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国乘员特定人体特征的汽车座椅姿态角度舒适性研究

汽车   2024-11-27 06:00   中国  

| 进 “国际汽车内外饰供应链群”,请加微 13120672097 ,备注内外饰+公司名称+姓名+职位+手机号。

摘要

智能化与个性化需求增长下,汽车座椅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提升未来智能座舱的舒适性和智能化水平,探索中国乘员特定人体特征的舒适姿态适配模型。综合采用动作捕捉技术、体压分布技术和舒适体验量表,对乘员矢状面姿态角度要素进行研究。首先,基于体压分布数据对中国乘员舒适坐姿进行评估后,对乘员人体特征参数与舒适姿态角度进行差异性和相关性分析,优选出躯干角、小腿水平角、膝角和踝角作为关键姿态角度; 最后基于人体特征参数,利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关键姿态角度舒适性模型。研究为智能座椅的优化设计和舒适度测评提供数据参考,以期提升座椅系统对不同乘员的柔性适配效果。


关键词:汽车座椅; 中国乘员; 人体特征; 姿态角; 姿态适配


作者:呼慧敏1,2,李江南* ,3,罗玲1,2,贾伟4,牛文磊1,2,苏道齐4


1、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人类工效实验室,北京100191,E-mail: 18722407372@163. com

2、国家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 人因与工效学) ,北京100820

3、燕山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04

4、安道拓( 重庆) 汽车部件有限公司,重庆401120)


汽车智能座舱融合先进的信息技术和人机交互系统,旨在为用户提供更卓越的驾乘体验。在智能座舱中,智能座椅作为乘员密切接触的部分,在实现良好的人机适配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它能够有效减轻长时间乘坐带来的疲劳感[2]。然而智能座椅仍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需求,乘员的身体特征和需求偏好各不相同[3],座椅设计需灵活适应不同乘员,以确保在提供舒适性的同时,维持乘员的健康。
姿态适配是座椅研究的重要领域,直接影响乘员的舒适性和健康状况[4]。有效的姿态适配可以降低乘员的身体负荷,减轻肌肉疲劳和酸痛感[5],提升乘坐体验。目前主要采用观察和实测等方法对驾乘人员姿态和舒适性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6]。霍灿坚等人[7]通过拟合出驾驶员的驾驶H点与方向盘及踏板点的位置关系,得出男性和女性的舒适驾驶坐姿模型,罗仕鉴等人[8]进行了适合中国人体体征舒适驾驶姿态的测定;Bubb 等人[9-10]通过实车实验证实了关节角度对舒适感有重要影响; Ellegast 等人[11]运用肌电测试以及人体坐姿下关节角度的测定,研究了坐姿改变对肌肉的影响;黄青阳等人[12]确定驾驶人在驾驶过程中7 个部位的关节角度,分析驾驶人在自动驾驶等级提高后的坐姿行为特征。
这些研究为座椅舒适性设计和评估提供参考,但仍然存在以下问题:目前主机厂汽车座椅设计多基于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标准或设计经验[13],并未形成基于中国乘员人体特征的姿态适配标准;同时随着自动化程度的提高,除驾驶员之外,乘员姿态舒适性也是需要关注的重点。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国乘员座椅姿态的柔性适配模型,以矢状面姿态角为具体要素,分析不同乘员乘坐时的舒适姿态角度。本研究为智能座椅的功能优化设计提供数据参考和方法依据,以满足乘员的个性化需求,并提升舒适性体验。


乘员座椅姿态角要素分析


在人体工程学和座椅设计领域,姿态角是指乘员在座椅上呈现出的身体姿势或倾斜角度,姿态角舒适性分析旨在评估乘员在特定姿势下的舒适水平[14]。汽车智能座椅应具备个性化调节功能,能够通过自动调整靠背倾斜角度、座椅高度和脚踏位置等参数,以适应不同乘员的姿态舒适性偏好。通常情况下,乘员乘坐汽车时采用坐姿[15],本文针对乘员坐姿下矢状面姿态角进行舒适性分析。根据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团体标准T/CESS 12-2023《汽车座椅乘坐姿态舒适性要求与测评》[16]确定颈肩夹角、躯干角、臀部角、大腿水平角、小腿水平角、膝角和踝角作为姿态角要素[17],如图1所示,7个姿态角要素的定义如表1所示。

