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业如何通过体制机制改革迸发活力?9位出版集团老总这样说

文化   2024-10-01 08:02   北京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重大任务,明确改革路径和具体举措,为新时代新征程文化改革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推动文化繁荣兴盛,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民族永续发展。


出版业如何通过文化体制机制改革迸发昂扬活力?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特别策划专题,献礼新中国成立75周年,展示出版传媒业深入学习贯彻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思考与行动,以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保障和支撑。


进一步落实全面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

让《决定》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决心”


黄志坚

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一次承前启后、十分重要的会议,是对新时代背景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所作的一次全面部署。中国出版集团作为文化领域的国资央企,在新时代全面改革征程中应当聚焦什么、突出什么、坚持什么、强化什么,都要以《决定》为根本遵循,都要运用好《决定》中所体现的改革方法论,都要结合集团的职责使命和工作实际加以谋划。集团党组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宣部等上级部门的部署要求,进一步提高文化改革发展的自觉性积极性创造性,贯彻落实文化领域国资国企改革有关部署要求,努力实现中国出版集团的高质量发展。


我们充分认识到,文化领域国有资产是党管意识形态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资源。国有文化企业是优秀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直接供给者,是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市场主体和关键环节。作为出版领域“国家队”,中国出版集团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文化思想为统领,增强走好“第一方阵”、做好新时代出版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在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走在前列,在深化文化领域国资国企改革中走在前列,在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中走在前列,更好发挥出版在文化强国建设中的核心功能和基石作用。


第一,做强做大做优出版主业,更好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聚焦出版主责主业,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发挥集团在人文社科出版方面的资源优势,强化集团在内容把关、高质量内容供给方面的组织优势,彰显“人民牌”“中字头”“老字号”的品牌优势,做深做实主题出版,扎实推进国家重大文化出版工程,主动策划推出更多聚焦时代、引领潮流、开辟新风、双效俱佳的精品好书,在弘扬主流价值、记录文明进步、传承文化知识、提升国民素质中体现出版功能、履行好我们的职责。


第二,深化内部改革、完善治理结构,进一步完善有中国特色、文化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聚焦坚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这一国有文化企业改革基本要求,不断优化集团治理结构、创新治理机制、提升治理能力,提升国有资本经营效益,提高资金、资本运营质量,推动版权、数据有效开发,加强平台、渠道优化整合,全面加强风险防范,整治亏损企业和清理无效库存,提升书号、人力、工资总额等要素配置效率,创新干部人才发展机制,完善干部人才考核评价机制,树立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鲜明导向,实现干部能上能下、薪酬能高能低、员工能进能出、机构能增能减,充分调动广大干部员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第三,强化科技赋能、加快融合发展,努力进入新赛道、打开新空间。聚焦创新这一根本动力,努力克服惯性思维和路径依赖,加快新技术新应用与传统出版业态融合发展步伐,加强以“全产业链”思维对内容资源进行多媒体运用,加强重大内容资源型项目后续开发,加强文化科技项目向形成核心竞争力转化,加强以出版为核心的知识服务、阅读服务生态建设,全面推动以出版为源头、以技术为动力的二次创作和开发,为多种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业态提供内容支持、发挥辐射作用。


第四,全面加强集团党的建设,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集团履行出版“国家队”职责使命。聚焦增强政治意识、提升政治能力,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着力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进一步完善党建工作制度机制,进一步健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体系,进一步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进一步推动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使党建工作成为集团改革发展的“红色引擎”,引领保障集团行稳致远。


改革赋能 创新增效

推动内蒙古出版高质量发展


王亚东

内蒙古出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内蒙古出版集团是随着国家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应运而生的。成立之初,重点在集团化、企业化、市场化、现代化、特色化等方面进行了体制改革,在党的领导下初步实现了内蒙古自治区出版事业和出版产业繁荣发展的目标。


通过分类界定事业和企业、公益性和经营性,推动“资产、经营、业务、人员、核算”五分开,建立了具有企业身份的出版单位,为内蒙古自治区文化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通过资源整合、结构调整、业务重组等方式,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出版主业发展、信息化转型、多元产业建设等方面形成了内部合力和对外竞争力,建立完善了法人治理结构,提升了内蒙古版图书的品牌影响力,逐步形成了主业挺拔、多元赋能的发展格局,内蒙古出版集团的综合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显著增强。

