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护员梁春平:一定要把“接力棒”交到下一代人手上

旅行   2023-10-27 13:41   四川  
中新网四川新闻10月27日电 (龚韦双)“快看,又是他,最左侧的受聘讲师是梁春平!”近日,大熊猫国家公园平武王朗片区巡护员梁春平,在大熊猫国家公园(岷山)自然教育高质量发展会议上,受聘成为“平武县首批自然教育讲师”,观众席不禁传出阵阵感叹。

梁春平(左一)受聘为平武县首批自然教育讲师。龚韦双 摄

  “我父亲是王朗自然保护区巡护员,小时候跟着父亲去巡山,看到了很多野生动物,有时还会看到野生大熊猫的粪便。”梁春平说,受父亲影响,1997年毕业后,当时只有20岁的他毅然选择了回到平武,守护王朗自然保护区的绿水青山与生物多样性。

  据了解,大熊猫国家公园王朗片区地处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过渡的盆周山区和岷山山系的腹心地带,是我国现存最大野生大熊猫种群-岷山A种群的核心组成部分,是连接九寨沟、松潘、平武、北川等4个县大熊猫栖息地的关键节点,将川甘两省4个市州7个县域11个保护区有机地连成了一体。

  新手巡护员——克服“知识+实践”双重困难

  印象中的王朗自然保护区,有着终年积雪的山峰、清澈见底的溪流、莽莽无际的原始林、幽深险峻的峡谷……20岁的梁春平就这样带着幼时玩耍留下的新鲜感和神秘感开始了熟悉而又陌生的“巡护员”工作。

  “一开始什么都不懂,只能识别一些简单常见的野生动植物,但这些基础知识对于‘巡护员’这份工作来说,实在单薄。”作为“新手巡护员”的梁春平这才意识到,“在山里玩”和“在山里巡护”有着天壤之别。但梁春平没有打退堂鼓,而是燃起了一股学习探索的“熊熊烈火”。

  参加培训、阅读书籍、系统学习……梁春平不断丰富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与此同时,由于王朗自然保护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前来考察调研,这也为梁春平提供了宝贵而难得的学习机会。“一直坚持学习,到后来,巡护工作也逐渐变得得心应手了。”度过“新手期”的梁春平面对巡护工作时,不再像起初那样局促和慌张,也更加理解了蕴藏在“巡护员”这份工作中的特殊意义与责任。

大熊猫国家公园平武王朗片区。龚韦双 摄

  为了丰富物种监测内容,2006年,王朗自然保护区将“两栖爬行类动物”纳入了监测范围。已经在巡护员行列中“摸爬滚打”近10年的梁春平在得知消息后,不仅第一时间报名前往成都生物研究所进行系统学习,还将新研究方向定为“两栖爬行类动物监测”。

  在确定研究方向后,蛇成了梁春平的“心头大患”,但部分监测任务又不得不与蛇打交道。“越要怕,越要上!”梁春平时常这样告诫自己。最终,在无数次的心理战斗与累积经验后,梁春平不再惧怕,甚至可以亲手抓蛇做标本。

  如今,梁春平已然成为了王朗“两栖爬行类动物”的本土“专家”,先后参与王朗自然保护区科研监测与科研合作项目几十余个,对王朗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类动物”监测持续至今,已长达17年。如今,王朗自然保护区内两栖爬行类动物的监测种类已经达到了8类。

  遇见大熊猫——在生死一线穿梭

  野生大熊猫、羚牛、野猪、亚洲黑熊……一线巡护员的每一天都存在着“未知”,遇见野生动物,不仅有喜悦和激动,随之而来的还有巨大的安全风险。

  “下山时走在路上,突然,左边竹林中传出‘哼哧哼哧’的呼吸声,一转过头,一只鼻子还冒着热气的野生大熊猫朝着我们就过来了。本能反应就是‘往前跑!往下冲!’一口气‘冲’出去三十多米远,发现大熊猫没继续追后,大家才放慢脚步。”回想起惊险一幕,梁春平一边激动地说着,一边扬起手模仿着当时的动作。

  梁春平回忆,2016年12月,山中的白雪没过膝盖,梁春平与几位护林员上山为监测野生动物种群动态的红外相机更换储存卡与电池。上山时,梁春平与同事们就发现了新鲜的大熊猫脚印和粪便。梁春平与同事开玩笑道:“这大熊猫说不定才过去。”同事说:“不可能!”梁春平说完,一脚把粪便踩扁,将手背靠近粪便,发现还有余温,这说明大熊猫刚走过这里。

  “但当时上山是有任务的,因此没有继续追踪。没想到在下山路上,碰上了野生大熊猫。”梁春平说。于是,就有了上一幕被野生大熊猫追的难忘经历。

  “野生大熊猫其实是标准的野兽,它的咬合能力很强。当时就只想跑,现在也有后怕,根本不敢想,如果当时大熊猫继续追上来会发生什么。”提起被追经历,梁春平摆了摆头,到现在仍心有余悸。

  攀爬高山、穿越峡谷、直面猛兽……无数次暴露在生死一线的梁春平却依旧坚定。“现在遇到野生动物的频率越来越高了,基本每次巡山都会遇见,这意味着王朗的生态越来越好。”谈到这里,梁春平的眼里神采有加,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大熊猫国家公园平武王朗片区。龚韦双 摄

  解锁新身份——平武县首批自然教育讲师

  从一个山头走到另一个山头,从晨暮走到春秋,从二十岁小伙子走到年近五旬“老大叔”……26年,32297公顷巡护面积,梁春平追随着一个个野生动物的足迹,踏遍了超过90%的巡护面积。

  “王朗有60余种野生动物,除了雪豹和狼,其他的我都见过。”说到这,梁春平微微扬起头。他的脸颊轻微泛红,26年间吹过的凌冽寒风在他脸上留下了粗糙的痕迹,戴在头上已经褪色发白、印着“大熊猫保护协会”字样的帽子也没能遮住从侧边叉出的白发。

  如今,梁春平又踏上了新征程——“自然教育之路”。

  “王朗原始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为开展自然教育活动提供了良好基础。”已成为“平武县首批自然教育讲师”的梁春平说道。

  “2013年,王朗发挥自身自然资源优势,开展以提供平台为主、与多元化自然教育机构合作的自然教育模式,探索出科学志愿者、自然观察等七大类自然教育活动课程,累计为国内外逾4000人提供了自然教育服务。”大熊猫国家公园王朗片区相关负责人介绍,2018年末,王朗立足本土,针对当地中小学生免费开放“我为家乡而自豪”本土公益自然教育课程,累计为绵阳市、平武县近1000名大、中、小学生提供免费自然教育。

  “自然教育,不仅能让更多青少年认识自然、走进自然,还能让更多人了解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深刻含义。”梁春平说,“守护自然是我们这代人的重任,但‘接力棒’终将交给下一代人。未来,属于青年人。”

  窗外的细雨还没停,穿着一身浅绿色迷彩服的梁春平起身,带着写满自然教育知识的笔记本走向了和他一样挑战“新身份”——自然教育课程讲师的巡护员队伍。


图文来源:中国新闻网


大熊猫国家公园王朗站
王朗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65年,是全国最早的四个以保护大熊猫为主的保护区之一。保护区地处岷山山系腹心地带,属全球生物多样性核心地区之一的喜玛拉雅---横断山区,保持了典型的自然生态系统,其多样性、稀有性、代表性、原始性名扬中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