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我们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实现本科层次职业大学的重大跨越。这一年,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事业的全面领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全国全市教育大会精神,扎实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坚定不移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奋发有为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即将过去的2024,哪些瞬间最让你印象深刻?小龙君整理了40条候选新闻,于2024年12月18日-22日面向广大师生、校友开启线上评选活动,最终将综合投票,评选出“重电2024年十大新闻”,留下这一年的光辉时刻。
加强党的建设
01
“126”数智化高质量党建统领事业
高质量发展——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
国家“双高计划”党建纪实
推进国家“双高计划”建设,既是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推动重庆市职业教育提质领跑的重要支撑,也是打造“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围绕“党建统领、评价绩效驱动、六化闭环迭代”的思路,立足电子信息办学特色优势,创新“126”数智化高质量党建统领模式。
02
走进党风廉政教育基地!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以行育人筑牢“思想防线”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4月29日,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领导干部们走进重庆市党风廉政教育基地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并重温入党誓词。在一声声誓言中,流露出对党的忠诚和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的坚定决心。
03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纵贯横联推进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作为重庆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试点单位,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着力推进各学段现有课程目标定位和课程体系的衔接贯通,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特点,以“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为主线,以学校电子信息与智能化办学优势为支撑,打造职业教育全生命周期思政课生态系统。
04
一路向西 做攒劲的“西部建设者”
有一种情绪叫“西部计划”,西部志愿者们有着诸多令人钦佩的事迹与可贵精神,他们投身教育事业为孩子开启知识大门,助力乡村振兴推动产业与基建发展,参与医疗卫生服务缓解看病难题,开展文化传播保护工作弘扬地方文化。他们秉持着奉献精神,不计个人得失奔赴西部;怀着担当精神,勇挑建设重担;靠着吃苦精神,在艰苦条件下坚守岗位;带着团结精神,与各方力量携手合作,用实际行动做攒劲的 “西部建设者”,为西部发展添砖加瓦。
打造技术人才高地
05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三餐·四季·二十四节律”
全面提升双创育人质量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围绕“时代新人铸魂工程”重点任务,系统分析高职学生在校期间的时间分配和创新创业路径,研究制定“标准餐+贴心餐+特色餐”个性化育人“三餐菜单”,构建形成“三餐·四季·二十四节律”高职双创实践育人体系,实现双创教育“从赛成绩向全过程赛育人转变”。
06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深化改革2+3+4人才培养模式
助力大学生科创筑梦启新程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以“党建带团建”为抓手,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突破口,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专业技能为依托,以优质服务为保障。近年来,学院构建了由科技创新教育、科技创新活动和科技创新实践组成的工作体系,积极联合“二方基地”搭建“三大平台”实现“四维导航”,近两年来,在引领大学生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荣获2023年“重庆市首批‘5个100’示范性团组织”荣誉称号。
07
《中国青年报》深度报道我校本科
首年招生工作
08
职业本科:缘何吸引更多高分考生?
重电科大首届本科生揭秘“N大择校理由”!
新方向赋予新使命,新探索应答新命题。
今年,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成功“升本”,实现了重庆公办本科层次职业大学“零”的突破。
从“职业技术学院”到“职业技术大学”,重电科大迈入发展新阶段。与之对应地,人才培养定位、服务产业发展、服务职教战线等内容也将“提档升级”,人才培养的个性化、多元化要求更加凸显。而这正与新质生产力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几乎同步。
09
技能人才 竞相涌现
热风枪高速运转,李小松手拿镊子,屏住呼吸,瞄准变色的灯珠,加热、拆取、更换,一气呵成……在数千颗LED像素灯珠中,李小松能迅速准确地辨别色差。
2018年,李小松进入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现为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学习光电显示技术,此后,他加入了校企合作共建的“工匠工坊”。“我们将企业生产经验融入教学实践,同时注重个性化培养,让学生在课程安排、学习进度等方面有更多自主权。”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校长聂强说。
进入“工匠工坊”后,李小松的技能水平不断提高,多次在技能比赛中获奖。2022年,在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上,他夺得了光电技术项目金牌。
10
辉煌一刻,历史突破!