 

随着我国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内蒙古出版集团对体制机制创新是促进出版业繁荣发展的动力和机遇的认识显著增强,提出“1457”治理体系,聚焦制约出版主业发展的堵点卡点、痛点难点问题,不断创新机制,深化实施推进集团高质量发展“七大行动”,努力推动内蒙古自治区出版行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进一步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通过加强内容审核和监管、培养马克思主义出版人才、建立完善的审查机制和管理制度、增强从业人员的意识形态阵地意识等措施,确保出版工作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是进一步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深化出版主业机制改革,实施深化主业提质行动,优化出版工作机制,加强市场化选题策划力度,全力推动数字化、数智化服务转型发展。同时,以建设集团“阅北疆”文化品牌为抓手,启动建设《北疆文库》项目、“阅北疆”实体文化空间建设、打造“北疆新闻”头部新媒体、开展“阅北疆—悦读悦享 书香北疆”全民阅读系列活动以及与互联网平台的深度合作等,宣传推广北疆文化,使优质文化资源直达百姓身边。


三是进一步深化管理创新。建立一个集团综合管理平台、四个数据分中心、财务和业务两条线,实现以数据驱动的出版信息一张网、管理状态一块屏幕。


四是进一步推进绩效改革。开展“六定”改革,进一步优化集团薪酬体系,考核激励机制、薪酬分配机制等方面与市场全面接轨,逐步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薪酬分配体系和KPI考核体系,激发干部职工活力和集团发展动力。进一步强化人才引进。做大人才“蓄水池”,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制定《集团人才引进管理办法》《集团市场化选聘经营管理人员工作方案》《集团挂职交流工作方案》等制度,加强人才“引育用留”工作,激发集团内生动力。


当下,新技术倒逼出版业转型,我们要积极拥抱新技术,紧抓融合出版的发展契机,以科技赋能出版事业和产业发展,大力推动传统出版转型升级,打造具有出版行业特色的新质生产力。


一是进一步实施业务优化行动,转变经营思路,坚守主业不折腾,出有思想的产品、做有温度的服务。强化融合出版管理,制定《内蒙古出版集团融合出版管理办法》,建立出版数据中心、传媒数据中心、电商数据中心、流量数据中心,将发展新质生产力融入编、印、发各环节,加快推动更多优质出版资源的整合和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大力推动传统出版的转型升级,为广大读者提供丰富的智能化、数字化产品。


二是打破出版的区域壁垒和思维惯性,横向联合、纵向渗透。面对新形势,靠单打独斗是不行的,必须扎实整合方方面面的资源。要积极拓展“朋友圈”,通过与国内头部出版集团学习交流、深度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抱团取暖,共同发展。要跳出出版看出版,跳出出版做出版,借助新科技、新技术,积极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通过与国内双一流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把先进技术引进来,助力集团转型升级,推动内蒙古出版行业实现新发展。


高擎改革旗帜

奋力开创福建出版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黄苇洲

海峡出版发行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组建于2009年的海峡出版发行集团,是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的产物,所属福建新华发行集团是全国首批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在喜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的光辉时刻,海峡出版发行集团也迎来组建15周年。我们将乘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浩荡东风,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所倡导的开拓创新、实事求是、坚韧不拔、顾全大局等改革“四种精神”,奋力开创福建出版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以体制改革破题,夯实发展基础。集团将紧扣“深化文化领域国资国企改革”这一目标,传承弘扬“松绑”放权蕴含的强烈改革勇气和创新精神,持续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健全集团公司和所属二级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党委领导与法人治理相结合的组织架构和决策管理体制,进一步优化集团总部内设机构和二级企业组织架构。着力推动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通过整合同质化、规模偏小、活力不足的二级企业,筹建版权运营中心、资产运营公司等新机构,以及推进骨干企业股改上市等,实现更高水平集约化经营管理。持续完善制度体系建设。深化人事、劳动、分配“三项制度”改革,改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考核办法,探索建立首席编辑、职业经理人等制度,修订“五个一”工程项目、优秀出版物出版人等奖励办法。