图1 乘员矢状面姿态角


本文基于上述7 个姿态角开展汽车座椅乘员姿态适配模型研究。研究路线如图2所示,结合体压分布和舒适体验评分数据对乘员坐姿的舒适性进行评估,之后进行姿态角与特定人体特征参数的差异性和相关性分析,优选出关键姿态角度,构建中国乘员舒适姿态角度模型。


表1 姿态角定义


图2 文章研究路线


实验设计


实验对象

本次实验共招募30 名成年人作为实验被试,被试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要求为: 男女各15 人; 年龄在20岁~59岁间,按20-29 /30-39 /40-49 /50-59 分段覆盖; 身高以GB/T 10000-2023[18]为依据,选择第5、25、50、75、95 百分位人群; BMI( kg /m2 ) 满足中国成年人偏瘦(<18.5) 、正常( 18.5~23.9) 、超重( 24.0~27.9) 、肥胖( ≥28.0) 标准范围; 健康状况良好,无肌肉骨骼系统疾病,且近一个月内没有发生颈椎和腰部疼痛; 经常驾驶或乘坐轿车; 均非汽车行业。这30名被试尽可能保证了中国乘员人体特征的同质性和全面性,具有一定的人群覆盖率和代表性。同时30名被试实验需测试3 次,也用重复测量的方式抵消样本量带来的差异。如图3 所示,根据研究目的,选择汽车座椅实验设备。座椅靠背的调节范围为25°~70°,腿托抬起范围为0°~30°,另外可以在座椅所在地面增加厚度,提高座面高度,以适配不同坐高的被试需求。


实验方案

实验过程中对30位被试舒适坐姿下的主观体验评分、座面与靠背的体压分布数据进行采集,用于被试坐姿舒适性评估,同时测量人体7个姿态角度。

图3 汽车座椅实验设备


实验设备与测量内容

采用德国Novel公司的Pliance-X压力测试系统,由16×16 共256个电容式压力传感器组成,采集频率为50Hz。测量内容包括座面与靠背的体压分布,测量指标包括峰值压力、接触面积、峰值压强、平均压强。

采用瑞典Qualisys公司的高速摄像动作捕捉分析系统( 型号: QUALISYS / OQUS700 + ) 进行姿态角度值的测量与记录。该系统具有高精度测量功能,测量精度可达到0.017 mm,实验采样频率为100Hz。按照改编后的Borg CR-10 量表评估乘坐姿态舒适度,依次为9-10: 非常满意、很舒适;7-8: 相当满意、舒适; 5-6: 可以接受;3-4:稍微不满、不太舒适;0-2: 不能接受、很难受。使用体重计和马丁测量尺,用于测量被试者的特定人体特征参数,包括身高、肩峰点到大转子点距离( 本文定义为上身长度) 、大腿长度、小腿长度、体重和BMI。

实验流程

图4 实验流程


实验前,主试需将每个座椅座面、靠背和腿托角度等预设至其极限初始位置,以消除被试者的舒适感知误差。实验准备阶段,被试需休息10min,以保持生理与心理的放松状态,签署知情同意书等相关材料。主试需向被试讲解本次实验目的、要求和打分原则,并记录被试的基本特征,包括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人体特征参数,同时完成动作捕捉系统标记点的粘贴与确定,待数据采集系统稳定后开始实验。实验过程中,被试在不考虑汽车内部空间大小等座椅实际使用环境因素的前提下,首先将汽车座椅调整至舒适坐姿状态并保持3min,随后采集姿态角度、体压分布数据和舒适体验评价数据。完成第一轮数据采集后,被试休息3min,然后再次调整座椅至舒适坐姿,进行第二轮数据采集。在被试休息3min 后,最后进行一次舒适坐姿调整,并采集数据。


数据处理与分析


体压分布数据分析

体压分布是乘员与座椅接触区域内的压力分布,它能直接反映乘坐座椅的舒适程度。大量研究表明,坐姿舒适性与峰值压强存在相关性[19],因此选择峰值压强作为验证座椅座面和靠背舒适性的指标。根据人体生理结构,汽车座椅的座面和靠背区域可以按照臀部和腰背部进行划分,座面即臀部区域峰值压强一般在7kPa~11kPa 区间,靠背即腰背部区域峰值压强一般在4kPa~8kPa 区间[20]。如图5所示, 30位被试在舒适坐姿下,座面和靠背的峰值压强主要分布在舒适区间,说明30位被试的坐姿均为舒适性坐姿。

