁路工人),我不干,回家来了。那时真傻,当铁路工人多好,没准还可以派去学开火车呢!不过我这个人从不吃后悔药,回来就回来,咱围头有山有海还有家,多好!

从鹰厦回来不久,又去石壁(水库)当民工,当时南安石壁水库的渠道开到晋江来,这是好事!晋江缺水,一条金鸡渠已经让晋江人欢喜得要死,如今再有一条石壁水库的渠道,不是更好吗?说不定这条渠道还可以通到我们围头呢!这样一想,就有那么一点积极性。不光是我一个人这样想,凡是去开渠道的人都想把渠通开到家门口来。当时我们围头的民工去了一个中队,我是后生家,又有点文化,就让我当个小队长,管着二三十号人。洪建财就在我这个小队。他是我的兵,还有吴绢(就是我老婆吴秀绢)也在我这个队。吴绢只有小学毕业,文化不高,但人很好,是的,我们那时就有感情,我衣服脏了扔给她去洗,破了叫她补……不过话说回来,要不是“八二三”(炮战),我们俩都是基干民兵,都留在围头支前,我们不定会成——是的,是“八二三”促成了我们这段姻缘。

从水利工地回来不久,就赶上“八二三”炮击金门。当时围头半岛划为东线、西线,从吾杆头到整个金沙湾都是东线;面向金门的围头湾这边为西线。敌人的小股武装和“水鬼”经常从东线那边偷偷模上来,所以围头基干民兵的主力都放在东线,担架队都放到西线去,海军的海岸炮都在西线。我当时还不会打枪,所以就派我去西线当运输队队长。谁知一打起来才知道西线的海岸炮阵地才是主要的,这才赶紧把整个基干民兵连都调往西线去!

“八二三”那天上午8点多,我正在山上安装水车抗旱,洪祖堤差人来叫我,我以为要演习,到了毓秀楼(海军指挥所),看到一屋的人,基干民兵全到了,气氛很紧张,这才知道这回是真的要打了,只是还不晓得是要炮击金门,开了个战前动员会,有个部队首长讲了话,洪祖堤也讲了话。他们话不多,但说得很“斗力”(给力)。会开完之后就上一堂包扎课,请一个军医来讲。我说这是屎紧(急)才挖粪坑,他讲什么,听不入耳,一耳入一耳出,不当那么一回事,心想不会那么衰,一上战场就负伤……会开了,课也上了,然后每人发一个急救包,一双黑布鞋(人家都拿到解放鞋),套上鞋就走(平时都打赤脚)。

直等到下午5点才进入阵地,我去一炮,就是广山最西面的那门海岸炮,安业民就在一炮!和我一起去一组的还有洪建财、吴马顶,洪朝瑜、吴金殿,还有晋江三中的两个学生,他们是救护队员,一男一女,那男的不认识,女的是围头人,叫蔡玉霜,我认识的。在炮战中她表现很好,还立了二等功!是海军给记的功。隔日去的人更多。一到一炮,我们就去弹药库扛炮弹。那炮弹长长的,很重,一粒足足有六七十斤重!炮弹上都涂着牛油,很滑,海军叮嘱我们要小心,别掉地上沾上泥沙……从弹药库到炮位有相当长的一段路,我们扛起炮弹都是小跑。炮打得越激烈,我们就跑得更快,就怕跑慢了大炮没炮弹吃,那就会贻误战机,可不是开玩笑的!

那天下午,一炮打得最猛烈,敌人针对一炮的报复性还击最凶,一发发炮弹不断地在一炮周边爆炸开来,那炮弹有空爆弹,有穿甲弹,还有燃烧弹,都用155口径的大炮打的。开打不久,一炮就有伤亡,海军一个个真敢死,很勇敢,都是跟我们差不多大的后生家。他们轻伤不下火线,重伤不叫唤。吴磐石见医助受伤,他不下火线,就把他扛在肩膀上,一口气扛到毓秀楼去,那里是海军指挥所,有个急救站。伤员抬下来,先在这里处理,再由担架队抬去坑口(战地医院)医。安业民就是当天下午为救火炮而被烧伤的……

我们在一炮阵地上七天七夜,和部队在一起,准(算)他的人,吃他、困(睡)他,在炮火中见生死。7天中没睡过一个囫囵觉,没洗过一次澡。到了第八天,才换下那身薯榔衫。吴绢把我的衣服拿去洗时,还拿起来嗅一嗅闻一闻,直叫臭死了!她当时在指挥部做后勤,烧饭、送水,有时她送水到阵地上来,我们见面了也顾不得说上一句话,顶多是互相看上一眼,那种牵挂尽在不言中。记得有一次,她还悄悄塞给我一个“香烟”(香灰),上面写着“祈求平安"几个字,她说这是我母亲去主帅公庙里求来的香火,叫她捎来,让我放在口袋里随身带着,以保平安。我不迷信,但母亲的心意我领了,就听话地把这包“香烟"(香火的灰)放在口袋里,说实话,打炮时我心里也怕,怕被炮打伤了打死了,我看牺牲了的海岸炮兵,都是年纪轻轻的,做人起头,刚才还活跳跳的,一粒炮弹打来,说殁就殁了……英林来支前的民工,半天就死了4个!好在我们围头民兵没死半个,真福气!都说主帅公很灵……在炮战中,我们都学会了听炮声——知道如何防炮,避炮,这也许是围头民兵在炮战中无一伤亡的主要原因。