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
荣获大广赛全国一等奖
本届大广赛共收到来自全国29个赛区1873所高校报送的77万余组参赛作品,经过学校初评、赛区评选、全国总评审,最终257组作品荣获全国一等奖,794组作品获得全国二等奖。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数字媒体学院学子共斩获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6项,并荣获全国“优秀院校”称号,实现了该校在大广赛“一等奖”领域的历史性突破,书写了崭新的辉煌篇章。
11
我校荣获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
技能大赛集成电路应用开发组金奖
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争夺赛(高职组)电子与信息赛道一(集成电路应用开发组)在深圳圆满落幕。我校代表队凭借出色的专业技能和团队协作,成功斩获金奖,为学校赢得了荣誉。
12
我校入选 “电子信息产业重点领域
人才培养专项行动计划” 首批实施单位
4月22日,工信部教育与考试中心正式公布“电子信息产业重点领域人才培养专项行动计划实施单位入选名单”,我校成功入选首批实施单位。
13
2024第二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教育
科技人才融汇发展论坛在我校两江校区举行
为全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发展,积极共建“成渝数字双圈”,携手助力和赋能高质量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12月14日上午,融汇“教科人” 赋能“数字化”:2024第二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教育科技人才融汇发展论坛在我校两江校区举行。
打造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
14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科教融汇”助推住建行业数字化转型
多年来,我校致力于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围绕重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在推进人才链、创新链、教育链、产业链“四链融合”的基础上,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相互促进,探索促进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发展充分匹配的“重电模式”,依托城市建筑智慧运维管理重庆市高校工程中心(以下简称“中心”)、重庆市“双高”专业群“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建设,开展住建领域的数字化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工作,为重庆市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和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15
服务新质生产力 释放数智重电新动能
作为国家首批“双高计划”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深刻把握新质生产力的丰富内涵与实践要求,以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优化新专业结构布局、有组织的科技创新为核心,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融合发展,支撑重庆构建“416”科技创新布局和“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16
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智慧健康学院:
产科教协同 提升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在重庆市教委教改重大课题产科教协同机器人+康养培育模式实践中,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智慧健康学院紧扣康养产业新质生产力需求,以推进产教融合、深化科教融汇及机器人“三融”为抓手赋能育人各环节,有效提升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
打造高水平专业群
17
服务国家战略 彰显职教担当
——透过“双高”建设五年
看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如何走好改革创新之路
作为国家首批“双高计划”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内涵建设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驱动,坚守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持续提升关键办学能力,推动学校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为现代化新重庆建设输送更多优秀人才、能工巧匠,在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彰显“重电担当”、贡献“重电力量”。
18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智能制造与汽车学院:
赋能课程育人 构建混合式教学新生态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智能制造与汽车学院顺应时代发展,积极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以混合式教学为抓手赋能课程育人,有效提升课程育人功能,助力学院高质量发展。
19
我校在国际权威期刊上
连续发表两项最新研究成果
我校建筑与材料学院先进材料应用研究所樊凯博士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浙江师范大学等科研机构,分别在环境科学与可持续发展领域国际权威期刊《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中科院SCI一区(2022年升级版),TOP期刊,影响因子8.7)以及《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中科院SCI一区,TOP期刊,影响因子8.6)上发表研究论文。我校为两篇论文第一完成单位,樊凯博士为第一作者。
20
产教融合 培育芯片制造高技能人才
近日,在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的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集成电路工程专业的学生们在学习集成电路制造工艺。近年来,该校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企业深度融合,打造集成电路技术、微电子技术、应用电子技术、智能产品开发与应用等特色专业,按照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与测试、智能终端制造与装调形成全产业链专业组群。五年来,该校已为集成电路产业相关企业培育3000余名高素质的技能人才。
打造高水平双师队伍
21
我校4名教授入选
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公布了第四批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名单,武春岭教授成功入选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童世华教授入选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谢光辉、郑杰教授入选重庆市产业技术带头人,入选领域有网络安全、电子信息、AI及机器人等,实现了学校在该项目的历史性突破。
22
2023年度新时代高技能
人才队伍建设十大典型案例展播:
陈良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大师引领、项目推动,激活人才引擎
陈良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凭借“大师引领,导师项目制”的育人模式,5年时间里,带徒传艺攻技术,培养了大批优秀技能人才和技术能手,积极打造技能人才培养新高地,为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献出力量。
23
打造高素质“双师型”团队
讲述人: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院长 武春岭
在重庆两江新区,3000多家企业有数字产业业务需求,这一直是我们利用师资和专业优势大展身手的重要机遇。自今年10月,学校近千名学生搬进重庆两江互联网产业园,深化产教融合迎来新局面,为我们服务区域产业、面向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开展技术服务提供了新的契机。
提升产教融合水平
24
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
构建产教融合新生态 服务产业发展新动能
近年来,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以“一体两翼五重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为重点,精准对接重庆“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以及重庆“416”科技创新战略布局,积极构建产教融合新生态,推进产教融合走深走实,有力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等国家战略,赋能教育强国建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25
携手共筑职教新篇章:
“西部职业教育研究院”签约仪式圆满落幕
日前,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和上海尚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在学校博远厅举行了“西部职业教育研究院”共建合作签约仪式。
26
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
一所高校与企业的“双向奔赴”|
教育强市高校贡献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打通职业人才培养的“最后一公里”,职业教育在经济发展和技术更新中找准定位。近年来,学校通过与华为、百度、长安、科大讯飞等行业龙头企业建立稳定合作关系,累计开展技术研发与服务项目89个,技术转化效益高达5200余万元。
提升服务发展水平
27
职业本科教育赋能中国式现代化的路径策略
职业本科院校培养的人才应兼具普通本科教育的迁移能力和职业教育所要求的实践能力,这是现代产业发展的新要求和新趋向。职业本科学校应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为指引,培养服务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具有现代化适应性的“新质”人才。
28
我校参加2024国际产学研用
合作会议(重庆)成果丰硕
开幕式现场,我校党委副书记、校长聂强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王宇签订全面深入合作协议,通过统筹优势资源,促进海外中资企业及产业链的海外本土企业双线协同,精准对接国际化教育合作需求,培育中资企业海外人才生态,构建教随产出、校企同行的“职教出海”ACE新路径。
29
驱动“内生动力”扶长远!
