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牵挂的村庄|涅槃重生满庭芳

文摘   2024-11-01 15:22   山西  

阅读时间:10分钟    全文字数:3070字

镜头回放:

2022年1月26日,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山西省霍州市师庄乡冯南垣村,察看灾后恢复重建情况,了解群众生产生活。习近平指出,要统筹灾后恢复重建和乡村振兴,加强流域综合治理,补齐防灾基础设施短板,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带领人民群众用勤劳双手重建美好家园,用不懈奋斗创造幸福生活。

山西霍州,太岳山区腹地。

2022年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乘车沿着崎岖的盘山雪道,一路向上,来到黄土塬上一个叫冯南垣的小村子。

村里人说,冯南垣村算是霍州地势最高的村子,村里很多老乡都习惯住窑洞。这里的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老人们念旧,还守着祖辈生活的地方。
然而,2021年10月初,山西遭遇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强秋汛,冯南垣村是受灾较为严重的村子之一,住了几十年的窑洞出现裂缝、甚至坍塌。
大雪中,总书记看望慰问受灾群众并指出,要统筹灾后恢复重建和乡村振兴,加强流域综合治理,补齐防灾基础设施短板,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带领人民群众用勤劳双手重建美好家园,用不懈奋斗创造幸福生活。
冯南垣村咋样了?两年多来,不少人在问。作为总书记考察调研过的村庄,冯南垣村备受关注。

冯南垣村变了!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怀支持下,冯南垣村涅槃重生、势头旺盛、前景可观。冯南垣人也铆足一股劲儿,要把冯南垣村打造成山西乡村振兴新样板。


重生


说到重建,就不得不提一个人,他叫师军平。师军平是冯南垣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见证着冯南垣村灾后恢复重建的点滴变化。
“当时,我们村共有151户366人,在遭遇持续强降雨后,全村有31户窑洞需要修缮加固、12户需要重建。看到这些情景,我心里特别难过。”师军平说。
“第一时间,党的关怀温暖了我们。我们住进了临时集中安置点,政府承诺将帮助受灾户重建房屋,并保证2022年春节前入住。很快,冯南垣村灾后恢复重建指挥部成立,驻村工程队打地基、拌水泥、垒围墙。”师军平说。
村民师红兵是受益者之一。在2021年那场灾害中,师红兵家的4孔窑洞全都塌了,只剩下角落那间红砖砌的小厨房。灾后重建中,政府补助、各方帮忙,院子里新建了两间装配式住房。2022年元旦前夕,师红兵全家已经搬进新房。
总书记冒雪来到师红兵的新家——冯南垣3号院。总书记边走边看边问,特别关注重建住房的质量。师红兵专门给总书记介绍了这两间“新式”住房,房子材料好,不怕下雨不怕地震,又结实又暖和,比过去的老窑洞不知道好了多少。

师红兵说:“离开我家前,总书记说,‘你有什么困难你提出来,各级政府会帮你解决。’我说在党的领导下、在您的领导下,我们的日子会过得更加红火!”

两年多来,冯南垣村秉持“共建美丽乡村、共享美好生活”的宗旨,带领村民重建美好家园,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发生着变化,一个个规划从蓝图变为现实。

冯南垣村先后新修建3公里循环路,改造4.2公里沿线排洪渠、铺设11公里污水管网、新打1眼机井、栽植30万株绿化苗木,所有农户屋顶安装了“光伏+空气能”清洁取暖设备,村里安装了路灯,实现了5G信号全覆盖。

在此基础上,冯南垣村还集中开展了人居环境整治活动,以“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为主攻方向,向“脏乱差”亮剑。随着固体垃圾处理站及污水管网建成,村内旱厕全部改造完成,村民生活污水纳入管网系统集中处理。

变化是冯南垣村的主色调。为了发挥引领作用、带动区域发展,霍州市对冯南垣村的重建作出了整体谋划,编制了《冯南垣片区建设总体规划》,核心理念是:坚持尊重乡土风貌,不搞大拆大建,留住乡土味、乡亲味、乡愁味。


业兴


在师红兵家里,墙上挂着一幅幅照片,记录着习近平总书记到冯南垣村的历史瞬间。每每介绍这些照片,师红兵满脸写着喜悦和自豪,尤其是介绍总书记亲手制作如意枣花年馍、在登高馍上点红枣的那一张。