以机制创新引路,提升改革效能。集团将把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落脚点。创新出版融合发展机制。探索设立图书选题与文创开发协同论证机制、古籍文献开发合作平台等,完善所属各出版单位优质产品线发展机制,创新学科服务、教师培训、研学旅行等业务模式。构建优质出版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完善集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新华”和“大梦”品牌为抓手,加快建设一批主题书店、校园书店。提升海峡读者节等全民阅读推广活动层级,大力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建立健全外部合作机制。加强与央企、高校、研究机构、互联网企业等单位在教育服务、文旅融合等方面的战略合作。设立集团出版产业融合基金,布局影视、游戏、音乐等版权相关领域的投资项目,共同孵化新型文化产品。


以业态提升赋能,加快产业转型。集团将积极探索发展出版领域新质生产力,加快智改数转步伐。广泛应用前沿技术。探索建立AIGC等新技术赋能“编、印、发”各板块的工作机制,全面优化出版流程。加大研发投入,利用物联网等技术升级改造仓储物流和业务系统,积极推进数据资源化、数字资产化等。培育新兴文化业态。完善“区块链+版权”工作机制,提高版权开发、交易等服务的市场化水平。加快“智慧新华”信息化体系建设,拓展5G阅读、云书馆、直播电商等新业务。孵化“新华印象”品牌,大力推进数字印刷、创意印刷和文创开发等。建设重点产业项目。打造智慧物流产业园、数字印刷产业基地、新华印像1957等重点产业项目,发挥园区集聚效应,引入优质配套产业,为延伸和拓展集团产业链提供支撑。


以文化交流为媒,服务中心大局。集团将发挥好福建侨资侨智侨力和海丝核心区、海峡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优势,通过出版领域的融合交流,服务祖国统一大业和国家总体外交大局。探索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合作新路。加强对祖地文化和民间文化资源的发掘,策划打造一批传播两岸优秀文化的精品力作。用好海峡阅读大会、海峡艺术文化空间等平台,深化金门书展、海峡儿童阅读论坛、“新教师·新课堂”等品牌运营,不断提升对台图书和文化交流活动质效。推动出版“走出去”与“引进来”双向发力。加快培育文化产品和服务外贸新动能,提升国际性书展参展、办展实效。主动对接海外华人华侨机构,推广互动式电子书等新型模式。优化对外版权宣介、输出、合作的机制,助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在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中展现福建出版新担当。


以深化改革为动力

为文化强国建设贡献出版力量


王 庆

中原出版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重大任务,也为我们文化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十四五”以来,中原出版传媒集团谋划了“四横七纵多生态”的产业发展蓝图,近年来的改革也都是围绕推动战略目标的实现来展开。下一步,我们将对标《决定》关于文化建设的部署要求和解决集团自身发展中的痛点难点,围绕六个方面推动改革。


一是在商业模式上深化改革,瞄准更高的IP价值。一个文化企业,其最核心的资源永远是知识产权、优质IP。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的,“中国人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中,而且要装自己的粮食”一样,文化企业如果没有自己的知识产权和IP,就没有核心竞争力,也等于没有把饭碗端在自己手上,饭碗里装的不是自己的粮食。因此,集团改革的首要任务,就是改变传统的商业模式,通过版权智库建设,形成独有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版权资源池,同时不断提升版权的转化和运营能力,实现向产业链价值链的高端跃升。


二是在表达呈现上深化改革,瞄准更高的体验价值。随着数字时代来临,单一纸质图书的影响力正在显著下降,其表达方式已经不能较好地触达受众。因此,集团一个重要的努力方向,就是将一切优秀的文化内容以最新的表达方式予以再生产。概括起来主要是12个字——“活化内容、触达用户、回归阅读”。具体来讲,就是通过内容活化,把书中最有价值、最有教育意义的内容转变成场景,在场景体验中,用户可能会对某一个知识点产生兴趣,进而可能会通过寻找图书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从而形成从场景到阅读,由阅读到新的场景,由新的场景再到新的阅读的螺旋上升过程。下一步,我们将以内容建设新机制为抓手,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加强统筹协作,不断增强活化内容的力量和能力,更好地让优秀文化资源活起来、传下去。


