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星云大师
一池荷叶衣无尽,数树松花食有余;刚被世人知住处,又移茅屋入深居。──唐.大梅法常
大梅法常禅师年幼时在玉泉寺出家,对禅法特别有志趣,便到马祖道一禅师的座下参学。大梅法常问马祖道一:「如何是佛?」马祖答说:「即心即佛。」大梅法常于言下大悟,后来又移居到大梅山隐居潜修。
唐朝贞元年间,盐官齐安国师座下有一位出家人,因为上山迷路,遇见大梅法常。这位出家人十分讶异在这个僻远山区居然有位隐居的和尚,便问大梅法常:「和尚在此多少时日?」大梅法常不正面回答,淡淡的说:「只见四周青山青了又黄。」出家人又问:「下山的路该向什么方向走呢?」禅师答说:「随着流水去。」
出家人回到盐官国师处,告诉国师他的奇遇,盐官国师说:「我过去在江西曾遇过一个出家人,后来没有他的消息,不知是否就是你所遇见的和尚?我想请你代我转达,希望他能下山接受我的供养。」这位出家人依言上山去延请大梅法常,他仅以这四句诗偈「一池荷叶衣无数,数树松花食有余;刚被世人知住处,又移茅屋入深居」,委婉地回绝了。这四句大意是:
「一池荷叶衣无尽」,一池塘的荷叶,供我做衣服,我就穿用不尽了。
「数树松花食有余」,山上有许多松树,以松花为饭食,就足以让我吃不完。
「刚被世人知住处」,才被世人知道我的住处,来山访问的民众太多、太频繁,干扰了修道生活,怎么办呢?
「又移茅屋入深居」,只好将住处再迁往更深山去。
大梅法常禅师能自修,也能度众;能在热闹道场里,也能到深山无人居住处。不管世间怎么变化,他都是「即心即佛,即佛即心」。如此肯定,如此自尊自重,正是一代禅师的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