图5 被试舒适坐姿下座面和靠背的峰值压强


人体特征参数与舒适姿态角度的差异性分析

根据3.1 节所述,本文选择被试舒适坐姿下体验评分最高时的姿态角度进行后续研究。通过Matlab 对动作捕捉系统获得的各关节空间坐标数据进行处理,将坐标位置转换为姿态角数据。为了研究不同人体特征对舒适姿态角度的影响,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中国乘员在性别、身高和BMI 3方面的差异性。


性别对舒适姿态角度的影响

如表2所示,性别对颈肩夹角、躯干角、大腿水平角、臀部角、踝角的影响均不显著( p> 0.05) ,但在小腿水平角和膝角上呈现出显著性差异( p<0.05)。同时,如图6所示,女性小腿水平角平均值( 72.73°) 明显低于男性平均值( 79. 61°) ; 女性膝角平均值( 90.68°) 明显高于男性平均值( 83.97°) 。

表2 性别对舒适姿态角度影响的检验结果


性别在不同姿态角的均值


身高百分位对舒适姿态角度的影响


如表3所示,不同身高百分位人群在小腿水平角和臀部角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 p>0.05) ,但在颈肩夹角、躯干角、大腿水平角、膝角和踝角呈现出显著性差异( p<0.05) ,同时在躯干角和踝角方差分析中,p值分别为0.003 和0.008,均小于0.01,表明不同身高百分位人群在躯干角和踝角存在更显著的差异。


表3 身高百分位对舒适姿态角度影响的检验结果




BMI 对姿态角度的影响

如表4 所示,不同BMI 群体(<18.5 kg /m2、18.5 kg /m2~23.9 kg /m2、24.0 kg /m2~27.9 kg /m2、≥28.0 kg /m2) 对颈肩夹角、躯干角、大腿水平角、小腿水平角、臀部角和踝角的影响均不显著( p>0.05) ; 但膝角的方差分析结果p 值为0.013≤0.05,说明不同BMI 群体在膝角上存在显著差异。此外在其他姿态角中,虽然不同BMI 群体之间的差异并不明显,但从图7可以看出BMI<18.5 kg /m2的群体舒适姿态角度范围更小,且与其他三个群体的舒适角度差异较为明显。


表4 BMI 对舒适姿态角度影响的检验结果

图7 不同BMI人群的舒适角度范围


人体特征参数与舒适姿态角度的相关性分析

相关关系是两个变量或若干变量之间存在的一种非严格的确定性关系,针对人体特征参数和舒适姿态角度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进行分析。人体特征参数包括身高、上身长度、大腿长度、小腿长度、体重和BMI,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人体特征参数与舒适姿态角度的相关系数

结果表明,人体特征参数与舒适姿态角度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且人体特征参数间也存在密切关系。具体分析如下:颈肩夹角与上身长度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 躯干角与上身长度存在非常显著的正相关性,同时与身高存在显著正相关性;大腿水平角与上身长度显著正相关; 小腿水平角与身高、上身长度、体重及BMI 存在非常显著的正相关性,同时与大腿长度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臀部角与上身长度存在非常显著的正相关性; 膝角与身高、上身长度及体重存在非常显著的负相关性,同时与BMI 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性;踝角与体重BMI 存在非常显著的正相关性,同时与身高、上身长度显著正相关。

在人体特征参数之间,上身长度和身高存在非常显著的正相关性; 大腿长度与身高存在非常显著的正相关性,同时与上身长度存在显著正相关性; 体重与身高和上身长度都存在非常显著的正相关性;BMI 与体重存在非常显著的正相关性,与身高和上身长度显著正相关。


关键姿态角度舒适性模型构建


根据以上相关性分析可知,躯干角、小腿水平角、膝角和踝角与人体特征参数的显著相关性优于其他姿态角度,因此,本研究将此四个角度作为乘员关键姿态角度。如图8所示。

图8 乘员关键舒适性姿态角


可以看出躯干角、小腿水平角、膝角、踝角与汽车座椅调节参数( 靠背角度、座面角度、腿托角度) 存在关联,也从另一方面验证上述关键姿态角度选取的合理性。本研究重点针对这4个关键姿态角度与人体特征参数进行回归模型的构建和分析。逐步回归是回归分析中一种筛选变量的方法,使用逐步回归从一组候选变量中构建回归模型,使系统能够自动识别出对目标变量有影响的变量,并建立相应的函数模型。


