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社会,艺术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对于特殊儿童而言,画画不仅是一种表达自我的方式,更是一种情感宣泄和认知发展的重要手段。2024暑期社会实践期间,志愿团积极开展阳光爱心助残公教活动,实施建立美育平台。
首先,在开始教授绘画之前,爱心小分队需要深入了解每个特殊儿童的具体情况。每个特殊儿童可能有不同的需求,例如自闭症谱系障碍、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或其他发育障碍。了解孩子们的兴趣、情感表达方式以及学习习惯,将帮助志愿者制定更有效的教学计划。通过调整决定教特殊儿童画粘土画。教特殊儿童画粘土画是一项非常有趣且富有创造性的活动,可以帮助特殊儿童提高动手能力、想象力和自信心。增加特殊儿童对美的情感体验,有助于培养他们对美的热爱和追求,进而影响他们的行为和价值观。
对于特殊儿童来说,一个安全和舒适的学习环境至关重要。志愿者选择了无毒、柔软且易于操作的彩色粘土,适合儿童使用。准备一些简单的工具,如塑形刀、滚筒、模具等。并且确保有一个干净、平坦的工作表面供孩子们使用。同时,决定使用温暖的色调装饰教室,并提供柔软可爱的座椅,让孩子们在一个放松的氛围中进行创作。
在教学过程中,小分队选择了简单易懂且安全无害的绘画材料。例如,水彩笔、蜡笔和大尺寸纸张都是很好的选择。这些材料不仅容易掌握,而且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对于一些动作不协调的孩子,志愿团还会提供辅助工具,如夹笔器,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控制工具。
在教授特殊儿童绘画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鼓励他们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志愿者不会过于强调作品的美观与否,而是关注每个特殊儿童在创作过程中的体验与感受。他们常常会问孩子们:“你想用什么颜色来画呀?”或者“这个图案可以换成什么颜色呢?”通过这样的提问,希望能够引导孩子们思考,并增强他们对自己作品的自信心。
新起点,新征程
为了让孩子们更容易获得成就感,志愿者会为他们设定一些小目标。例如,可以从简单的形状开始,然后逐渐过渡到复杂一点的图案。每当孩子们完成一个小目标时,他们都会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让孩子们体会到成功带来的快乐。
新起点,新征程
博爱学校校长梁兵说过“尽管这些残障儿童有点特殊,但孩子们对艺术同样充满渴望、具有感受力。‘阳光美育计划’能让孩子们在艺术的阳光里前行。”
最后,他们让孩子们可以展示自己的作品,与同伴分享创作背后的故事。这不仅能增强孩子们的社交能力,还能让他们感受到被认可与尊重。通过这种方式,他们不仅学会了如何表达自己,也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
例如典型案例——12岁的纪然,她在2岁半被确诊为自闭症,之后就一直在博爱学校进行康复、学习。在长达10年的康复干预过程中,她的语言表达、生活能力等进步很大。她非常喜欢“阳光美育”公教活动。“作为家长希望孩子多多走出去,体验文化生活、提高文艺素养,同时让更多人了解这个特殊群体,对他们多一些包容和理解。”纪然妈妈感慨,“每次活动就像一颗种子,也许将来能发芽,帮助到孩子。”
从美育的角度来看,美育具有打动人、感化人的作用。我国教育家蔡元培曾说:“美育之所以要在学生心情愉悦的时候进行,就是因为美者,循超逸之快感。”通过手工绘画的活动形势培养特殊儿童感知美的能力,可以打动特殊儿童的内心,引起情绪共鸣,让他们受到感染,进而打开心门。所以,美育为特殊教育所带来的不仅是推动特殊儿童审美进步,它还是精神层面上以情绪情感作为语言去与特殊儿童构建联系的桥梁。
此外,爱心小分队还对特殊儿童们平时的康复训练进行参与和帮助。有史以来残障问题即与人类相伴,成为挥之不去的痛楚。特殊儿童自幼承受世间苦难,人生道路布满荆棘,直击父母心灵柔软之处。爱是不求回报的付出,是奔涌不息的关心。特殊儿童群体是客观存在的,不宜掩目无视,他们比正常人群更需要政策支持和社会关心。让特殊儿童家庭提升抗逆力、生发仁爱的信心和促成特殊儿童更好融入社会。
爱心助残公教活动是一个充满挑战但又极具成就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是在教授技能,更是在帮助孩子找到自我表达的平台。每一幅作品都承载着孩子们独特的情感与思想,而作为教师,则更需要有责任去呵护这份纯真与创造力。相信通过我们队员的努力,这些特殊的小艺术家们一定能在绘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光芒!
总而言之,“阳光美育”融合教育实训项目以美育作为引领,爱心小分队队员以“大娃带小娃”形式,发挥自己的专业能力带领孩子们体验艺术表达的快乐,孩子们虽然比较特殊,但是爱心小分队队员用绘画为孩子们搭建一座通往艺术殿堂、充实美育之光的心灵桥梁。项目旨在以美育引导、服务特殊儿童,深入探索“艺术疗愈”在公共文化领域的多方面运用,为功能障碍者等特殊群体提供更优质、更有效的美育服务与更广阔的自我展示平台。
往期推荐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阅读全文)
编辑 | 崔佳辉
校对 | 何艺炜 邹子芬
审核 | 施红斌 陆庭
打造最有影响力的校园传播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