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学生会干部受贿并不稀奇,权力与腐败始终如影随形

科技   2024-11-13 12:15   广东  

11月11日,河南信阳市实验高级中学多名学生会干部受贿的新闻引发关注。

该中学发布通告,将对涉事学生进行进一步处理。

当地教育局表示,警方已介入调查。

学生受贿的报道屡见不鲜,安徽怀远县13岁小学生副班长受贿2万元的案例曾被央视报道。

这并非个例,也不会是终点。

一、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

成人眼中的权力是谋财、谋官职、谋工作、谋便利。

孩子眼中的权力则更单纯,集中于谋便利,少受欺负,多受认可。

知乎上曾有热帖讨论“儿子从纪律委员调到副班长,是升还是降”等话题,网友的深入剖析令人啼笑皆非。

可见,学生干部身份备受家长和学生重视。

即使成绩优异,也需要一官半职,哪怕是虚衔。

几道杠少年代表的不仅是优秀,更是权力。

学生时代的几道杠似乎预示着未来发展高度,至少在部分学生和家长心中如此。

二、权力监督的真空地带

学生干部拥有一定权力,例如检查衣着、考勤、作业、纪律、管理手机收费等。

住校学生涉及的事务更多。

这些琐碎的权力依附于学校的严格管理:校长管理老师,老师管理班干部,班干部管理学生。

一线的班干部拥有最大的自由裁量权,这是腐败的温床。

权力本身并不可怕,腐败也不可怕。

比权力真空更可怕的是监督的真空。

学生干部的权力未被重视,他们也未被纳入监督范围。

监督缺失助长了腐败,他们的权威逐步建立,最终成为羊群中的狼。

老师们却将这些狼当作牧羊犬,而这些狼更像是狡猾的狐狸,典型的两面人。

中小学生的腐败往往伴随着校园霸凌。

三、官场文化的提前渗透

近年来,模仿领导视察、官员受贿、官员开会的短视频层出不穷。

学生们模仿得惟妙惟肖,抓住了某些精髓。

这些精髓可能在他们未来的工作中得到实践。

中小学生受限于认知和时间,尚未有组织地展现对官场文化的理解,也不会将自身行为与腐败联系起来。

但他们心中都藏着做“大哥”的想法,并提前付诸实践。

到了大学,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

从入学开始,他们就与权力交锋。

例如,加入学生会和社团需要学生干部经历,热门岗位需要推荐。

谋取班干部职位也需要一番心思。

这些都与权力相关。


大学的廉政教育流于形式,效果有限。

学生们尚未真正体会权力的能量,在校园生活中也并非与腐败绝缘。

只谈问题不谈对策并不合适,但这确实是一个难题。

事不关心,关心则乱。

要管就会伴生权力,不管就没事。

该学习的学习,该玩耍的玩耍,自由生长,岂不快哉?

但这只是理想状态。

现实中,家长和教育部门都高度关注。

该如何应对?

点赞,在看,转发支持!

狼哥天下视角
深入剖析社会民生,敏锐捕捉时代热点,以独立思考洞察天下万象,与您共同见证每一个重要时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