从前线撤下来以后,让我管一个独立班,这个班专管大路头的哨位,有吴仲林、吴仲立、吴清渊、洪清宝、吴秀绢等十来人。吴绢她是不是想和我在一起,才从后勤调来独立班,她没明说,但是她来独立班我是乐意的。当时围头是军事禁区,不能随便进出,独立班就是负责在村口大路头放哨、查路条,以防鼠贼进村来偷,更防特务来刺探情报。

一天,陈淑泉带一帮女民兵要去东线陆军四炮学开炮,人还没到炮位,金门就开炮了,他们赶紧躲起来……那天下午,金门一口气往大路头打了40多发炮弹,其中一发燃烧弹打中吴文庆的厝,顿时烧起大火,独立班就在附近,大家赶紧去救火,没有水源,只好就近舀粪坑里的肥水泼火,也顾不得脏和臭。那帮女民兵也来救火,部队也赶来了,军民齐动手,终于把这场大火扑灭。部队一个通讯班长从西资岩下来,听说独立班完蛋了,统统被敌人的燃烧弹烧死了,急急跑来一看,见我们一个个都好好的,他才松了一口气。

后来,为了构筑工事,做掩蔽部和防炮洞,需要大量石头,我带人把我们家的石埕的石板撬开来抬走,那石埕也有一百来平方吧。那石板一块块都是厚厚的花岗岩。我家是典型的华侨的红砖古厝。我祖父吴达祧早年在菲律宾开批馆,据说围头的银行家吴道盛早年曾在祖父的宏发批馆做事。我父亲1945年在菲律宾被日本鬼子杀死,从此家道中落。我原是深沪人,围头是姑妈家。只因阿姑的儿子夭折,无子嗣,才抱我来做儿子、续香火。那年我7岁,抗战胜利了,所以我的名字就叫“胜利”。我阿姐吴碧珍是个小学教师,我读书从小学到中学,都是她负责。阿姐待我很好……哦,话扯远了——再说闽南的红砖古厝,门口都有个大石埕,石埕是个门面,这座厝气派不气派,这家人家的家境好不好,看石埕就知道;从某种意义上说,石埕也是家居的风水,寻常百姓家是很看重风水的,所以,我带头挖石埕,拿石板去构筑防炮工事,确实是从大局出发,公而忘私,是很仗义的行为。当

然,我母亲、姐姐都没有意见。就这样,一下子就有十几户人家开声要献石埕,我们也就挖了好几百立方的石板去筑工事。之前,我们已经连围头城遗址的石头都挖走了。你知道吗?围头城是明朝洪武年间与金门城同时建造起来的,防倭寇来骚扰。当时我们却不得不把那块残存的城墙石头挖去做防炮工事!

我(19)58年参战,(19)58年入党。当年我在鹰厦铁路工地就申请入党,因有华侨关系,(组织上)不敢批,现在一打报告,立即就批,算不算火线入党呢?我看差不多。入党以后,我做一任民兵连长兼指导员,当了“铁民校”的政治校长,后来又当了围头生产大队的大队长。(19)59年还去福州参加省归侨、侨眷建设社会主义积极分子代表大会。

我和吴秀绢是1960年年兜日(除夕)结婚的,洪我洲也是这一天结婚的。我和他同岁,同时入党,又同年同月同日结婚,实在是很巧。

(按:本文口述于2008年4月1日,围头村。)


· 吴秀绢口述历史 ·

吴利说的基本是事实,在我面前他不敢乱说。我补充一下:……开头我是疏散组的,负责疏散群众,任务完成后就留下来,参加救护队,学包扎。后来调去指挥所做后勤,烧饭、送水,往阵地上送开水、挑冷水,开水给人止渴,冷水给大炮“退烧”,东线、西线,来回跑,成天忙得无时停。当时吴利去西线,在一炮,海军的海防炮打得最厉害。炮声一响,我就抬头看广山,我一颗心都在那里,生怕他吴利有什么闪失……说要往西线送水,我最积极,不管是开水、冷水,我挑起水就跑,到了一炮,看见吴利好好的,这才放下心来。碰到打炮,他只顾扛炮弹,在阵地上来回跑,我们连一句话都顾不得说。有一次他见我在炮位上磨磨蹭蹭的,就朝我大喊一声:“快打炮了你还不快回去!”