蒸年馍是霍州的年俗,年馍也成为霍州具有代表性的特色食品。蒸霍州年馍的工序繁复,蒸年馍的面粉必须是自家新打的麦子,还要准备好红枣、各色豆子。捏、搓、拉、卷、点、压……一道道工序下来,才能做成造型各异的年馍。

随着霍州年馍这种兼具艺术性的民间食品“走红”,霍州市抢抓历史机遇,加快推进霍州年馍产业化的重要布局,冯南垣年馍加工坊应时而生。

陈杏娥是村年馍加工坊负责人,她带领十几个姐妹蒸出来的年馍,已经销往北京、上海等大城市。2023年,村年馍加工坊总产量18万公斤,效益可观。

为了更好地宣传霍州年馍,冯南垣村还建起年馍体验馆,来这里的游客不仅可以吃到香甜的年馍,还能动手体验制作,年馍成了冯南垣村的特色产业。2023年5月,在中国国际粮油博览会上,霍州市被正式授予“中国年馍之乡”牌匾。

依托“中国年馍之乡”国字号名片,霍州市与科研院所合作,攻克了年馍保质期短的技术难关,使年馍保质期在常温下延长至一个月以上,实现了年馍可以全年卖、全国卖。当地企业还研发推出“年馍蛋糕”系列产品,颇受消费者青睐。

年馍产业是个缩影。

灾情过后,山西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在冯南垣村开展了特色产业提档升级示范项目,针对冯南垣村及师庄乡旱地麦田土壤肥力低、产量低而不稳等特点,通过新品种筛选种植和富硒栽培等技术,亩产最高可达900斤。

同时,冯南垣村通过盘活土地资源,建起占地2000多平方米、可饲养800多只肉羊的羊场,建设了8个蔬菜大棚,种植西红柿、黄瓜、彩虹西瓜等无公害绿色蔬果。承包户说,蔬菜供不应求,一年下来,能盈利七八万元。

冯南垣村农文旅融合也是可圈可点。2022年,冯南垣村建设了新村一条街、文化一条街、美食一条街,同时启动老街风貌恢复改造、精品民宿、知青食堂、美食中心、游客接待中心、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建设。

经过大家的不懈奋斗,如今的冯南垣村,不仅成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还是红色教育基地。现已建成初心讲堂、初心小院、连心广场、知青大院等,打造集展览展示、研学参观、红色教育、旅游观光等于一体的乡村振兴示范村。截至目前,冯南垣村已接待参访单位500余家、干部群众32万人次。


民富


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
令人振奋的是,2023年春节期间,霍州市在冯南垣村举办“冯南垣上过大年”系列文化活动,从腊月二十三持续到正月十六,吸引游客超20万人次。
“没想到,‘冯南垣上过大年’活动,竟然这么热闹。除了有社火表演、打铁花等节目外,游客还能参与剪窗花、捏年馍等活动。白天村里人山人海,村民们把小吃摊搬到街上,一天下来收入真不错,那才叫一个红火。”师红兵的老伴朱海丹说,“托总书记的福,大伙儿的生活一年比一年好!”
乡村发展得好不好,村民最有发言权。人口“回流”现象,正成为冯南垣村繁荣的生动注脚。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回乡扎根,激活了乡村振兴的“细胞”。
如今,冯南垣村在外务工的村民纷纷返乡,有发展庭院经济的、有搞运输的、有搞装修的、有开便利店的、有开饭店的、陆续有20多位村民回乡创业。
村民师亚平就是其中一位。他在外打工14年,于2022年回家乡开了个饭店。他说,在村里就能赚到钱,省去了东奔西走去谋生,希望冯南垣村发展得越来越好,人气越来越旺,村民生活越来越富裕,这样才能不负总书记的嘱托。
除了创业外,还有不少村民是在特色产业链前端务工,比如蒸年馍、管理蔬菜大棚、饲养肉羊等。村民朱芳花说:“我在大棚里干活,3个月下来,挣了七八千块钱。在家门口上班,时间相对自由,顾家挣钱‘两不误’。”
殷殷嘱托,言犹在耳。两年多来,冯南垣村“两委”牢记总书记的嘱托,紧紧扭住打造“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这个“牛鼻子”,因地制宜推进产业振兴,让乡亲们的日子美起来。瞻望未来,勤劳的冯南垣人定能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朝民


原标题:涅槃重生满庭芳——回访山西省霍州市师庄乡冯南垣村

  来源|农民日报
  监审|冯耀斌
  责编|冯晓君


山西农业农村发布
山西省农业农村厅官方公众平台,第一时间发布山西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政策、重要文件、省农业农村厅政务动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