三是在内容供给上深化改革,瞄准更高的权威价值。当前,互联网上的各种信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但一本书的诞生不仅凝结了作者的心血和智慧,也经过了编辑的论证与完善,并得到了监管部门的审核与背书。可以说,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书都是世界上最有价值的产品,无论文化产品的形态如何变化,书都是其背后的知识源头。就以当前最火的大模型为例,在OpenAI的模型数据集当中,权重排前三位的分别是维基百科、书籍、期刊。这既是内容为王的有力证明,也是出版业文化价值的充分体现。因此,越是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出版人越要做文化市场的一股清流。我们将把认真对待每一本书的理念融入所有的文化呈现,坚守主流思想,坚守文字阅读,坚守权威表达,承担好文化传承的责任。


四是在运营手段上深化改革,瞄准更高的科技价值。出版业是知识服务业,能为各行各业提供各种问题的解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会形成丰富的新鲜的大数据。这些既是重要的数据资产,又是让出版业的供需精准对接、产业高效运转的基础资料,还是未来训练人工智能的语料。因此,出版人强调的科技价值,一直围绕着数据二字:一个是数据设施,要加强统一的数据中台等技术基座建设。第二个是数据源头,注重在出版服务中抓取数据,又以数据反馈更优质的服务。第三个是数据运用,布局大模型建设。依托数据优势,研发与内容紧密相关的应用型算法,赋予算法以我们的价值观。依托我们丰富、准确的知识内容,构建垂直领域的智能系统。下一步,我们将加快河南省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研学平台等数字平台建设,坚持无数智不运营的理念,充分利用数字化时代来临的“窗口期”,为未来发展前瞻布局。依托内容资源优势,加快垂直领域大模型的探索,推动数智化转型向更高层级迈进。


五是在创意流程上深化改革,瞄准更高的实践价值。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文艺工作者的工作要求,也是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文艺创作方法。近年来,集团将“课程”作为活化内容的重要载体,推动编辑走进乡村学校、走进田间地头、走进工厂车间,深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火热一线去观察去感受。事实证明,这种方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既锻炼了队伍,也促进了创新业务的有效开展。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推动更多的“案头编辑”升级为“策划编辑”,在让更多编辑投身于火热的社会实践,以敏锐独到的眼光去发现选题,走好新时代出版人的群众路线。


六是在产业体系上深化改革,瞄准更高的生态价值。文化企业既是一个个市场主体,又是一个链群、一个集群。特别是在分工细化的趋势下,任何企业都不可能做到“包打天下”。2022年,集团启动了价值共生的产业生态系统的构建工作,引入60多家优质企业和单位,成立了全省首个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创新联合体,初步形成了产学研用协同的创新体系,最大程度弥补了在创意、科技方面的短板不足。两年来,联合体企业与集团系统各单位的化学反应逐步显现,目前推进合作项目53个,《洛水寻仙》《风雅梦华》沉浸式剧本研学项目、理在阅空间项目都取得了良好反响。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发挥联合体的赋能作用,洽谈引入更多有技术、有能力、有意愿的优质企业开展合作,努力形成体系化、任务型协同创新模式,推动集团现代化出版产业体系和生态系统建设更加完善。


用好区位优势

推动广西出版高质量发展


利来友

广西出版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广西出版传媒集团2009年转企改制、挂牌成立,2017年与广西新华书店集团重组。通过整合出版资源、优化产业结构、调整组织架构等各项改革措施,实现了从事业单位到现代企业的华丽转身,初步形成了图书出版发行、印刷复制、纸业贸易、文化地产、文化投资等产业格局。


集团公司着力推进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加强构建科学的双效考核机制,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不断激发企业发展活力。在管理方面,不断强化基础管理,逐步调整企业组织结构,逐步建立党委会、董事会、监事会、经营班子各司其职,结构完备的法人治理结构;完善“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建立健全企业投资管理、内部审计、全面风险管理等多项制度。在业务方面,不断提升精品意识、市场意识,整合传统出版业务资源,成立数字出版公司、文化投资公司、期刊集团,建设中国—东盟文化产业研究院。在人才激励机制方面,成立集团公司培训中心,深化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实施对标管理、首席编辑工作室、人才小高地、年轻干部轮岗挂职锻炼、中层人员试岗等制度,收入分配向一线倾斜,激发人才资源活力,不断推动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


集团公司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关于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着力加强党对出版工作的全面领导,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落实好党中央、自治区党委重大决策部署;着力生产更丰富的精品力作,构建新型发行渠道,巩固区域印刷的主导地位;着力建设现代企业制度,推动形成新竞争力所需的组织构架和管理体制改革;着力推动项目建设,提高投资效率,加快推进集团“十四五”规划目标实现。


