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润肺止咳良药叫“川贝母”
文摘
2025-01-26 10:50
北京
川贝母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主要产于中国四川、青海、甘肃、云南西北部、西藏南部及东部等高海拔地区。其中,四川是野生川贝的主产区,也是公认药效最好的川贝产地。唐初政治家魏征母亲患咳喘病多年,虽四处求医,但效果甚微。唐太宗李世民得知此事后,即派御医前往诊病。御医仔细望、闻、问、切后,开一处方,有川贝母、杏仁、陈皮等药,可老夫人却因药汁太苦而不肯服用。魏征便在煎煮梨汁时顺手将按御医处方煎的药汁倒进了梨汤中一起煎煮,药汁因熬的时间过长而成了糖块。这糖块酥酥的,入口即化,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老夫人这样吃了近半个月,不但食量增加了,而且咳喘病也好了。魏征用药和梨煮汁治好了老夫人的病,这个方子很快传开了。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逐步衍化成了川贝雪梨膏、川贝清肺糖浆等物。百合科,贝母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可达50厘米。叶对生,叶片条形至条状披针形,花通常单朵,紫色至黄绿色,每花有叶状苞片,苞片狭长,花药近基着,蒴果长棱上有狭翅。5-7月开花,8-10月结果。花通常单朵,极少2-3朵,紫色至黄绿色,通常有小方格,少数仅具斑点或条纹;每花有3枚叶状苞片,苞片狭长,宽2-4毫米;花被片长3-4厘米,外三片宽1-1.4厘米,内三片宽可达1.8厘米,蜜腺窝在背面明显凸出;雄蕊长约为花被片的3/5,花药近基着,花丝稍具或不具小乳突柱头裂片长3-5毫米。川贝母根据来源和性状不同,分为“松贝”“青贝”“炉贝”和“栽培品”。松贝:呈类圆锥形或近球形,表面类白色,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习称“怀中抱月”。青贝:呈类扁球形,外层鳞叶2瓣,大小相近,相对抱合,顶部开裂。炉贝:呈长圆锥形,表面类白色或浅棕黄色,有的具棕色斑点。栽培品:呈类扁球形或短圆柱形,表面类白色或浅棕黄色,稍粗糙。川贝母性寒味微苦,可清泻肺热化痰,味甘滋润,又能润肺止咳,适用于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等。对因肺热引起的咳嗽、痰多等症状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稀释痰液,促进痰液排出。可用于治疗瘰疬、乳痈、肺痈等,常与玄参、牡蛎等配伍。具有一定的抗炎抗菌作用,能够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减轻炎症对肺部的损伤。同时,川贝母含有生物碱(如川贝碱、川贝酮碱、西贝母碱)、皂苷类、无机元素等,具有止咳、祛痰、平喘、镇痛、催眠、降压、抗癌、抗溃疡、抗氧化、消炎抗菌、解痉、止泻、增加子宫张力、扩大瞳孔等作用。川贝虽然是滋补的佳品,但是每次食用不能过量。中国有句古话“是药三分毒”,一定要严格控制摄入的量。