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松:美日,甲午陷阱

财富   2024-09-24 11:25   加拿大  
如松:老大指明方向,降息,下药,割韭菜
如松:中国时机已到,大明星何时站到聚光灯下?

最近一年来的亚太局势耐人寻味。
中国统一台湾的意志不可动摇,但每当台海氛围趋于紧张之时,菲律宾就会在南海加紧活动,目的当然是为了将中国力量吸引到南海。菲律宾背后是美日,这就给外界传递出这样的信息,中国完成统一大业的地点肯定在台海,而美帝则希望将中国的力量牵制在南海,以至于印太司令部司令帕帕罗宣称,美国军舰可以在南海护送菲律宾船只执行补给任务,这是一个“完全合理的选项”,要将中国力量牵制在南海的意图表现的非常明显。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南辕北辙”的现象?

第一个原因应该是军事上的。

台湾海峡呈现东北—西南走向,见下图,长约370公里,北窄南宽,北口宽约200公里,南口宽约410公里,平均宽度只有180公里,平均深度也只有50米,在这样的宽度内,短程导弹、无人机甚至长程火炮等都可以发挥出强大的威力,加上中国有强大制造业的加持,这有利于军事力量和综合实力的发挥。相反,如果美军军舰进入台湾海峡这狭窄的水域内进行武力干预,很可能会面临被大规模击沉的巨大危险,这会招致惨重的损失。在这样的地理条件下与美日交手,中国占有地理优势。
第二是今天要重点陈述的话题,如果台海爆发战争,很可能会波及到周边的日韩等地区,看起来战火是燃烧在东亚,但实质上也燃烧在美国的本土上。
二战结束之后的美国是一个完整的帝国,是巨无霸一样的存在。

二战结束之时美国的GDP占全球的56%,它不仅有强大的军事能力、财政能力、科技创新能力,还有异常强大的制造业能力,这是美帝国的基石。二战结束之时美国占有世界工业生产量的2/3,占世界煤和石油62%的开采量,占世界61%的钢铁产量,美国生产世界上48%的电力和84%汽车,拥有全世界84%的民用飞机。

这时候的美帝国,不仅经济体量是地球上的巨无霸,还拥有强大制造业这个钢筋铁骨。

但战后,尤其是欧洲和日本经过50年代的重建之后,美国的制造业份额就开始不断流失,苏联解体之后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美国的制造业加速流失,全球制造业版图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21年,全球制造业增加值是16.05万亿美元,其中美国制造业增加值为2.5万亿美元,占比15.57%;欧盟制造业增加值是2.53万亿美元,占比也超过15%,德国汽车业在其中起到骨干作用,也有很多德企在细分领域处于全球领军地位;日本制造业增加值是1万亿美元左右,占比6.2%,虽然日本制造业份额不高,但大部分集中在高端领域,比如半导体、新材料、机械、机床、汽车、精密仪器、化工等,日本的隐形冠军企业数量众多;中国的制造业增加值达到4.87万亿美元,占全球的30.34%,比美国、日本、德国、印度的制造业增加值总和还要多。

一旦战争爆发,军事装备、海陆运输装备、电子装备甚至民用装备都会快速的消耗,这种损耗速度是和平时期远远无法相比的,会以井喷的模式放大,这就会在短期内产生巨大的装备补充需求,由于制造业大国对各种装备的补充能力更强,就会体现出更大的优势,甚至直接决定战场的胜负。

如果战争爆发在台海或东亚,由于双方是短兵相接,装备消耗速度是飞快的,很可能是俄乌战争的几倍甚至十倍以上,到那时,一旦日韩也受到战火波及,美国的装备补充能力就会堪忧,这是美国不愿意面对的。或许就因为这个原因,美国国会有专门委员会认为,如果中美双方在1000公里以内交手,美军会战败。因此,从美国人的观点来说,由于南沙群岛距离海南岛超过1000公里,就可以极大地削弱中国制造业的优势,而美日在南海却可以更有效地发挥海空军优势和高精度长程武器的优势,就可以最大限度地争取到地利。

另外一个方面是更重要的,今天的美国已经是“瘸子帝国”。

随着战后制造业的不断外迁,美国已经成为以消费为主的经济体,消费占到美国经济总量的七成左右。既然制造业已经大部分外迁,是什么基础在支撑美国的消费哪?金融资产在其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所以我们经常说,美国已经严重金融化,而股市就是美国最重要的金融资产之一。

目前美股中最重要的蓝筹是科技七巨头,包括脸书、苹果、亚马逊、谷歌、微软、特斯拉和英伟达,在过去两年中正是他们的上涨支撑着标普的上涨,七巨头目前的总市值大约13万亿美元,占到2023年美国GDP的48%!