在出版板块上,集团公司以加强顶层设计、内容建设、出版“走出去”和人才培养四个方面作为发力点和落脚点。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加强主题出版、内容建设和质量管理,着力构建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出版体制机制,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推进内容资源建设,提高内容生产能力。完善选题论证机制,加强品牌建设,深入实施原创出版,推出一批标志性出版工程。加快内容生产和发行渠道的数字化建设,推进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的融通共享,形成一体化的组织机构、传播体系和管理机制。充分利用广西作为东盟前沿的区位优势,加强与东盟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合作,重点推进集团出版项目、出版产品、版权贸易等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特别是东盟国家落地,推动在东盟国家的海外设点布局、中国—东盟版贸服务平台提质升级等项目,筹办中国—东盟图书文化周活动,推出更多具有地域特色和国际视野的出版物,讲好中国故事、广西故事。实施人才兴企战略,发挥人才强企作用。通过扎实开展编辑培训工作,深化实施首席编辑工作室制度,推动出版单位出台名编辑培养专项制度,开展编辑“谈做书”沙龙等活动,以适应出版高质量发展的人才需求。


新时代新征程,面对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集团公司将从四个方面主动布局:一是主动适应科技发展新要求,建立数智出版公司,加快提升内容生产传播数字化水平,充分挖掘出版资源的巨大潜能,延伸出版产业链,拓展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引导产业从传统印刷向按需印刷、个性印刷、多媒体融合印刷转型,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升级;三是进一步优化网络发行能力,投资搭建数字化连锁发行平台,开发广西新华书店集团课外读物线上购系统,打造助学读物市场化征订平台,推动发行供应链优化升级;四是坚持以技术融合为核心,推进产业融合、机构融合、业务融合、资源融合等,形成融合发展新模式。


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实现出版业高质量发展


李 斌

重庆出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

近年来,重庆出版集团深入贯彻中央和重庆市委部署,全力聚焦主业,全面深化改革,以新质生产力赋能出版高质量发展,加快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人才链全链完善,以优质内容为核心,以技术创新为手段,以版权运营为支撑,大力实施融合发展战略,积极建设融“内容出版、出版数字、数字经济、经济服务、服务内容”为一体的新型智慧出版生态圈。


当前,重庆出版集团正处于深化改革、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一是集团通过深入调研,按照强链、补链、延链打造产业集群的思路,制定了“一企一策”改革攻坚方案,全力推进“瘦身健体”“止损治亏”“资产盘活”“风险防范”,扎实推动改革突破成势见效。二是聚焦体制创新,实施组织机制改革和人才储备工程,为深化改革注入“新活力”。三是对内部组织架构、考核机制进行了优化调整,推动工作体系重构、业务流程再造、体制机制重塑,形成了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常态化选人用人机制和更符合数字化发展的管理考核机制。这些措施有效激发了集团员工“敢想、敢闯、敢干、敢试”的劲头,营造出全集团上下你追我赶、争先进位的浓厚氛围,以改革攻坚激发发展活力和内生动力,推动重庆出版集团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近年来,重庆出版集团主动适应传播渠道的时代变革,以“数字重庆”建设为引领,加强文化创新,坚持“以内容为主导的技术服务”理念,立足优质内容资源,大力实施“1221”出版融合发展战略,紧紧围绕“文化+创新服务”“5G+智慧教育”两条主线,打造传统产业链、数字产业链和IP产业链深度融合的新型出版发展范式和新型阅读传播生态,加快推动一体化图书中台建设,奋力打造全国一流新型出版传媒集团,为数字化时代新型出版业探索经验和路径。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在推进产业融合发展战略的同时,重庆出版集团坚持聚焦主责做强出版主业,精心策划出版具有长远意义和国家水准的重大出版文化工程、重点出版精品、多元化文化精品,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润城、以文兴业。做优做强通俗理论读物、大众社科读物、文化文艺作品、青少年读物等各类出版物,策划推出一批具有重庆辨识度的“渝字号”精品图书,增强渝版图书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同时,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不断增强主题出版物的国际传播能力,努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重庆出版集团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传统产业比重大、原创精品图书增量不足等问题。但风起正是扬帆时,面对这些问题,重庆出版集团一方面将开展出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加强内容策划和优质版权开发,以质的提升带动量的增长。另一方面将继续加强内容投入力度,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同新兴领域相适应的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人才链,并推动优质资源向产业链、创新链和人才链集中。


