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汽车集团第三季度财报揭示了其营业利润与利润率遭遇了新冠疫情爆发以来的最大滑坡。10月30日发布的财报数据显示,该季度营业利润急剧下滑42%,仅录得28.6亿欧元(约31亿美元),营收虽维持在785亿欧元的高位,但营业利润率却萎缩至3.6%的低位。与去年同期相比,税后利润的跌幅更是触目惊心,超过了60%。大众乘用车这一核心品牌更是挣扎在微利边缘,三季度的盈利能力勉强维持在2%的水平。
面对这一严峻形势,大众汽车集团首席财务官阿诺·安特利茨坦诚地指出,高昂的运营成本、低迷的市场需求以及对电动汽车等新兴领域的巨额投资是拖累盈利的主要原因。特别是电动汽车转型的成本压力,已使大众品牌九个月的盈利承受巨大负担。据悉,大众已为此投入了49亿欧元,导致核心部门的息税前利润截至9月底仅剩13亿欧元。
此外,大众在中国市场的业务表现疲软,也成为财报的一大拖累。面对成本压力,大众汽车集团不得不两次下调本财年的盈利预测,将销售目标锁定在3200亿欧元,利润率目标调整为5.6%。然而,这一目标在安特利茨看来,仍远低于大众集团的真正潜力。
在此背景下,大众汽车集团迫切需要大幅削减成本、提高运营效率。为此,公司已制定了高达100亿欧元的降本计划,预计将通过大规模裁员、降薪以及关闭至少三个工厂等措施来实现。周三,IG Metall工会与大众管理层就新的内部集体谈判协议进行了第二轮谈判,最终确认工资和薪水将统一减少10%,这一变动将波及14万名工人。
尽管面临重重挑战,大众汽车集团仍对未来充满信心。随着新车型陆续投放市场,大众预计年底业绩将有所提振。特别是西欧市场的订单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9%,为最后一个季度带来了积极信号。大众集团预计,2024年全球交付量将达到900万辆左右,虽略低于2023年的924万辆,但大众品牌正朝着2026年利润率达到6.5%的目标稳步前进。
在中国市场,大众汽车集团也在积极寻求变革。一方面,加强本土开发能力,如成立大众汽车(中国)科技有限公司,加速数字化技术的集成;另一方面,通过与本土汽车制造商的合作,为集团产品组合带来新鲜血液。大众与小鹏汽车、奥迪和上汽集团的合作项目正稳步推进,预计将于2026年落地。同时,大众在中国市场的新品研发速度已压缩至30个月,计划在2026年至2027年间推出40款新车,其中20款为混动车型,以丰富的产品线应对市场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