为了简单阐述问题,我们就以最近一年多以来风光无限的英伟达来说事。

英伟达是一家无晶圆IC半导体设计公司,它在自己的实验室研发芯片,但将芯片制造工序分包给晶圆代工厂,为英伟达代工的是IBM、意法半导体等企业,但基于台湾在晶圆加工领域的领军地位,台积电、联华电子才是英伟达最重要、最核心的代工企业。也就是说,如果台积电、联华电子的产能被摧毁,英伟达就几乎不存在,接近3万亿美元的市值就会成为无源之水。

其它科技巨头也一样,对台湾、韩国、中国制造能力的依赖性也非常强,比如如果没有中国的代工厂,苹果的价值估计至少需要打三四折。

这种现象是可以理解的,无论科技怎么发展,科技公司多么强大,最终都必须建立在强大制造能力的基础之上。

科技企业只是一个方面,当今,军工行业、航空航天行业、自动化行业以及所有传统的行业,都与芯片行业高度融合,都离不开芯片,尤其离不开高端芯片,而芯片制造业主要集中在东亚地区。所以,今天的美国本土经济是一个“瘸子帝国”,他的腿深埋在东亚。

一旦台海甚至东亚地区点燃战火,制造业能力就会遭到严重的破坏,“战火”就会立即燃烧至美国本土上,失去了大部分制造业的支持,美国科技企业的价值将率先暴跌,美国经济会断“腿”,这会迅速导致美国的银行业危机、消费危机和债务危机。2008年宣布破产的雷曼兄弟总负债只有6130亿美元,雷曼兄弟的倒闭直接引爆了美国银行业整体破产的危机,进而引爆了次贷危机。一旦美国经济断“腿”,相关产业链会出现大量的破产,需求市场会出现迅速的收缩,对美国金融业的冲击肯定会超过雷曼兄弟,此时美国政府救还是不救?如果不救,随着经济和消费剧烈收缩,美国政府债务将立即违约,这是美债、美国银行业和美元的全面危机;如果印钞拯救,考虑到美联储的印钞活动并不能修复美国的产业链,即无法完善制造业这块基石,这将立即引爆恶性通胀,而恶性通胀的爆发会让美元和美债立即陷入危机之中。这种情形与次贷危机之后美联储的大印钞截然不同,当时全球产业链是畅通无阻的,美国可以将通胀的压力顺利引导到世界各地,反而与疫情爆发之后的印钞比较类似,通胀立即爆发。也就是说,美国经济和科技企业失去东亚制造业的支撑,无论美联储是否印钞救助,都是美国难以承受的灾难。同时,由于会失去大部分财政和经济的支撑,美军战斗力也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拜登政府不清楚这些问题吗?十分清楚!这就是他们不断威逼利诱台积电、三星到美国建厂的原因,但美国政府可以威逼利诱,可以为这些企业提供土地和巨额的财政补贴,但却无法提供制造业所需的人文基础和产业工人群体。自从产业链外迁之后,美国的产业环境、制造业所需的人文基础和产业工人群体已经遭到破坏,这些因素就制约了台积电和三星等企业的建厂进程。台积电在日本熊本兴建的芯片厂虽然开工更晚,但日前已经投产,而更早开工的台积电美国工厂却连合适的工人都招收不足,根据媒体报道,台积电美国工厂的投产时间还需要推迟两年以上,至于两年之后会怎么样,谁都不知道。除非台积电有本事将自己在台湾的上下游企业和产业工人群体全部搬迁到美国才能让美国工厂立即投产,这种做法成本很高,难度也很大。

当产业环境、产业工人群体丧失之后,要想重建就绝不是一时之功,这是美国政府也无法在短期内解决的问题,所以,美国经济还离不开东亚制造业这条“腿”,美国还要保持“瘸子帝国”的本色。

这是美国不希望台海点燃战火、反而希望将中国军力牵制在南海的根源,尽量让战火远离自己的“腿”。

第三,如果战火在台海或东亚点燃,由于东亚制造业是美国经济的“腿”,战火会自然而然地燃烧在美国本土上。可如果在南海点燃战火,战火反而会在中国点燃。

大陆的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粮食等基础能源和原材料的对外依存度很高,中国对外的贸易量巨大,对外贸易在中国经济中占据着龙头地位,而南海是中国能源进口和商品出口的最主要航道,这就让南海成为中国经济最核心的一块“版图”。一旦南海点燃战火,中国的能源与原材料进口、商品出口都会受到严重的冲击,战火就立即燃烧到了本土上。

虽然台海爆发战事也会影响中国的进出口活动,但影响程度却远低于南海。

这或许就是美国希望将中国力量牵制在南海、甚至将战火引向南海的原因:在台海,中国有地利,在南海,美日菲有地利;在台海,中国强大的制造业可以发挥出巨大的战争潜力,在南海,美国可以发挥出自己海空军和长程高精度武器的优势;在台海点火,战火会自然而然地烧到美国的本土上,在南海点火,战火反而会在中国大陆点燃,……,这些或许就是台海与南海之间的巨大不同。

上述都是个人理解,至于台海和南海的博弈路径,最终还要取决于国家智慧。


《如松看财富之道》销售链接:
http://item.jd.com/12054343.html

《如松看人权货币》销售链接 : 
http://item.jd.com/11993888.html

《如松看货币之道》销售链接 : 
http://item.jd.com/11705115.h


如松
探讨经济趋势和财经趋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