基于人体特征参数的躯干角舒适性模型

将身高、上身长度、大腿长度、小腿长度、体重及BMI 作为自变量,将躯干角作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如表6所示得到两个模型。所有变量均呈现显著性,选择拟合度最高的模型2,模型通过F检验( F=25.791,P = 0.000) ,因此模型表达为: 躯干角=-16.322 + 0.130* 上身长度- 0.176* 体重,该模型的R 方值为0.529,表示上身长度和体重能够解释躯干角52.9%的变化原因。另外,对模型进行多重共线性检验发现,VIF 值均小于5,说明不存在着共线性问题;D-W 值接近2,说明模型不存在自相关性,样本数据之间无关联,模型较好。如图9所示,标准化残差的直方图和正态概率图( P-P 图) 均符合正态分布。


表6 躯干角逐步回归模型结果


图9 标准化残差直方图和正态概率图


 基于人体特征参数的小腿水平角舒适性模型

将身高、上身长度、大腿长度、小腿长度、体重及BMI作为自变量,将小腿水平角作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如表7 所示,模型通过F 检验( F= 16.282,p=0.000<0.05) ,
说明模型有效。模型表达为: 小腿水平角=-26.290 +0.062* 身高,模型R方值为0.257,表示身高可以解释小腿水平角的25.7%变化原因。另外,模型中VIF值小于5,说明不存在共线性问题; 并且D-W 值在2附近,说明模型不存在自相关性,样本数据之间无关联,模型较好。


表7 小腿水平角回归模型分析


基于人体特征参数的膝角舒适性模型

将身高、上身长度、大腿长度、小腿长度、体重及BMI 作为自变量,将膝角作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如表8 所示,模型通过F 检验( F=16.028,p=0. 000 < 0. 05) ,模型表达为: 膝角= 203.938- 0.071* 身高,模型R方值为0.254,表示身高可以解释膝角的25.4%变化原因。另外,针对模型的多重共线性进行检验发现,模型中VIF 值均小于5,说明不存在共线性问题; 并且D- W 值在2 附近,说明模型不存在自相关性,样本数据之间无关联,模型较好。

表8 膝角回归模型分析



基于人体特征参数的踝角舒适性模型

将身高、上身长度、大腿长度、小腿长度、体重及BMI 作为自变量,将踝角作为因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如表9 所示,模型通过F 检验( F=10.587,P= 0.002) ,说明模型有效。模型表达为: 踝角=67.511 + 0.603* 体重,模型R方值为0.184。另外,模型中VIF 值均小于5,说明不存在共线性问题。

表9 踝角回归模型分析

在关键姿态角度与人体特征参数的拟合曲线模型中,F检验用于判断是否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R 方用于判断回归直线与此模型拟合的优劣。虽然R 方大小与模型解释度关系不必然,但后续可考虑采用多种方法和策略优化预测效果。关键姿态角舒适性模型可应用在汽车座椅智能系统中,根据乘员的相关人体特征,自动调整座椅的角度参数,通过与传感器结合,实时监测乘员的身体姿态和舒适度感受。实现个性化调整,以确保每位乘员都能够获得适合自己身体特征的座椅姿态。未来可以通过不断积累乘员的座椅偏好和反馈信息,优化座椅调整算法,提供更为智能化的座椅调整体验。


结论

综合采用体压分布技术、舒适体验量表和动作捕捉技术,对中国乘员舒适坐姿下的7 个矢状面姿态角度与人体特征参数进行研究,研究发现:
( 1) 男女性在小腿水平角和膝角上呈现出显著性差异,女性小腿水平角均值明显低于男性,因此女性需要较大的汽车座椅腿托角度来实现舒适的乘坐姿态; 不同身高百分位人群在颈肩夹角、躯干角、大腿水平角、膝角和踝角存在显著性差异; 不同BMI 群体在膝角上存在显著差异,并且BMI <18.5 kg /m2 的群体舒适姿态角度范围更小。
2) 躯干角、小腿水平角、膝角和踝角与人体特征参数的相关性优于其他姿态角度,可作为4 个关键姿态角进行相对精准的预测和评估。
( 3) 将身高、上身长度、大腿长度、小腿长度、体重及BMI 共6 项人体特征参数作为自变量,躯干角、小腿水平角、膝角和踝角4 个关键姿态角度作为因变量分别进行逐步回归分析,构建了基于中国乘员人体特征参数的关键姿态角舒适性预测模型。该模型可以集成到智能座舱的软硬件系统中,为智能座椅的柔性设计与自适应调节机制提供数据基础和控制策略,提升座椅系统对不同乘员的个性化匹配舒适度和用户体验满意度,同时优化汽车内部受限空间布局。