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四大计划”
拓展“资助+”育人场域
近年来,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全面落实国家资助政策,深入贯彻资助育人理念,坚持资助与育人并举,扶智与扶志并行,通过构建“四大计划”,推动发展型资助走深走实,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30
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招生就业处
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这些秘诀让他们脱颖而出!
一直以来,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招生就业处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重视大学生思想引领,积极推进“三全育人”,坚持阳光招生,提升生源质量;坚决把就业创业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依托数智化办学特色,持续优化就业服务,多措并举推动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提升学校治理水平
31
你好!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
2024年5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函同意设置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同时撤销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建制,实现了重庆公办本科层次职业大学“零”的突破。
32
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两江校区正式启用
照母山下、嘉陵江畔,除却成链成群的数字经济产业,一枚科教新星正在拔节生长。
随着首批873名大学生入学,落户重庆互联网学院的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两江校区(以下简称重电科大两江校区)正式启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鲜活力量,将为两江新区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33
以数字教育转型助力数字
重庆建设 “数智重电”专题会召开
为助力“数字重庆”建设,推进学校数字化升级转型和高质量发展,1月4日,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数智重电”建设专题会举行,聚焦“数智重电建设”“教育数字化”核心议题展开总结、规划与指导。
提升国际化水平
34
重庆高职院校建联盟、
育人才、共建共享标准
——聚力推进“职教出海”行稳致远
该项目的落地,与中非(重庆)职业教育联盟密不可分,标志着中马两国在“人工智能+行业应用领域”的深入合作。该联盟由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发起组建。
“目前,该联盟已有国内外75家单位加入,通过资源整合、优势互补,抱团发展,助力重庆职业教育‘走出去’。”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校长聂强说。
35
“重电-中匈非遗技艺文化交流中心”揭牌
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校长聂强教授强调,学校一直致力于推动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和国家职业教育开放政策。此次非遗技艺文化交流中心的成立,是学校在国际交流与合作领域的又一重要成果。
36
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
三国参赛队伍
走进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交流
作为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的技术保障单位,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承担了物联网安装调试和光电技术两个赛项保障工作。学校组建了“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赛项保障工作专班,成立了保障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赛项保障工作的组织实施;特别设立了一笔260万元的专项经费,专门用于“一带一路”相关工作;同时与技术筹备专家组对接,共同确定设施设备的关键参数,并编制技术工作文件,以确保相关人员能够充分掌握所需技能。
37
中国—印尼“长江数智工匠学院”
启动仪式在渝举行
中国—印尼“长江数智工匠学院”启动仪式在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两江校区举行。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党委书记张伟、印度尼西亚通信协会Gerry Firmansyah、Udijatno,印尼电信大学Bambang Setia Nugroho、Faisal Budiman,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王宇等参加了启动仪式。
38
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
深入推进中新职教协作与人文交流
11月20日至29日,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选派20名学生代表组成重电研学团赴新加坡工艺教育学院进行了为期十日的海外研修与文化交流之旅。
39
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
助力中印尼职业教育合作与人文交流
为加强中国印尼职业教育合作与人文交流,扎实推进重庆市2024年内陆教育开放高地建设项目“中-印尼长江数智工匠学院建设”,2024年11月2至9日,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遴选20名优秀学生代表访问印度尼西亚,开展为期8天的短期出国访学之旅。
40
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教师
赴哈萨克斯坦开展
长安汽车中级维修技师培训
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受阿拉木图多学科学院邀请,选派智能制造与汽车学院4名优秀教师赴哈萨克斯坦,携手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哈萨克斯坦丝绸之路汽车有限责任公司在阿拉木图多学科学院开展了为期10天的长安汽车中级维修技师培训。来自哈萨克斯坦全国经销商的29名学员参加了此次培训。
看完后请记得给你喜欢的新闻投票哟!
(点击下方标题开始投票)
参评方式:每人最多投票一次,最多可投10项。
CQUET
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
本期编辑:余国宝
编审:刘雅涵
审稿:肖罕
终审:徐继燕
邮箱:CDXMTZX@126.com
欢迎投稿文章、图片、视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