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彭德怀出席一野二兵团的会议时,登主席台前为何发怒了?

文摘   2024-11-04 02:35   广东  

1949年末,新中国的诞生如一颗耀眼的明星点燃了整个国家。在这个历史性的时刻,人们沉浸在胜利的欢庆之中,无尽的热情涌动。

全国各地的人们激动地庆祝这场来之不易的伟大胜利,对新中国充满信心与期待。

一野二兵团举行了一场庆功扩大会议,彭德怀亲临现场,洋溢着愉悦的笑容。这位半生戎马的将军,一路走来风雨兼程,历经生死考验,如今却能在胜利的庆典中心怀感慨。

当彭德怀踏入兰州会场,笑容如阳光一般温暖,手臂不停地挥动,向着各个方向示意,仿佛要将满怀的欢愉与感激传递给每一个与会者。在他的眼中,会场上的每一位将士都是他长时间以来的战友,共同挑战战火烽烟,见证了一野的坚持与奋斗。

突然间,一声高亢的呼喊划破会场的喧嚣:“彭总到了!”这一声呼喊宛如引爆的烟花,立即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会场上骤然响起的掌声和欢呼声,仿佛是一种热烈的交响乐,将整个氛围推向高潮。



彭德怀心中感慨万分,这一刻的热烈欢呼并非只是为他个人而来,更是对一野的英勇奋斗的最真挚认可。他从未忘记一野的将士们,那些在艰苦的大西北战场上奋勇杀敌的英雄们,是他们的坚守与付出,才有了今天的胜利。

深深地鞠躬,彭德怀表达出内心的激动和敬意。在这个喜庆的时刻,他深深感受到一野战友们的众志成城、共创辉煌。他心怀感激,朝着主席台的方向迈进,笑容中透露出一种坚定而豁达的领袖风范。这不仅是他个人的胜利,更是一支军队的胜利,更是新中国的胜利。

彭德怀深情地凝视着在场的每一位战士,真挚而坚定地说:“正是因为有了大家在战场上的无私奉献与坚持,我们才能享受到今天的和平与安宁。”他的声音仿佛穿越了岁月的风雨,打动了每个人的心灵。

这慷慨激昂的言辞让现场陷入了一阵雷鸣般的掌声,犹如对战友们默默奉献和无私牺牲的最真挚的致敬。站在会场的许多将士眼眶湿润,泪光闪烁。这不仅是对彭德怀的言辞感慨万分,更是对过去那段在战场上九死一生、饱受磨难的岁月的一次深切回顾。

这一刻,人们感慨万分,明白着和平的来之不易。这并非空洞的陈词滥调,而是对那段厮杀与拼搏的岁月的真切铭记,是对每一位为和平献出青春与生命的英雄们的崇敬。

彭德怀却意外地收敛了脸上的笑容。他的眉头微微皱起,目光如炬地扫视着主席台上的毛主席和朱德元帅的画像,仿佛在寻找着什么。突然间,他的手指指向主席台的一侧,声音中带着怒气:“把那个主席旁边的‘猪头’摘下来搬走!”



这一声怒吼犹如一道震撼的雷鸣,立刻使整个会场陷入了沉寂。尽管彭老总的命令无人敢违背,但在这短暂的瞬间,将士们却陷入了一片迷茫。眼神四处游离,彼此交换着犹豫的眼神,仿佛在默契地传递一种不安。

就在这时,时任第一野战军第2兵团司令员的许光达站在彭老总身侧,却愣住了。他此前对这次会议的准备非常充分,多次亲临现场,生怕有任何细节疏漏。按照一贯的惯例,会议上主席台挂有毛主席和朱德元帅的画像是理所当然的,许光达并未有异议。

许光达的决定不仅仅是出于对彭德怀个人的尊重,更是基于深刻的历史认识和对军中关系的精准把握。

首先,彭德怀在军中的崇高地位不可忽视。无论是在红军时期还是在解放战争时期,彭老总一直担任要职,几乎可以说是毛主席和朱德的得力助手。他的军事才华和领导能力备受赞誉,他所经历的红五军的创建和战斗经历,使得他在军中的声望高于寻常。