目前,重庆出版集团融合发展平台建设基本完成,接下来,将围绕数字中国、数字重庆建设大局,统筹推进安全阅读云、一体化图书中台、ERP等在城市管理、政务服务、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领域广泛应用,积极构建“文化+创新服务”数字化应用服务场景;围绕核心内容资源深挖和培育优质IP等数字资产,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把产业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风雨兼程,大道无垠。下一阶段,重庆出版集团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关于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意见》要求,大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积极融入现代化新重庆建设,推动出版业高质量发展。


交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新答卷


陈 闯

辽宁出版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新时代新征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冲锋号,提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重大任务,为新时代新征程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了体制机制改革的正确指引。辽宁出版集团作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先行军,曾率先实现转企改制、成功打造编辑业务和经营业务整体上市的“中国出版传媒第一股”,“改”出了动力,“改”出了活力,下一步将继续传承改革基因、高举改革旗帜,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集团深化改革的根本落脚点在于推进出版主业做强做优,这是集团实现全局高质量发展的牵引所在,必须不断强化改革思维、改革办法,使集团的出版核心功能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不断壮大,发展引擎作用不断彰显。要始终坚持社会效益第一准则,在确保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前提下,大力推动出版内容生产机制创新,在引作者、拓源头、抓编校、提质量、强设计、树品牌上继续下大气力,突出主题出版、重大出版项目引领,进一步完善精品出版引导组织扶持工作机制,强化内容策划、生产制作、审核把关、渠道分发等全环节创新,围绕通俗政治理论、时政、社科、文史及地域历史文化等特色出版产品线,增厚优质内容优势,培育打造双效俱佳的IP集群。要积极面对新趋势新挑战,进一步打破单一纸媒介运营为主的传统出版老套路,基于全媒体全渠道构建适应新型生产传播需求的新机制,推进出版产品结构的系统性优化,探索形成多介质内容生发、孵化、集聚、运营的一整套工作体系,实现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新丰富。


实现更有效率的发展。未来一段时间,集团产业布局要在基本完成整体架构的基础上,向各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和各环节增强系统联动上下大力气,统筹推进上下游关联企业有效协同及全产业链高效联动,着力健全完善印刷、纸张、设计等业务环节的集约化经营机制制度,更好释放集团化“一盘棋”发展优势。既要加快推进传统编、印、发、供资源优势转化升级,全面提高有效的生产规模和面向全国市场的经营能力,又要推动版权、知识产权、网络文学、音视频、智慧教育、文创展览、文化旅游等新领域,不断拓新产品、固化模式,还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产业融合与创新驱动发展机制,打破各环节间的壁垒,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和对接平台,实现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优势互补。要加快完善有利于创新的制度环境,充分尊重各环节在创新上的主体地位,加强创新型人才的有效激励,建立创新型的联合体和组织形态,加快形成整合联动、分工协作、业务协同、风险共担的创新共同体。


实现更大活力的发展。集团要完善市场化运营机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加强公司治理,深化“三项制度”改革。要完善符合市场规律和出版行业特点的薪酬分配制度,加强预算管理,优化分类考核评价体系和绩效考核制度。要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增强企业活力。鲜明树立重担当、重实干、重实绩选人用人导向,深入落实经理人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常态化,加大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力度,健全适应新时代需要的年轻干部选聘、考核、奖惩和退出等相关制度,完善担当作为激励和保护机制,激励干部敢闯敢干加实干。要进一步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强化高素质人才梯队建设。建立健全中长期激励机制,以价值创造为导向,加大对核心人才的激励。


以新质生产力建设为中心

加快推进出版企业体制机制改革


黄轩庄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文化是自信之基、力量之源。出版行业践行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建设出版新质生产力,增强高品质文化供给能力。


广西师大出版社在改革春风中诞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浪潮中成长,始终坚持在市场中谋生存、在变革中求发展。面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同样要在改革中积累经验,在探索中不断前行。


