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式”旅行火出圈,年轻人为啥偏爱“复古风”?

文摘   2024-10-29 18:32   山东  

对于旅行目的地的选择,近期除了“city不city”和“country不country”之外,“新中式”旅行逐步成为年轻人的“心头爱”。据《2024年中国国潮经济发展状况及消费行为调查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国潮经济市场规模为20517.4亿元,同比增长9.44%。同时,我国传统文化类景区数量也持续增多,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显示:由2012年的2064个增加到2023年的4000余个,年均增长8%。

那么,到底啥是“新中式”旅行呢?“新中式”旅行普遍以游览古城古镇、打卡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博物馆展览和传统服饰打卡等新型文旅体验为特征,这类旅行方式将年轻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喜爱和现代旅游休闲方式相结合,为旅途增加了丰富多元的文化内涵,因而受到年轻游客的关注和欢迎。


“新中式”旅行为啥这么火?

“不按套路出牌”的旅行新观念。在传统旅游观念中,大家出门旅行就是找个靠谱的旅行社,往大巴车上一坐,上车睡觉,下车拍照,回来一问啥也不知道。但现在的年轻人旅行更加注重真情实感的体验感,而不是走马观花的形式感,既可以在无名小镇早起吃一份当地人的早餐、也可以在街边做一个非遗漆扇、甚至只是在喜欢的广场里坐着看日升日落消磨时光,这让需要时间与耐心细细品味的“新中式”旅行映入大众的眼帘。

文化自信让“新中式”旅行一火再火。“新中式”旅行的爆火体现出年轻人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他们开始更加关注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和非遗文化,并想要通过旅行更好地记录和传播民族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国家。今年,山东美术馆举办了曹县汉服及非遗文化周,曹县汉服走秀、国家级非遗项目曹县江米人体验、省级非遗项目曹县皮影表演等,吸引一万多名游客参加。
“新中式”旅行是展示国家文化的窗口。在我国将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的适用范围和适用口岸进一步扩大后,越来越多的外国人通过“新中式”旅行的方式了解中国。携程报告显示,端午假期期间,平台包车游业务接到许多华侨客人“寻根问祖”与“非遗体验”的需求。不仅如此,非遗特色酒店也应运而生,8月18日,天津成立首家非遗特色酒店——金皇大酒店揭牌。该酒店的整体设计、装饰细节以及服务项目中都充分融入地方非遗元素,还可以根据客人的不同需求,为客人提供定制化的非遗体验服务。
如何给“新中式”旅行再添“一把火”?

“守正”不“守旧”,以“创新”为方针。创新互动形式,让游客耳目一新。2019年西安大唐不夜城“唐朝仕女不倒翁小姐姐”表演的视频爆火,这种与“古人”互动的创新体验,让大唐不夜城一夜之间成为“顶流”。运用科技创新,也可以让传统文化变得生动活泼。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利用5G、VR等“黑科技”,打造出“沉浸式”体验空间,让运河两岸文化、文物“活”起来,吸引众多游客驻足观看。延伸文化内涵,让文旅项目走得更远。2023年,泰安东平县打造了大宋不夜城,将景区文化主题由聚焦水浒文化延伸到多元的宋文化体验,至今热度不减。同时可以创新开发更多附加项目,如:博物馆考古盲盒,让游客“亲手挖掘”出一件“宝物”;或是将景区内的货币设置为“铜钱”,在景区内用“铜钱”来买卖商品,提升游客沉浸式体验感。

避免“同质化”,降低“查重率”。现如今似乎每个文旅项目都能蹭上“非遗”“文化”“新中式”的风潮,不论是流水线精加工的网红小吃街、还是千篇一律的服饰妆造体验店,汉服一定是摆在最前面的“流量密码”,还有每到节庆时刻必会出现的毫不走心的庙会、灯会等。有网友调侃称:建议查一查古镇,查重率一定不低。“蹭流量”跟风出现的“新中式”项目,就像是一只花瓶,游客花钱买回去,只是一个外壳的形式,内里毫无内涵底蕴。所以在发展“新中式”旅行项目时,一定要因地制宜,不要无效堆叠,将所有火爆的内容都拿过来嫁接,最后得到的只会是一只“四不像”,游客也必不会买单。
重视“夜游”,“白+黑”双赛道发展。“中式夜游”同样也是年轻人旅行的“新赛道”,松弛感和人间烟火气,在夜幕的笼罩下,融合为最美妙的旅行体验。携程研究院行业分析师王亚磊也表示:“夜游能够更好地展示都市风貌,是感受美好生活的一种方式。”而且“夜游”更加注重灯光、水幕和互动等表现形式,能够让游客更加沉浸式的体验当地风土人情。我市华夏城景区内的《神游华夏》全方位山水实景演出便是出色的“夜游”项目,一幕幕实景大戏,让观众坐不离席就可以欣赏到水、陆、空360度全方位跨越时空的精彩演艺。发展“夜游”同时也要提高景区周围的配套,公交、出租、饭店、住宿等都应完备,否则将大大降低游客夜间游玩的吸引力。






来源丨威海宣传

编辑丨谷颖


往期回顾


威海市文化和旅游局组织开展“关注安全 守护生命”主题党日活动

文化菜单丨每周文化惠民活动早知道(10月28日—11月3日)



威海公共文旅云
整合全市公共文化服务资源,为广大市民提供信息资讯、文化活动、场馆预定、文化课堂、品牌推荐、文旅服务、非遗传承、群众反馈等一站式公共文化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