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位程序员吐槽,说自己被捞女给赖上了。。
网友表示,认识了一位女生一年多,没想到最近发现她背后竟然有10多万的网贷! 这姑娘竟然能在和他聊到这个话题时淡定地说:“没事,这些都跟彩礼有关,帮我还一下呗。”
这位朋友一听,立马瞪大了眼睛:你说啥?一堆负债,还想让我来帮忙?他直接告诉她:“我不会娶一个负债累累的女的,你去找你父母吧。”结果,姑娘不仅没走,反而赖在他租的房子里不肯离开。每次下班回家看到她那一张脸,真是想摔电脑的心都有了。
这简直是对程序员最大的“bug”啊!人家就像个无解的无限循环,明明已经给了最清晰的指令:走!可她偏偏在代码里不退出。😤
说实话,解决这种问题的关键还是得下定决心:“这个人已经不是我需要的人”,接下来直接断联,不再理会她的“bug”,逼她自己删除。
这年头,不能让“捞女”浪费更多时间了,要不然你就真成了冤大头了。。。
大家有类似的情况吗?来聊聊
算法题:树节点
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在程序员日常面试中频频出现的“老朋友”:树节点问题。
虽然树结构对于很多新人来说看起来有些复杂,但其实只要掌握了基本的思路,就能轻松应对。
树,这个结构听起来有点“虚无缥缈”,其实它是由节点组成的每个节点都有子节点,就像你在朋友圈里看到的“树状图”一样。每个节点可能又有自己的子节点,一直到最底层的叶子节点。简单来说,树就像是一棵没有“根”的家谱。每个节点有两种关键属性:值(也就是数据)和指向子节点的链接。
树的基本结构
树的每一个节点都是由数据和指向子节点的指针组成的。在Java中我们一般会定义一个节点类,里面有一个数据字段和两个指针字段来指向左右孩子。对于二叉树来说,就是左右子节点。如果是N叉树,那就可能有多个子节点指向数组。
看下面这个简单的树节点类:
class TreeNode {
int val;
TreeNode left;
TreeNode right;
TreeNode(int x) {
val = x;
left = null;
right = null;
}
}
这个类定义了一个树节点,它有一个整数值val
,以及两个指针left
和right
分别指向左右子节点。在二叉树中,我们就通过这种方式来递归地构建树。
树的遍历
树的遍历是解决树节点问题时最常见的任务之一,遍历方式主要有三种:前序遍历、中序遍历和后序遍历。每种遍历的顺序不同,我们来简单分析一下:
前序遍历(Root, Left, Right):先访问根节点,再遍历左子树,最后是右子树。 中序遍历(Left, Root, Right):先遍历左子树,再访问根节点,最后遍历右子树。 后序遍历(Left, Right, Root):先遍历左子树,再遍历右子树,最后访问根节点。
你可能会问,为什么要使用不同的遍历方式?这就好比你去菜市场买菜,有的人喜欢先挑最便宜的(前序),有的人喜欢看好所有菜品再下手(中序),还有的人喜欢最后一步看清楚才能做决定(后序)。不同的遍历方式在实际问题中会用到不同的场景。
代码实现:
前序遍历的递归实现:
public void preorderTraversal(TreeNode root) {
if (root == null) {
return;
}
System.out.print(root.val + " "); // 先访问根节点
preorderTraversal(root.left); // 然后是左子树
preorderTraversal(root.right); // 最后是右子树
}
中序遍历的递归实现:
public void inorderTraversal(TreeNode root) {
if (root == null) {
return;
}
inorderTraversal(root.left); // 先左子树
System.out.print(root.val + " "); // 然后访问根节点
inorderTraversal(root.right); // 最后右子树
}
后序遍历的递归实现:
public void postorderTraversal(TreeNode root) {
if (root == null) {
return;
}
postorderTraversal(root.left); // 先左子树
postorderTraversal(root.right); // 再右子树
System.out.print(root.val + " "); // 最后访问根节点
}
二叉树的深度
除了遍历,另一个常见的树节点问题是计算二叉树的深度。二叉树的深度就是从根节点到最远叶子节点的路径长度。你可以通过递归来计算深度。这里有一个递归解法:
public int maxDepth(TreeNode root) {
if (root == null) {
return 0;
}
int leftDepth = maxDepth(root.left); // 左子树的深度
int rightDepth = maxDepth(root.right); // 右子树的深度
return Math.max(leftDepth, rightDepth) + 1; // 返回较大的深度
}
这个算法的思想非常简单:对于每一个节点,我们计算它左子树和右子树的深度,返回最大的深度加1。
树的最小深度
计算树的最小深度略有不同,最小深度是从根节点到最近叶子节点的路径长度。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某个节点没有左子树或右子树,我们只需要计算另一边的深度。代码如下:
public int minDepth(TreeNode root) {
if (root == null) {
return 0;
}
if (root.left == null && root.right == null) {
return 1; // 如果是叶子节点,返回1
}
if (root.left == null) {
return minDepth(root.right) + 1; // 只有右子树
}
if (root.right == null) {
return minDepth(root.left) + 1; // 只有左子树
}
return Math.min(minDepth(root.left), minDepth(root.right)) + 1; // 两者较小的深度
}
小结
树节点问题,看似复杂,但其实只要掌握了树的基本结构、遍历方式和常见的深度计算方法,你就能轻松搞定。
对编程、职场感兴趣的同学,可以链接我,微信:coder301 拉你进入“程序员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