回顾过去:以建章立制为核心,夯实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坚实基础。近5年来,我们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目标,以建章立制为核心推进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初步形成了较为科学、相对完备的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为企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制度基础。其中比较有特点的举措,我们认为,一是形成了明确的“聚焦主业,深耕教育,提升学术,融延发展”新时期战略方针,在此基础上全面系统地梳理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强化合规经营,提升管理效能;二是深入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持续优化选人用人和岗位聘用与考核机制,实施以出版项目建设带动人才培养、鼓励创新创造的“双培”和“双创”工程,形成了具有企业特色的人才“引培留用”机制,造就了政治坚定、素质过硬、精干高效、梯次合理的人才队伍;三是以重大项目建设推动出版能力和出版品质提升,充分发挥重大出版项目在汇聚资源、培养人才、拓展市场方面的重要作用,初步形成了以项目建设带动资源集聚、以资源集聚催生优质项目的良性循环。通过这一系列改革举措,我们较好地适应了市场的变化,经营管理效能得到提升,朝着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聚焦当下,旧有体制机制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先进科技优势未能完全发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科技的发展和运用催生了多种新业态,也带来了读者多样化的阅读和知识服务需求,给出版行业带来诸多挑战。经过这几年的探索,我们认为,在这场由数智化发展引发的生产力变革当中,出版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传统出版模式下的部分管理机制、生产关系等已经不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亟需变革。形象地说就是“旧有机制的绳索绊住了我们前进的脚步”,我们需要既解开绳索又不被绊倒。


二是传统出版模式下积累的丰富出版资源,在向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迁移的过程当中尚未同读者需求形成良好结合。出版企业缺乏成熟的商业模式和稳定的盈利预期,直白地说就是“数字出版不得不做,但是做了又不挣钱”。


三是先进科技在出版领域中的运用尚未获得突破性进展,新业态尚在摸索和成型之中。先进科技的强大优势还没有在出版新质生产力建设中充分发挥出来,简单地说,就是我们还不能熟练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这些先进工具来提升高品质文化供给能力和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阅读和知识服务需要。


展望未来,破除制约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因地制宜发展出版新质生产力。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明确要求。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破除制约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为切入点,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和发展需求,因地制宜发展出版新质生产力,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一是围绕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这个目标,解放思想、创新求变,先立后破、不立不破,通过构建科学、高效、规范的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不断调整和完善新型生产关系,充分激发员工创新创造活力,加快形成出版新质生产力。


二是围绕出版新质生产力建设所需,进一步深化“人才强企”战略。实施“双培”“双创”“双名”等人才建设工程,持续优化人才“引培留用”机制,提升员工数智素养,培养造就掌握先进生产工具和具备新型劳动技能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为培育和发展出版新质生产力打好人才基础。


三是坚持“出版+科技+文化”的思路,加快推动人工智能等先进科技应用于出版全流程全链条,力争取得突破性进展和实质性成效。聚焦内容生产体系重构,加强产业链协同,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加大在数字出版、智能化营销等领域的研发投入,通过科技创新提升高质量文化供给能力,以出版新业态、高品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


四是坚持品牌化国际化发展战略,进一步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强化品牌建设和维护,加速构建出版社及图书品牌矩阵,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深化“走出去”工作,以东盟为重点,坚持产业化、市场化路径,全面优化已有渠道,加快建设更加立体的传播格局,让中华优秀文化不仅能“走出去”,还要更好地“走进去”。


向改革要动力 以创新增活力

持续推动地图出版高质量发展


陈 平

中国地图出版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对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作出全面部署,为新时代新征程文化改革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出版业作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进一步全面深化出版体制机制改革。


中国地图出版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图集团”)自1954年成立以来,至今已有70年发展历程。70年来,中图集团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根本动力,在与时代的同频共振中开拓进取、乘势而上,不断解放和发展出版生产力,突破体制机制障碍,持续推动地图出版业在70年接续奋斗中历久弥新。近年来,中图集团聚焦主责主业,厚植地图优势资源禀赋,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不断深化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提升地图产品供给质量和服务水平,社会效益持续彰显,经济效益稳步增长,在全国出版界独树一帜。