有一天,放风筝的人手不够,叫我去帮忙,我起脚就走。比起烧饭、挑水,我觉得放风筝既轻松又好玩,就想同风筝班的去海边玩一回。我和吴婆(吴惠玲)两人抬十几个风筝就往海边跑。金门一发现,就朝我们开炮,一发发炮弹尽在我们附近爆炸,我们赶紧卧倒。我想敌人这是在吓唬我们呢,他要打死我们还不容易,他们的炮打得很准的。他们当官的讨厌我们的风筝,讨厌风筝上捎去的传单,所以他们并不是要打死我们,就是不让我们放风筝,而我们偏要放!这样一想,待炮声停止时,我们又爬起来抬起风筝往前走。

这时,县海防部的王干事追上来,不准我们去冒险,让我们先到海军的掩蔽部去避一避,待炮完全停了再去放风筝。当时已经日罩头,正巧碰上海军开饭,海军见到我们,非常热情,留我们吃饭,我们也不客气,端起碗抓起大馒头就吃,那天吃些什么好菜,忘了,只晓得放风筝的经常去海军那里蹭饭吃,风筝班的这个小秘密我早就识破了。

后来,吴利调去独立班当班长,我也要求去独立班。领导上一下子就批准,似乎是有意成全我们,让我们有机会待在一起。独立班的武器只有几支步枪,只有我背的是卡宾枪,卡宾枪比步枪轻巧又好看,我人小,背卡宾枪正合适。显然这是吴班长对我的照顾,不过同志们都很大度,并不眼红,更不会说三道四。

我在大路头放哨,有一回,部队一个记者来,我拦住他,要看他的证件,他也不生气,把证件掏给我看,还冲我笑笑。第二回他再来时,还给我照相,回去不久就把照片寄给我。不过我在大路头放哨,也得罪许多人——碰到疏散出去的人要回家来挑东西,没有路条我就不放行,现在想起来很不该,乡里乡亲的,何必那么认真呢!

在独立班,白天放哨,晚上还要在指挥所看电话哨(值班看电话),一班两个人,值两个钟头的班。有一天晚上,我和吴秀琴值同一班,我们打瞌睡,恰好吴利放海防哨回来,被他看到,隔日他就写大字报去贴,批评我们。秀琴说,我们都是好同志、好战友,有什么话不好说,非得去贴大字报!为此我也很生气,这个憨大呆!

好了,不说那个独立班了,还是说说我们“八姐妹班”吧!当时,我们有8个女民兵住在新民村隔壁的周诗楼,同一间宿舍,过着集体生活,都是黄花闺女,最小的吴惠玲,才16岁。可想而知,这几个女孩子凑在一起会是怎样一种样子呢?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可不是吗,我们整天嘻嘻哈哈的好快活!尽管炮火纷飞,我们都不当一回事,该干嘛干嘛。有人说我们是战地上的花蝴蝶,不对,我说我们是“飒爽英姿五尺枪”的女民兵!有一次,在东线的东村打靶,全大队的民兵都来看,我用步骑枪打一个点射,打完以后,报靶的小红旗连举3次,三发三中!那天,我们八姐妹都取得好成绩,有个记者说我们是“八姐妹班”。这个“八姐妹班”就这样叫开了,这是那个记者号的,并不是领导命名的。那么这八姐妹都是谁呢?我想想,哦——是吴秀敏、秀英、谢怡冷、蔡毓彬、谢宝月、吴惠玲,还有惠珍和我。当年那个记者说要给我们写一本书,我们一听都打哈哈,不当一回事。

有一天,陈淑泉带我们女民兵去东线陆炮四炮学开炮,走到大路头,金门突然开炮,一口气打了三四十发,等炮停了我们才去学炮。回来看见一间厝起火,是被炮打中的,大家都在救火,我们也都去参加救火。

(电话铃响)……对不起,我接个电话。

——是我女儿亮亮打来的。我有3个女儿、2个儿子,大儿子13岁时去海里泅水,殁了……亮亮是最小的女儿,(20)03年嫁到台湾彰化去,女婿是个工人,他当过台湾空军仪仗队的仪仗兵,个子高高的,很帅!亮亮个子也高,两个人很般配。女儿女婿同在一个工厂打工,都很打拼,邻里乡亲都夸亮亮又贤惠又勤劳。他们有两个孩子,大的是男孩,10岁;小的女孩,7岁。亮亮一到星期天就给我打电话,我耳聋,她讲话声音要很大,给我打一次电话很吃力,她并不怕麻烦,照样很准时地给我打电话。

他们一家子常常是孩子放暑假时回到围头来度假,那年第一届返亲节回来过,今年七月初七第二届返亲节他们还会回来。不过胜利是旧历六月十五日生日,如果亮亮回来给她爸过生日,那返亲节就不可能再回来。

我看了挂历,七月初七恰好是新历的8月23号,你说巧不巧!算起来“八二三”到今年54年了,我们围头在今年的“八二三”举办第二届的返亲节实在太有意义了——“八二三”的那一页历史已经翻过去了,现在我们要好好过过这个“两岸一家亲”的返亲节!

(按:本文根据2008年4月1日第一次口述、2012年5月7日第二次口述整理,围头村。)




围头·海峡第一村·公众号

编辑|吴雅妮

一审|谢清泉、吴宏霈

二审|吴雅诗

三审|洪水平

围头海峡第一村
“海峡第一村 美丽新围头”——围头战地文化渔村官方微信,即刻关注随时知厝边大小代,及时了解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新鲜事! 新浪微博@围头战地文化渔村 www.weitoucun.com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