【参考文献】


[1] 张程. 汽车座椅系统舒适性设计及评价方法[J]. 汽车与配件,2020,23: 53-55.

[2] 彭强,袁欢,郭巍,等. 汽车座椅体压分布变化规律和调节策略[J].机械设计与研究,2023,39( 3) : 185-192.

[3] 徐浩. 汽车座椅的功能及其发展趋势[J]. 汽车实用技术,2022,47( 17) : 196 -199.

[4] PORTER J M,GYI D. The prevalence of musculoskeletal troubles among car drivers[J]. Occupational Medicine( Oxford,England) ,2002,52: 4-12.

[5] AKGUNDUZ A,RAKHEJA S,TARCZAY A.Distributed occupantseat interactions as an objective measure of seating comfort[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Vehicle Design,2014,65: 293-313.

[6] 李明月. 基于乘员体压分布与生理信息的汽车座椅乘坐舒适性研究[D]. 长春: 吉林大学,2021.

[7] 霍灿坚,华波,曹勇,等. 基于中国人体尺寸的驾驶员驾姿舒适性分析[J]. 汽车实用技术,2023,48( 2) : 122-130.

[8] 罗仕鉴. 基于生物学反应的驾驶舒适度研究[D]. 杭州: 浙江大学,2005.

[9] BUBB H,ESTERMANN S. Influence of forces on comfort feeling in vehicles [C]∥ Digital Human Modeling For Design And Engineering Conference and Exposition,2000.

[10] ZACHER I,BUBB H.Strength based discomfort model of posture and movement[J].SAE Transactions,2004,113: 87-92.

[11] ELLEGAST R P,KRAFT K,GROENSTEIJN L,et al. Comparison of four specific dynamic office chairs with a conventional office chair: Impact upon muscle activation,physical activity and posture[J].Applied Ergonomics,2012,43( 2) : 29-307.

[12] 黄青阳,金晓萍,张怡康. 自动驾驶等级提高条件下驾驶人驾驶姿势变化规律分析[J]. 汽车工程,2023,45( 3) : 382-392.

[13] CABALLERO-BRUNO I,TPFER D,WOHLLEBE T,et al.Assessing car seat posture through comfort and user experience[J].Applied Sciences. 2022,12( 7) : 3376.

[14] 胡丽莉. 基于虚拟仪器的驾驶姿态检测系统设计与实现[D].合肥: 合肥工业大学,2016.

[15] 肖杨. 面向腰椎载荷与体压分布的坐姿人体有限元建模[D].重庆: 重庆大学,2022.

[16] 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 T /CESS 12-2023 汽车座椅乘坐姿态舒适性要求与测评[S]. 北京: 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2023.

[17] 李银霞,陈江岚,呼慧敏,等. 汽车乘员半躺姿态舒适性研究[J].机械设计,2023,40( 6) : 52-57.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T 10000—2023 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S]. 北京: 中国标准化出版社,2023.

[19] LU W,MO R,YU S,et al. The effects of the seat cushion contour and the sitting posture on surface pressure distribution and comfort during seated work[J]. Int J Occup Med Environ Health,2020,33( 5) : 675-689.

[20] 范沁红,江星辰,武学良,等. 基于理想压力的机车座椅优化设计与舒适度试验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2022,58 ( 10) :383-394.

免责声明

文章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中观点仅供分享交流,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您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 进 “国际汽车内外饰供应链群”,请加微 13120672097 或扫描二维码,备注内外饰+公司名称+姓名+职位+手机号。





↓↓↓ 点击"阅读原文" 报名参会


AutoNewTech
为行业提供全球汽车技术、汽车内外饰、智能座舱、汽车材料等行业最新资讯、技术干货、行业报告等,聚焦行业发展,搭建交流平台,共同探索行业未来趋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