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柱荣
机械工程系设计工程研究所2020级直博生,师从刘莹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航空发动机深槽端面密封。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2篇、获评清华大学学生实验室建设贡献一等奖。连续4年担任清华大学“双肩挑”政治辅导员。
01
在课题组中成长:
共同聚焦关键零部件“卡脖子”问题
研究生入学后,梁柱荣有幸加入了清华大学高端装备关键基础件与增材制造团队,参与航空、核电等领域重大装备关键零部件的研究。梁柱荣所在的刘莹老师课题小组并不是一个庞大的团体,但个个都是“精兵强将”,且怀揣着同样对突破“卡脖子”问题的研究热忱。在刘莹老师的带领下,梁柱荣深入参与了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重大专项基础研究项目,开展了航空发动机动密封的理论和实验研究。每当梁柱荣遇到困难,刘莹老师总是第一时间给予指导,同学们也纷纷出谋划策。团队师生各有分工但又通力合作,共同取得了一个个研究突破。2022年春节,担任北京冬奥志愿者的梁柱荣同学没有回家过年,刘莹老师得知后第一时间邀请他到自己家里一起看春晚、跨年,课题组是梁柱荣温暖的港湾。研究生期间,梁柱荣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2篇、获评清华大学学生实验室建设贡献一等奖,授权数项专利,这些成果都得益于课题组的培养。在课题组中,梁柱荣不仅收获了知识与能力,还收获了温度与信念,“大国重器”的研究背景更是让他心怀“国之大者”,树立远大理想。
梁柱荣(左1)所在的课题小组师生合影
02
在校系组织中成长:
在“育人”中“育己”
四年来,梁柱荣一直担任“双肩挑”政治辅导员工作,在校系不同组织的不同岗位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为同学服务。在不同的社工组织中,梁柱荣最大的体会是“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个人无法开展的事情,一个集体却可以高质量地完成。机械系党委学生组、八字班本科生、系团委,校团委社团部、组织部、文体部……回想起在不同的工作岗位,梁柱荣最难忘的并不是那些“工作数据”或“合照时刻”,而是在数不清的岁月里、在一件件困难面前,身边的同学给了梁柱荣坚实的支持,集体给了梁柱荣坚定的信念,让他踔厉奋发,充满力量,克服一个个困难,在集体中创造“不可能”。学生节、社会实践、社团建设管理、班团集体建设大讨论、新年联欢晚会……是集体的智慧和拼搏化作了那些令人热泪盈眶的瞬间,让梁柱荣不断锤炼做人做事、谈心谈话、带队协作、守正创新的本领。
梁柱荣在校系组织中成长
03
在党组织中成长:
不忘初心,践行青春誓言
每当梁柱荣迷茫时,党组织宛如高大的灯塔,照耀他奋斗的方向——坚持服务人民和同学。尽管党支部内大多数为本科生同学,梁柱荣仍十分积极参与党组织生活,珍惜每一次与其他党员交流的机会,在理论学习等环节面对疑惑不耻下问。思政工作给梁柱荣留下了深刻烙印,梁柱荣在博士毕业年级仍然坚持回到本科生党支书的岗位,担任机1第二党支部书记,希望以更高要求鞭策自己。梁柱荣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冲锋在前,参与了包括建党百年文艺演出志愿服务,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志愿服务,战疫“清”年突击队等多项专项工作。他与其他党员志愿者一同形成了一个个新集体,可能原先不相识,但共同的信念让大家凝聚在一起,共同完成了许多重要任务。党组织始终照亮着梁柱荣工作与生活的阴霾,让他心中有光,砥砺前行,践行清华人的青春誓言。
梁柱荣参与党组织活动和专项工作
04
结语
研究生在读期间,梁柱荣聚焦学习科研主责主业,同时追求个人全面发展。无论是哪方面的进步,都离不开清华集体建设传统的培育和引导。在集体中成长,这是梁柱荣成长的真实写照,也是无数清华人的成长关键词。在未来,更多清华学子将继续发出时代强音,讲好清华集体建设与学生培养的故事,谱写出一段段在集体中成长、与集体共成长的清华佳话。
素材丨梁柱荣
编辑丨管一琳
审核丨王健健 付娜 钱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