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版头条!《中国环境报》聚焦“江西水塔”石城县

文摘   2024-11-27 10:50   江西  

11月26日

《中国环境报》头版头条刊发

《“江西水塔”变成“绿宝盆”》一文

深入报道了江西省石城县依托

青山绿水好生态探索高质量绿色发展之路

现予以全文转载

以飨读者

全文如下




石城依托青山绿水好生态探索高质量绿色发展之路

“江西水塔”变成“绿宝盆”


  琴江河畔白鹭成群,珍稀鸟类翩然起舞;赣江源头绿树葱茏,汩汩清泉日夜流淌。远处,风力发电机翼徐徐转动,光伏发电硅板整齐排列……行走石城,一幅幅生态画卷跃然眼前。


石城县地处赣州东北部,江西省的母亲河赣江在石城境内发源,自南向北注入鄱阳湖,最终与长江汇合。青山绿水好生态,是石城最亮丽的名片,也是石城最大的资源。

近年来,石城县大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良好的生态价值实现基础和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形成了“旅游兴旺引领,生态农业、低碳工业、现代服务业齐振兴”的发展格局,探索出一条高质量绿色发展之路。


 在千里赣江源头保护中实现“两山”转化 

助力“江西水塔”永续发展



石城素有“江西水塔”之称。赣江源头的生态质量,尤其是水环境质量,影响着数亿人的饮水安全。2004年,江西省批准建立了“石城县赣江源省级自然保护区”,2011年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赣江源头进行了高规格的严格保护。
为了对赣江源头进行针对性的保护,石城县大胆尝试围绕赣江源头专门设立一个乡镇,就是赣江源镇。2018年,赣江源镇成立以来,始终坚持把对赣江源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保护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方面,镇党委书记、镇长一同担任赣江源镇环委会的主任,直接领导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另一方面,建立了完善的综合督查机制,组建环保网格员队伍,常态化开展对保护区的日常巡查。
赣江源镇成立了以生态保护为重点的村民理事会,环保网格员队伍每天有序地在保护区巡查,守护着那里的一草一木。
如何在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寻找平衡,在生态保护的基础上谋求发展,成为当地政府的一个艰巨任务。
2010年以前,保护区内造纸作坊工艺比较落后,不仅生产效率低,还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料,对保护区的生态有着不小的影响。经过调研评估,2020年,当地对保护区内76家造纸作坊全部关停,彻底结束了造纸业对保护区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同时,对保护区内其他的高污染产业陆续进行了清理,彻底打破了靠山吃山的定式思维,转变了当地群众经济发展方式。
清理了落后产业后,为了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政府大力探索和引进生态产业,保证当地人们群众同样能够增收致富。按照“生态+特色农业”的发展思路,在巩固提升莲、稻等传统优势产业的基础上,赣江源镇大力发展黄桃、大棚蔬菜、脐橙、油茶、莲等生态农业,通过“致富带头人+农户”“专业合作社+农户”“种植基地+农户”等模式,做大特色富民产业。目前,全镇黄桃种植面积扩大到1000多亩,年销售额达500余万元。




 在推进生态保护修复中实现“两山”转化  
赋能革命老区乡村振兴发展


走进石城县珠坑乡麒麟山现代农业观光园,目之所及有1000亩高标准的果园、亲水休闲区、经济植物区和水保监测等功能区,怡人的景色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
麒麟山所在的珠坑乡因为“山多坑垄、土壤赤朱”而得名,到处都是贫瘠的红色砂砾岩、紫色页岩,土地上只有稀疏的茅草和低矮的树木,再加上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发展十分困难,是远近闻名的连片贫困村。
针对麒麟山的这种情况,石城县迎难而上,高水平推动麒麟山的生态修复和经济发展。
石城县委托专业机构深入调研,精心设计编制水土保持生态示范园建设方案,充分考虑土地利用现状和原有生态资源,科学配置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在山上大力营造乔灌草,建立多层次高密度的植被群落;在坡度小、土壤质地好的山地,按照环山、等高原则,开挖水平台地,并建坎下沟,梯壁种草,台面种杨梅、文旦柚等果木林;在园区中间部分地带建设水生植物防污设施,以净化水质;在山下修复山塘,恢复农田,发展现代农业。
同时实施分区分块治理,完善麒麟山的生态功能。按照“生态优先与民生优先统一、山上治理与山下治理并举、开发治理与生态保护兼顾”的治理新思路,累计投入建设资金5116万元,建成了草灌乔治理区、水保监测试验区、保土耕作区、封禁治理区等十大功能分区,每一块区域的价值实现了充分的利用。
麒麟山的生态修复取得了显著成效,曾经光秃秃的山体现在已是林草茂密、鸟语花香,成为集生态治理、科普宣传、乡村旅游、观光采摘、农耕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水土保持生态示范园。自2017年园区开放以来,共接待游客8万余人次,为全县发展乡村旅游、助力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作出了示范。
从植被稀疏、土壤贫瘠、水土流失严重的荒山到山清水秀、景色宜人、产业兴旺的“绿宝盆”,水土保持建设和生态产业发展让麒麟山焕发出新的生机。




在温泉资源合理利用中实现“两山”转化 
打造赣南苏区振兴的全域旅游发展典范


石城县拥有得天独厚的温泉资源,现已探明的温泉每天可开采量高达一万立方米,2016年荣获“中国温泉之乡”称号、2021年荣获“中国温泉之城”称号。
近年来,石城县立足县情实际,选择以温泉产业为核心带动全域旅游发展的战略路径,充分发挥温泉资源突出优势,着力打造温泉产业集群,加快构建集休闲旅游、温泉康养为一体的温泉旅游发展带,使温泉产业成为当地旅游业的引爆点和核心驱动力,全力推进旅游产业化、生态化、全域化,走出了一条温泉旅游、生态康养、强县富民的苏区绿色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通过温泉+康养、温泉+健体、温泉+文化、温泉+会展、温泉+休闲等形式,先后引进多家企业投资发展温泉旅游产业,以自然生态为基底,以特色文化为内涵,推动温泉旅游项目差异化发展,引导各温泉项目主体突出温泉特点、彰显文化特色,形成各具亮点、个性鲜明的多功能复合型温泉体验,带动生态景观农业、休闲娱乐和旅游地产业整体发展,实现了观光游向度假游的华丽转身,让游客流连忘返,开创了旅居生活新方式。
如今,石城县成功跻身第三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石城温泉康养旅游度假区已被列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单位。全域旅游品牌效应显著提升,全域是景、处处可游的格局已经形成,石城已从原来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偏远小县发展为远近闻名的旅游目的地,温泉产业成为石城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强县富民的一张名片。



来源:中国环境报
投稿邮箱:jxhbxjzx@163.com

近期要闻

省生态环境厅机关工会举办“金秋健步行·奋进新征程”比赛活动
全文实录|省生态环境厅召开2024年11月例行新闻发布会


文章好看就点这里

江西环境
秀美江西 我们共同的生态家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