其次,彭德怀作为井冈山早期的领导者和军队创始人,与毛主席、朱德元帅并肩战斗过。红五军的创建和井冈山时期的合作,使得他与毛主席、朱德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战友关系。在军队文化中,这样的共同经历赋予了彭德怀独特的历史地位,让他在毛主席和朱德之后,却也是毋庸置疑的重要人物。

最后,这次会议是一野二兵团的扩大会议,而在一野中,彭德怀的威望无人能敌。他是一野将士们共同的战友、同志,深受他们的尊敬和爱戴。从情感的层面上讲,将彭老总置于毛主席和朱德之后,体现了一野将士对彭德怀的深厚感情和对他在军队中的卓越贡献的认可。




许光达作为此次会议的主办者,其对事务的安排是基于多方面的考虑。由于未征得彭德怀的同意,直接将彭老总的画像挂在主席的旁边,引起了一场出乎意料的风波。

彭德怀即将登上主席台时,他震耳欲聋的怒吼回荡在会场上空。画像被安排在毛主席旁边的事实成为了导火索。彭德怀以惊人的语气称自己的画像为“猪头”,这一言论让在场的将士们感到一阵诧异与困扰。即便是许光达,这个曾经见过大场面的经验丰富者,在未预料到彭德怀会因此事如此大怒的情况下,一时也无法反应过来。

在许光达明白事态的紧急性后,他迅速下令将彭德怀的画像取下,这才使得场面稍显平复。将士们也因此找到了主心骨,积极着手处理这一突发情况。彭德怀见自己的画像被取下后,脸色略显缓和,他深情地对在场的将士说:“我彭德怀吃过多少干饭,敢将画像和毛主席、朱德总司令的画像挂在一起?”


这句话如同一颗沉重的巨石,砸在了原本平静的湖面上,激起了一片涟漪。在场的所有将士们都在这一刻对彭德怀产生了更加深刻的敬意。这位战功赫赫的军事领袖,不仅在战场上英勇无畏,而且在对待军队的尊重与原则上也表现得毫不妥协。

随后,彭德怀继续对许光达说道:“我曾明确说过,不允许挂我的画像,你们为何就不听呢?”这一句话仿佛是一记深沉的责问,让许光达陷入沉默。他这才想起,以前二纵挂过彭德怀的画像曾经招致过批评。



这并非是彭德怀第一次对自己的画像表达不满。回溯几个月前,当新疆全境刚刚解放,彭德怀走上街头与群众共同庆祝解放时,一场意外发生了。群众中有人高呼“万岁”,甚至有人携带着一张彭德怀的画像在街上游行。

看到这张画像,彭德怀立即上前准备撕掉,然而这个决定却让群众产生了误解,认为他是破坏分子。围观的人们纷纷走上前,形成了一片骚动。彭德怀尽管脸上带着微笑,但群众们却未能辨认出他的真实身份。就在即将发生冲突的关键时刻,彭德怀打破了沉默。

他笑着说:“你们不要害怕,我希望你们以后不要抬我的画像,要举就举毛主席、朱总司令的画像。” 这番话出口,顿时缓解了紧张的气氛。群众们细心对比了一番,确认眼前的人正是彭德怀,一时间愣住了。随后,掌声响起,这次掌声不再是惊慌,而是由衷的敬意。

这一事件揭示了彭德怀坚持不愿被人挂画像的原因。他的性格刚烈、直言敢说,对于个人崇拜并不欢迎。即便在朝鲜战场上,这一点也没有改变。



1951年,彭德怀率领志愿军在朝鲜战场奋战,尽管百忙之中也亲自到前线看望将士们。一次进山洞看望战士时,看到一张报纸上剪下来的自己画像,他同样要求撕下来,强调挂自己画像的行为是不必要的。

这种坚持源于彭德怀深沉的军人情怀。他注重集体荣誉,更关心士兵们的付出。即便对自己的崇拜,彭德怀都以集体和共产主义的精神为先。


蓝天趣趣谈历史
国内外热点追踪,热点点评,历史军事军情追踪。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