一是坚持正确方向,强化使命担当。地图出版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属性,中图集团严守意识形态阵地,编制出版了大量体现国家意志、捍卫国家主权的法定地图和代表国家级地图编制水平的大地图集,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奋进力量。重点实施了《中国国家人文地理》丛书、《中国共产党100年地图集》《地图上的新时代》等新时代主题出版精品力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二是以人民为中心,培育时代新人。集团编制出版了满足社会各界需要的实用参考地图、教学地图和交通旅游图等,地图产品市场占有率达60%以上,长期稳居地图市场第一位。持续加强中图版、北京版、上海版义务教育《地理》教科书及配套图册的编研、修订、送审和配套数字资源建设,主营教材及教辅产品每年发行册幅数过亿,发行范围覆盖全国3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三是紧跟融合大潮,提升科技赋能。搭建完善“中图融媒”融媒体平台,策划制作《AR带你看国家版图》等系列融媒产品,“地图大数据融合出版知识服务平台”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2024年度出版融合发展工程数字出版优质平台。积极开展时空信息与智能服务、众源时空信息汇聚融合等关键技术研究,全面参与智能网联汽车高精动态地图服务平台建设,牵头组织成立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地图基础平台产业联盟,进一步拓展地图服务领域。


四是完善体制机制,激发内生动力。不断完善现代企业治理体系,制定并推动集团“十四五”发展规划各项改革任务落地落实,释放治理效能。积极推进集团选题策划论证三级管理机制全面实施,设立实施集团出版资助项目和创新研发资助项目,持续增强由内而外的发展动力和服务意识。


当前,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进入关键时期,对地图出版自觉承担起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使命任务提出必然要求;全民阅读深入推进、书香社会氛围日益浓厚,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地图文化需要对地图出版优化文化服务和产品供给提出内在要求;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产品业态转型升级,对地图出版培育新动能、发展新模式提出迫切要求。中图集团作为国内地图出版龙头企业,要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聚焦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认真把握改革脉动、研究改革方向、明确改革路径、落实改革举措,以改革添活力增动力,持续推动地图出版高质量发展的步伐走得更加坚实、更有内涵、更高品质、更可持续,为新时代新征程文化改革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一是坚持思想引领“根本点”,把稳健康发展“定星盘”。全会深刻指出,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就,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的掌舵领航,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中图集团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增强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要严守意识形态工作阵地,健全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严把出版政治关、导向关、质量关,自觉承担起繁荣文化的政治担当、社会担当和经济担当,持续筑牢地图出版健康发展的政治保障,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二是聚焦服务大局“发力点”,优化结构调整“路线图”。全会强调,要“健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体制机制”“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中图集团要持续深化地图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进集团三级策划选题论证管理机制,强化产品重塑、内容重组、业态重构,发力主题出版、精品出版、大众出版和教育出版,优化调整集团产品结构和经济结构,助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为国家和社会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地图类公共产品服务。


三是着眼科技创新“突破点”,打好转型升级“攻坚战”。党的二十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再次提出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中图集团要牢牢把握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和实践要求,积极拥抱并深入研究生成式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低空经济、众源时空信息汇聚融合、智能网联无人驾驶等对地图出版和地理信息产业带来深刻影响的关键技术,进一步发挥好自身比较优势,创新地图传播策略和立体表达方式,提升产品科技赋能水平,推动地图数智融合出版和全媒体出版传播迈出关键性、实质性步伐。


四是强化制度体系“支撑点”,筑牢人才发展“压舱石”。举一纲而万目张,健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保障。中图集团作为中央大型文化企业,要以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为重点,加快完善现代公司治理和市场化运营方式,着力构建现代企业制度下的新型经营责任制。尊重市场规律和法律法规,在市场和法律的框架内开展工作,做到全过程、全方位合规经营,让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在阳光下运行。进一步健全完善人才评价、培养与使用机制,加大一流出版发行、地理信息科技和高水平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为全面深化改革夯实人才根基。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中图集团成立70周年。中国式现代化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地图出版70年光辉历程在改革创新中赓续前行,也一定会在新征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再铸新辉煌。



校 对:马   葵

编 辑:林   晨

初 审:陈   麟

复 审:张维特

终 审:宋   强


 推 荐 阅 读 


 专访黄国斌:湖北长江出版传媒集团走过了怎样的20年?

 17个榜单!近10年出版社学术影响力大排名!

 14位新华老总谈如何持续擦亮“新华书店”金字招牌

©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中国书业最忠实的观察者和记录者 

新媒体矩阵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我们的目标:持续打造中国出版传媒业第一媒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