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邓稼先事迹和“两弹一星”精神
机研231党支部、机研42党支部、24国商硕士第一团支部组织生活
2024年10月11日,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与南开大学国际商务1班于清华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206教室及线上腾讯会议举办了一场跨支部的党团组织生活,主题为“学习邓稼先事迹和‘两弹一星’精神”。
此次活动由机研231党支部、机研42党支部及24国商硕士第一团支部联合组织,旨在通过学习和缅怀邓稼先等“两弹一星”元勋的事迹,进一步巩固和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题教育成果。活动由机研231党支部书记田鑫、机研42党支部书记岳源和24国商硕士第一团支部书记米淼共同主持。
党支书田鑫带领与会同志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两弹一星”精神的讲话内容
会上,首先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两弹一星”精神的系列讲话和回信交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两弹一星”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的重要精神动力。大家在学习讲话精神中深刻认识到,“两弹一星”精神不仅仅是对历史的缅怀,更是对未来的激励,这种精神包含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核心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正是这种精神,让我国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完成了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卫星的研制,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历史性跨越。
党支书岳源带领与会同志
学习学习邓稼先同志主要事迹
参会党员深入学习了邓稼先的感人事迹。作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的主要研制者之一,邓稼先为我国的核武器研制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两弹元勋”。他与团队成员一起用6年时间于1964年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又在不到3年的时间内于1967年成功研制出第一颗氢弹。他不畏艰难,勇担重任,多次亲自参与核试验,为我国的国防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邓稼先不仅是科学家,更是一位无私奉献、勇于担当的爱国者。
最后,会议特别介绍了“两弹元勋”中的清华人和南开人。这些杰出的科学家包括邓稼先、钱学森、郭永怀等前辈,他们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隐姓埋名,甘于奉献,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为“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提供了大量人才支持,23位“两弹一星”元勋中有14位毕业于清华大学,5位毕业于南开大学。
清华大学机研231、42党支部与南开大学24国商硕士第一团支部进行交流学习
本次组织生活设置了一个深入交流与学习的环节,旨在增进相互理解,共同提升思想境界。交流会上,双方党员及团员围绕“两弹一星”精神的时代价值与现实意义展开了热烈讨论。来自清华大学的同学们分享了他们对“两弹一星”精神中爱国情怀、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等核心内涵的深刻理解,并强调了这些精神在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中的重要作用。
南开大学的同学们则结合自身的学习体会,谈到了“两弹一星”精神在国际视野下的独特魅力。他们认为,这种精神不仅是中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的重要精神动力,也是全人类共同追求科学真理、探索未知世界的宝贵财富。
通过本次跨支部组织生活,大家不仅重温了“两弹一星”精神,缅怀了邓稼先等科学家的光辉事迹,更进一步坚定了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的决心。全体与会人员表示,将继续以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文稿 | 黄磊
图片 | 机研231党支部、机研42党支部
排版|岳源
审核 | 王健健、钱泓宇、田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